分卷閱讀269
摸出一張紙,雙手舉過頭頂遞了上去。皇上命人接過,仔細的看了起來,能在這個時候遞消息的,皇上多少心中還是有數的。果然如他所料,最早遞消息進東宮的正是先皇后的娘家。接下來才是太子妃的娘家和******。“嗯!”皇上并沒有過多的表情,將紙往御案上一放,這才接著問道,“肅王那邊可有行動?”“回皇上話,肅王雖并未出府,可府中常有死士出沒,往來消息不斷,甚至屬下等人還跟丟過幾個傳消息的死士!”并非是黑衣人不盡責,而是肅王的支持者太多了,而且肅王不像太子,自己本身功夫就不弱,更何況是身邊訓練出來的死士。甚至肅王交友遍布天下,更有甚者本身就出身江湖,這些都是肅王隱在暗中的勢力,就算是皇上想要一網打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謀奪了這么些年,又怎能甘心一敗涂地,是朕害了他??!”如果不是皇上當初給了肅王希望,如今也不會發生這么多的悲劇。“嗨!”皇上嘆了口氣,這才又問起了宣王和景王。宣王和景王只是被禁足于府,府上的夫人們也沒有禁止外出,而這些日子京中不斷傳出宮變之事,太子和肅王都要倒臺,而宣王等三位王爺卻僅僅是被罰禁足,兩相一比較,這些常年在朝堂之上專營的王公大臣,自然明白其中隱藏的機會。所以三人一下子成了京中官員們眼中炙手可熱的太子后選人。“你是說慶王府一直都是閉門謝客,甚至除了他們父子三人,府中連下人都不得外出?你可查實?”在皇上的眼中,慶王向來不爭不搶,可并不代表在機會面前,仍能保持冷靜,如果真是這樣,那此子倒是令他刮目相看。“回皇上話,屬下仔細派人查過,慶王爺此次進京,并沒有帶慶王妃,只是帶了二個側妃,這些日子也都禁足于府內。甚至府內一應采買用度,都是在府外的二少夫人幫著采買購置,派人送進王府的。而這位二少夫人,娘家只不過是從六品主薄出身,還是個庶女,進京后甚至很少與各府走動,不過這位夫人非常善于經商,進京不過數月,就已置了三間鋪面和二個莊子,而且生意都非常好!”這黑衣人說起幕晨雪,心中還有著一絲佩服,他見過不少高官權貴的夫人,就沒有哪一位夫人如幕晨雪這般,不靠夫家,不依娘家,而是自己打拼白手起家的。“你很少夸人,甚至每次回話,都是陳述事實,這還是朕第一次聽你話中帶了一絲感觸!”這黑衣人是侍龍衛的掌使,是只有皇上才能調用的暗衛,主要就是監查各府的動靜,收集境內的情報。也暗中為皇上鏟除異己。他們是皇上手中的劍。也正因為是劍,所以他們沒有感情,沒有思想,只是聽命行事。這么多年,還是皇上第一次從侍龍衛掌使身上聽出了一絲人的感情。所以想不吃驚都難。“請皇上責罰,是屬下失職!”此人忙雙膝跪地,將頭貼在地上,他剛才一時不查,竟然忘了自己的身份。他只是劍,是殺人的劍,不應該多話。“無妨,你先起來說話!”皇上并不是怪責此人,除了這些侍龍衛,他身邊連個可以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所以他不但不生氣,反而有些好奇。仔細的回想之前宮宴的時候,他應該是見過幕晨雪的??墒钱敃r那么多人,以幕晨雪的地位出身,哪里能引起皇上的注意,所以無論他如何回想,卻連一點兒印象都沒有。“慶王爺雖不問外間之事,可也難保這位二少夫人不會將外間的事傳進慶王府!”京城之內人人自危,慶王怎么可能靜下心來。黑衣人想了一下,這才回話,“回皇上話,屬下派人暗中跟蹤過這位二少夫人,甚至在其府中潛行了很久,屬下并沒有發現這位夫人有任何異常。每天除了在藥鋪當坐館大夫,就是理賬安排府中庶務!”如果這些話讓幕晨雪聽到,她就算是不吃驚,也會被嚇一跳。這些日子她當然也給南宮書墨傳了消息,可都是找了各種借口,而且她在書房與寶如相商的時候,也都是以筆代口,正是因為她的謹慎小心,這才沒有讓對方發現。“哦,朕這位孫媳竟然還是位大夫,不知醫術如何?”黑衣人也許并沒有注意到這些信息有何作用,可皇上卻發現了一絲端倪。如果此女醫術超然,會不會早在上次宮宴時,就發現了他有所隱瞞??苫噬献詥栕约弘[藏的很好,久居上位,也養成了皇上眼高于頂,過度自信自負的毛病。也正是因為皇上一時的失誤,讓慶王府諸人躲過一劫。“回皇上話,藥鋪是新置辦下的,除了這位夫人外,還有一位坐館大夫,因為是新開張不久,也沒什么人來看疑難雜癥,屬下又不懂醫術,不敢妄加評論!”黑衣人剛才已經吃過虧了,又怎敢再多說什么。皇上略點一下頭,覺得是自己想多了,也沒再問起此事,而是打聽起了其他官員府第的動向。☆、第二百九十七章,輕判重罰一場事發突然的宮變,在皇上圣威之下,被強壓了下來。參與此事的太子和肅王,卻意外的只是被圈禁于各自的府邸。反而是沒有參與其中的三位王爺,卻被罰俸、禁足于各府。圣心難測,沒有任何人能猜的出皇上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甚至太子逼宮這么大的罪責卻沒有因此而被貶。所以一時間讓朝中大臣都有些走投無路不知所措??扇杂行┤俗猿致斆鞔Ф仁ヒ?,拿著重禮暗中奔走于宣王府和景王府。當然慶王府也有人來拜訪,只是被慶王以各種借口給擋在了府外。幾番下來,來的人自然也就少了。甚至京中傳出很多閑言碎語,說這慶王爺膽小怕事,成不得大事。傳聞越傳越是難聽,可慶王府仍大門緊閉,就連府中的下人都沒有出來為主子澄清辯駁過一句。只是沒有人想到,這些傳聞全都是南宮書墨找人故意放出去的,為的就是讓皇上相信,慶王爺沒有圖謀,只會奉旨行事。而慶王爺和嫡子南宮勛,拿著南宮書墨提供的情報,利用這個時間加緊實施各種計劃。皇上免了這些日子的早朝,卻每天都會召侍龍衛掌使進宮匯報。當然也聽說了京城中的傳聞。“以前朕以為朕的幾個皇子之中,太子陰狠,肅王勇猛,宣王老成,景王多疑。而慶王胸無大志不堪大用??扇缃窨磥?,還是朕不夠了解他們??!太子雖陰狠,可卻斗不過肅王。肅王雖勇猛,可卻急功進利不夠持重。而宣王和景王,陰狠有余,可智謀不足,根本不是成大事者。這兄弟五人,反而是這慶王,知時勢懂隱忍善權謀,單這城府之深,竟由勝太子!”御書房內只有皇上和侍龍衛掌使與********,皇上這番話像是在解釋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