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
”他來到曲江辦的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搜集證據,是王大人,他做的,卻是抓人。別人若是要恨也恨不到王大人身上去,恨的只能是他。“我不應該帶你一起來的,若不是祖母······”他說到一半,止了口,放下茶杯,道:“天色不早了,我們早些安歇吧?!?/br>桃花靠在他的胸口,想著他剛才說到一半的話。祖母?這與老太太又有何關系?*京城紫英王府。李嬤嬤將要送往曲江的東西收拾好,拿了單子給趙王氏看,里邊多是各種補品,就連五十年的人參也有兩支,布料也放了許多,小孩子專門用的雪緞就放了十匹。李嬤嬤是覺得渾身不得勁,她知道她家夫人就算沒有大爺的寵愛那也無人能撼動她的地位,可是她卻始終認為大爺是她家夫人的,他們兩才是夫妻,能有資格站在大爺身邊的只有她們夫人??墒侨缃窳?,蕭姨娘那個女人懷了身子,她們夫人還要費盡心思送東西去曲江,多么委屈啊。趙王氏看了手上的單子,想了想,道:“把我庫房里那對紅珊瑚鐲子也給蕭姨娘送去,還有那支百年老參,也一并帶上?!边@生孩子可是半只腳踏進鬼門關,人參這種東西總是有備無患的好。李嬤嬤心里如何不爽快不說,嘴上卻是應了的,她只能覺得不舒服了,其他的,她們夫人都不在意,她還能說什么?“夫人您可要睡一會兒?昨夜旭哥兒鬧了大半宿,您可是只歇了三個時辰?!?/br>說到小少爺,她就止不住的樂,這一胎趙王氏養得好,又是足月生的,和三夫人生下來就病歪歪的壽哥兒不一樣,生下來就活力十足的,大嗓門扯得尊懿院太太那兒都聽得見了,可讓人樂了。不過就是有點鬧人,大晚上抱著自家母親就不撒手,睡著了你抱走他他都知道,扯著嗓門就哭,乳娘來抱都不行,也只有趙王氏能讓他安靜下來。那模樣聰明得緊,這么小好像就知道誰是他的生身母親了。趙王氏突然嘆了口氣,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xue,道:“那我就歇一會兒?!?/br>李嬤嬤服侍她睡下,把天青色的天紗錦帳子放下來,走到外邊把孔雀藍釉暗刻麒麟紋的八角香爐打開,滅了里邊的香餅,換了另一種安神的香餅點燃,給屋里站著伺候的二等丫頭吩咐了一句,這才輕手輕腳的走出去。走出屋子,她忍不住長長的嘆了口氣,她知道,除了旭哥兒鬧人之外,還讓自家夫人輾轉難眠的是與六公主有婚約的戶部尚書之子李君竹逃婚一事,這件事在可是折了天家面子,戶部尚書連夜就上了折子請罪,不知暗地里罵了多少句不孝子。如今京里不知多少人私底下在討論這件事,天家的丑事,聊什么都喜歡拿出來嚼巴嚼巴,不知是誰,還把李君竹與趙王氏的婚約拿出來說事,說若不是橫刀奪愛,那李君竹和趙王氏怕是早早的就在一起了。如今李君竹逃婚,六公主可是大大的沒了臉面,只能說她一聲活該。“唉,真是冤家啊?!?/br>李嬤嬤忍不住嘆氣,如今她家夫人連孩子都生了,又把這些舊事翻出來,說來真是糟心得很啊。她這邊想著心事,那邊一個身著王府里特有的綠色薄衫子梳著雙丫髻的丫頭小步走了過來,先喚了一聲:“李嬤嬤!”這才說道:“長福院的青玉jiejie過來了?!?/br>說著,就見一個身著明亮杏色衫子的年輕丫頭走了進來,與其他丫頭不同,長福院的老太太年紀大了,就喜歡年輕姑娘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而她打扮得極為的惹人眼球,杏色的衫子收了腰,細細的腰肢真像是婀娜的柳枝兒一樣,一張鵝蛋臉更是白白凈凈,清麗脫俗,手上還帶了兩個纏絲金鐲子,看起來頗為體面。“青玉姑娘怎么過來了?”老太太身邊的丫頭都是頗有臉面的,李嬤嬤也得待她和氣。青玉卻不是那種猖狂的人,在底下丫頭里邊風評那是極好的,都是親切溫柔的,過來先對著李嬤嬤福了一禮,這才溫溫柔柔的開口:“老太太聽說大爺身邊的蕭姨娘有了身子,特讓奴婢過來說一聲,她有些東西要送給蕭姨娘,大夫人送東西去曲江的時候,就一并送過去?!?/br>李嬤嬤扯了扯手里的帕子,心里全是氣,卻不能對青玉發出來,只是送走了青玉,她就忍不住了,沉聲對一邊的趙王氏跟前的大丫頭抱怨:“老太太這是做什么?一個姨娘,說好聽點是半個主子,說難聽點,那就是個奴才。不過就是懷了孩子,哪來的這么大的臉面,老太太都要送東西過去。我們旭哥兒,也沒見老太太送多少東西過來?!?/br>一番腦sao發出來,她氣憤稍減,可是待看見老太太要送的東西,她更是氣得仰倒。那布料,藥材,吃的用的,可都是御用,說不出的貴重。那邊趙李氏聽到這個消息,微微凝眉,婆母怎么會做出這種不靠譜的事情來?當即就叫了丫頭,拿了今日剛做好的茯苓糕還有上好的明前龍井往長福院走去。一到長福院她就覺出不對了,老太太的院子她是常來的,里邊的丫頭婆子有哪些她也是清楚的,如今這院子里可是多了好幾張生面孔。“太太過來了?”青玉揚著笑迎了過來。趙李氏收回打量的目光,笑道:“前幾日得了新出的明前龍井,今日我讓廚房的人做了點心,想著過來和母親一同吃茶?!?/br>青玉一笑,道:“太太心里總是惦記著老太太的,您的孝心,誰不知道?”說著她頓了頓,小聲道:“只是今日老太太卻是有客人在,怕是有些不方便?!?/br>趙李氏一笑,她隨意瞥了一眼,發現就連老太太最為信任的馮嬤嬤都守到了門口,也不知來人是誰。心里思忖,她面上不顯,笑道:“那倒是不巧了?!?/br>☆、第91章五月初五那日,曲江街上總算有了兩分喜氣,城里住的人多是有點資產的,割幾兩rou,打二兩雄黃酒,再買點點心糖塊的給家里孩子打打牙祭。但是下邊遭了秧的村子卻是無可奈何,他們都是本本分分種田的,往日田地里的收獲除去納稅,也勉強只夠一年的嚼用,若是遇到災年,更是入不敷出,勒著褲腰過日子。而如今,曲江大水淹沒了田地,地里邊剛種下去的莊稼盡數毀去了,家里的存糧泡了水發了芽哪還能吃?更艱難的人家,屋子不過是用泥巴搭的,上邊鋪了一層稻草便算是屋子了,大水沖來,回去只見光禿禿的地基,屋子都不見了。這日子,是真心的苦啊。不過怎么也是一個節慶,還有點積蓄的家里粽子是不想了,拿兩個子買兩塊豆腐,往河里抓點魚燉了吃了,沒有半個子的只能摘了山上的艾草掛在門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