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在此世實屬幸運,雖然你爹爹行差踏錯,遭逢貶黜,但只要你好生讀書,來年參加科舉中了狀元,便能入仕,成為制定規矩的人上人。所以你們無需妄自菲薄,更無需畏首畏尾,只恪守規矩,善自為謀,將來必有出路?!?/br>姐弟倆恍然大悟,連連應諾。尤其是趙望舒,眼眸越來越亮,似有無窮的勇氣和決心,又有無盡的熱情與沖勁兒,握拳起誓道,“娘,您今日說的話,我一個字兒都不敢忘。您且看著,我一定認真讀書,來日把爹爹的爵位掙回來,也靠自己的努力給您和祖母請一個誥命?!?/br>“好好好,我寶貝孫兒有志氣,祖母等著你呢!”老夫人喜極而泣,將一家人的手攏在一處,死死壓住。關素衣想抽抽不出來,只能默默忍了。☆、第70章試法當趙家遭逢大難時,朝堂也正面臨一次巨震。圣元帝命太常卿草擬文案,意圖壓制甚至瓜分相權,而九黎貴族亦不甘心實權被漢人攬去,聯合幾位親王提出劃分人口等級的政略。若在往昔,圣元帝或許會認真考慮,然而現在,他找到了切實有效的辦法壓制相權,也更明白民心向背的威力,又怎會倒行逆施,亂了國本?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折扔回去,只問了諸位親王六個問題:一,此處是不是中原腹地?二,此處漢人幾何,九黎人幾何?三,漢人軍隊幾何,九黎族軍隊幾何?四,漢人將領幾何,九黎族將領幾何?五,漢人文臣幾何,九黎族文臣幾何?六,以少勝多的戰役,這輩子你們打過幾場?妄圖以萬人碾壓億萬萬人,你們哪兒來的底氣?諸位親王被問得啞口無言,狼狽敗走,漢人臣子卻對皇上更為敬服。劃分人等的亂子平息后,圣元帝提出“二府三司制”,明面上是為更有效快捷的處理朝政,實際上卻將丞相的權力再三拆分,自是遭到丞相一系的激烈反對。然而他也不急,只把太常卿草擬的章程分發給文武百官,讓他們各自回去閱覽,慢慢斟酌利弊。因丞相總攬軍政事務,以往武官在朝堂上只是擺設,目下見皇上竟要單獨設立樞密院,讓他們把控軍務,自是求之不得,當天就全體站出來附議。又有丞相一系的官員雖未表態,拿到章程后回家看了又看,再三思量,覺得這是一個出頭的大好機會,心里也慢慢產生動搖。圣元帝絲毫也不著急,每日朝會必將此議案提出,命朝臣商討表決,第一日只有武官和帝師一系熱烈響應;第二日中立官員站出來幾個;第三日又增多一些;第四日……漸漸的,不斷有人提出附議,或者主動呈交奏折,完善細枝末節,熬了一個多月,王丞相已是獨木難支,眾叛親離,不得不順應眾意,通過了“二府三司制”。從此以后,丞相再不能獨攬朝政,凌駕于皇權,世家巨族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慢慢破碎,終至消弭。圣元帝再拋出改革稅法與土地制度的議案時,反對聲浪果然消減很多,更有朝臣提出切實的方案供他施行,首要一點就是摸查人口,完善戶籍,再行分攤田地。然而世家巨族到底有幾分底蘊,在嚴重觸犯他們利益的前提下不可能毫不反擊,竟放出流言,說那些游走鄉里的胥吏非為摸查人口,卻為抓捕壯丁,送去修造類似于長城那般的建筑,或者沖殺前線,擔當炮灰。圣元帝意欲效仿暴秦,施嚴刑峻法,行病民害民之策,又將戶稅改為丁稅,或二稅并行,大大加重了百姓負擔,只為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享樂云云。圣元帝頒布的每一條法令,每一個政略,均被曲解得面目全非,又以最快的速度傳播開來,引得民怨沸騰,亂象橫生,更有幾處飽受苛政盤剝的鄉縣揭竿而起,沖擊州府,意圖推翻皇權。不過一夕之間,戰火就星星點點地燃起來,而圣元帝若是派出軍隊血腥鎮壓,也就更應驗了那些流言,成了濫殺百姓的暴君,或致全境崩塌。殺也殺不得,招安又招不來,圣元帝眉心的溝壑都增添幾條,當真是一籌莫展。帝師與太常已分派儒生下去,每到一個鄉縣就唱念修法的好處,民眾卻并不采信,反倒以為朝廷在糊弄他們,越發生了怨氣。情況越來越糟,若放任自流,魏國必然分崩離析;若強勢碾壓,百姓必然遭受苦難,怎樣才能既快速又風平浪靜地解決這場危機成了圣元帝的一塊心病。他總想找個人說說話,拿個主意,放眼四顧卻發現未央宮里只有穿堂冷風與昏暗燈燭,并無人能為他解憂。“陛下您別喝了,明日還要早朝,睡晚了怕頭疼。您若是心里不痛快,可去后宮排遣排遣,想必眾位娘娘很樂意伴您左右?!卑赘饝鹁ぞさ貏裾f。圣元帝冷笑一聲,“排遣?她們除了爭風吃醋,勾心斗角,還懂什么?朕的解語花不在此處?!痹捖漤右涣?,急道,“快拿文房四寶來,朕要寫信?!?/br>白福不敢耽誤,忙取來文房四寶,一一鋪開。----因民亂四起,朝堂巨震,葉全勇一案已擱置待查,趙陸離亦被無限期關押,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歸返。除了關素衣,趙家上下都有些焦躁,寫了信向趙瑾瑜求救,卻久久未能收到回音,只能茫然坐等。這日,關素衣正在書房里作畫,忽然收到鎮西侯府送來的一封信,上書“夫人親啟”四字,下角落了忽納爾的款。她眉梢微挑,興趣漸濃,拆開后一目十行地看完,想也不想就寫下答案,命人送返。圣元帝本以為夫人要考慮許久才能回信,已做好等待幾日,甚至數十日的準備,卻沒料只過了小半個時辰,急足就匆忙入宮,跪在御前復命。他拆開信封,取出清香撲鼻的夾宣,卻見其上只寫了七個行云流水的大字兒——天子當以身試法。以身試法?怎么個以身試法?圣元帝兀自沉吟,苦苦思索,最終撫掌大贊,“妙啊,夫人果然是朕的解語花,賢內助!來人,朕要親自去鄉里探查民情,不喬裝改扮,不白龍魚服,怎么張揚怎么來,必要鬧得人盡皆知才好?!?/br>白福幾個連忙苦勸,直說得口舌發干也沒讓陛下改變主意,只好傳令下去,準備御攆與儀仗。這一日,全燕京的人都知道皇上親自去近郊鄉縣安撫民眾,卻在途中驚了馬,翻了車架,壓倒一大片剛栽種的農田。為鼓勵農耕,保證糧產以供應軍隊,圣元帝曾頒布過一條律令,嚴禁任何人踩踏已種了秧苗的田地,違者杖十,罰銀五兩。這回他自己犯錯,哪怕耕種田地的農夫一再表示無需賠償,卻還是命屬下在自己背部打了十杖,并親自將五兩銀子遞過去。當地官員早就安排了十里八鄉的百姓前來跪迎圣駕,將這一幕看得真真切切。這場受刑并非作假,當皇帝轉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