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也想不到,自己在那樣的焦慮、不安、驚恐和惶疑中竟然仍能沉沉入睡,或許在當時她并沒能完全從這場變故中回過神來,總疑心著不是真的。來電是個陌生的號碼,也沒有自報家門,不過曲小婉的聲音司徒玦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曲小婉對司徒玦說,如果白天她對譚少城以及劉之肅的態度最終使得司徒玦受到連累,那是她的錯,她感到抱歉,但是也只為這件事抱歉,并且不求司徒玦原諒,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原諒。那些照片是鄒晉在征得她的同意之下拍攝的,沒有誰強迫誰,當時她愛他,什么都愿意做,現在也無謂后悔。司徒玦也沒有心思去說一些大度的話,她的確無法理解曲小婉的所作所為,也不知道所有被牽涉到這件事里來的人會因此承擔怎樣的后悔,然而同時她也無法痛恨曲小婉,更談不上寬恕。事實上,她已無法分辨到底誰對誰錯,即使她從來就是個黑白分明的人,在這件事里,她第一次對善和惡的界限感到混沌而茫然。在導師面前卑微了四年,以極度扭曲的方式重重反擊的劉之肅是大惡人?她始終討厭著的譚少城難道不是在以一個受害人的立場捍衛自己應得的東西?鄒晉……她愿意用一切最深惡痛絕的詞匯來咒罵他的無恥和卑劣,他令她陷入了一場本與她無關的災難,然而初衷卻的確是出于對她的私心和維護,真真可悲又可笑。如果她指責曲小婉的放縱和任性,那自己的妥協是否真的就是正確的選擇?“我只問你一句,吳江那里你要怎么辦?”司徒玦只想到這一句要對曲小婉說的話。“我不會離開他的?!鼻⊥裾f,“他昨天剛告訴我,他決定要帶我回家去見他的父母,不管他父母怎么看,不管發生了什么,他都要跟我在一起。我說過他是傻瓜,就算說的是傻話,對我來說都足夠了。他可以不要我,但我不會先離開他?!?/br>她還說了不少和吳江在一起時的瑣事。比如一起去看她喜歡的電影,吳江悶得睡著了,手里捧的爆米花灑了一地,還非說自己醒著,電影不錯,下次還要再來;比如她回家了幾天,再見的時候吳江問有沒有想念他,她說有的,反而把吳江給嚇了一跳,而她也是那是才發現,原來她也會只對他想念,當初竟以為會對那個似乎永遠得不到的男人愛到死的那一天。司徒玦始終不明白曲小婉為什么會選擇在凌晨三點的時分,對一個與她并不親厚的人說這些,難道她已沒有更好的傾吐對象?然而之后司徒玦不止一次地懷疑,這一通電話也許根本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都不過是她的臆想,或是做過的一場胡亂的夢,就像她后來竟還夢到過曲小婉在她耳邊徐徐地唱那首叫做的老歌:“余暉在天際夕陽,兩三襲白云浮移……牧童正吹送歸曲……”那夢境也跟真的一般,醒來后她甚至還哼得出歌里的其中幾句,然而她知道那絕對不可能是事實。之所以會對自己的都記憶產生了懷疑,不但因為司徒玦接這個午夜電話時的半睡半醒的迷瞪,以及通話內容的有悖常理,使得她有理由相信那個留在自己通話記錄上的陌生號碼不過是響過一聲就斷了的sao擾電話,包括曲小婉敘述的那些細節其實都是吳江透露給她聽的,是她在臆想中嫁接到了曲小婉身上,或許事實是她那一晚根本就沒有在中途醒來?更重要的是,從這往后不長不短的一段時期,是司徒玦一生之中非常特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發生的許多事本該如碑文般鐫刻在她記憶里,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都不會風化,可結果卻恰恰相反。她始終沒有辦法整理出這段記憶的完整輪廓,即使是很多年以后也是如此。每當她竭盡全力試圖把它真實地勾勒出來,卻總是充滿一種徒勞地無力感。做過夢的人都可以理解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在夢里看到的風景,總是昏黃色的,隔了一層霧般,你知道那里有什么,卻永遠看不清。這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還是她在后面的七年里回憶過太多次,做過太多關于那段時間的夢,這些回憶和夢太過霸道,反復交替著,有些是虛,有些是實,它們填滿了她,與她更緊密地廝守,那些真實的細節反倒湮沒在越來越遙遠的過去里,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不僅曲小婉的電話是如此,就連真正的“東窗事發”究竟是在談崩那天的多久之后,司徒玦也記不清了。依稀只記得那是畢業前夕,她剛在六月的和另外一本國內醫藥學權威期刊上看到了同時署著鄒晉和劉之肅大名的論文,然后整個藥學院,不對,是整個學?;蛘哒f本市的整個醫藥行業都在一夜之間被一場丑聞所籠罩。這丑聞包含了學術造假、保研黑幕、高校潛規則、以及師生情仇、桃色秘聞等種種吸人眼球的元素,乃至于它在轟動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依然被人津津樂道。好笑的是,在這場大戲中,身為主角的司徒玦是多么地后知后覺。她居然是在接到吳江的電話之后才知道去慌忙打開校內BBS的網頁。然后她才想起,為什么吳江在電話里一個字也不想多說,因為換做是她,她也會喪失了一切言語的功能。BBS里早已熱鬧得翻天覆地,各種各樣打著驚嘆號的帖子充滿了以寡淡著稱的網頁,然而那些帖子無疑都是圍繞著被兩個被頂得置頂,并且回帖翻頁無數的主題帖。第一個帖子名為。另外一個則更讓人觸目驚心——。從發帖時間上來看,后者要比前者晚上幾個小時,更像是對前一個帖子的回應,它們前后呼應,正好為人們把一個聳動的故事講得基本成型。這個故事里,有一個在專橫無禮、人品低下的導師身邊沉默忍耐了四年并且良知未泯、尚存最后一滴熱血的年輕博士生。他用沉重而理性的敘述了自己的真實經歷。包括作為一個曾經懷著無比的向往考到崇敬已久的導師門下的普通學生,在隨后的幾年里,是怎么被無情的現實澆醒,還有他天真誤以為的凈土的學術界原來是充滿了那么多的灰暗角落。他的導師作為一個知名學者,擁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專著著作,卻一直在榨取學生的廉價勞動力,甚至篡奪弟子的心血成果,他的許多成果事實上都是坐享其成,不僅如此,他貪欲以及他對待學生的嚴苛和踐踏更是令人發指。這個帖子在揭開事實真相的同時,也試圖盡可能展現客觀并充滿了自我反省,發貼人也承認自己的導師擁有非常優秀的專業素養,對自己面對那么多不公正待遇始終忍氣吞聲的原因也做了剖析,無非是出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心態,而“天下無不是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