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些小謊言,還是十分可行的。吳沁還沒從太后娘娘親自扶她起來的震驚中回過神,聽到這話立馬瞪大了眼睛道:“是魏大俠……不是,是魏將軍?!”竟然不是純王,還恰恰是她心上的那個人?吳沁高興的心都快跳出來,但是一下子想到剛才自己誤會之下拒絕,又急的不行,哆哆嗦嗦的不知道現在該怎么辦。柳清棠被她脫口而出的那個魏大俠噎了一下,忍不住想,這兩人看樣子也有許多故事。不過看看吳沁那急的快哭出來的樣子,她良心發現,沒有再故意嚇人,露出些微笑意道:“哦?吳小姐看來對魏將軍也有意,如果吳小姐愿意,那哀家不日便下旨為你二人賜婚?!?/br>事情比柳清棠想象的還要容易的多,過兩日的早朝上說了這事,她還特意觀察了一番王馮兩位首輔,他們倒是看不出反應,只是不知道私下里又會有什么動作。再移開眼睛去看魏征,那家伙平日里一張嚴肅黑臉今日里都快成了一朵花,明明就是高興的不得了還要忍著,可是又忍不住,兩邊嘴角都翹起來了,配著那故意做出的淡定樣子,生生從黑臉閻王變成了滑稽丑角。內心十分微妙的移開目光,柳清棠就見魏征周圍的幾個官員似乎都是一副不忍直視的樣子撇開了眼睛。而吳尚書,平日最是喜歡擺出儒生模樣的精明老狐貍,現下也在忍不住對著準女婿悄悄吹胡子瞪眼。看樣子吳小姐雖然說服了父親,但是魏征和他老丈人之間的相處還是很有問題,偏魏征還不知收斂,沖著老丈人傻笑,惹得吳尚書更是氣的撫了撫胸口。柳清棠忽然又見站在前面的父親不知道想到了些什么,竟然也忍不住對著魏征瞪了一下眼,然后有些感嘆的看了眼吳尚書。大概那是惺惺相惜的眼神?柳清棠忍住笑意做出最常見的嚴肅神情,又見魏征朝她投來一個感激的眼神,那臉上的幸福笑容沒來由的欠揍。莫非她和秦束在一處也是這樣笑的?柳清棠回想一番,覺得渾身都寒了一陣,若她和秦束在一處也笑成這般模樣,那真是糟糕極了。柳清棠坐在皇帝下首,下方則是分列兩旁四列的文武百官。在內監高喊的退朝和百官唱和聲中,柳清棠忽然沒來由的覺得很想念秦束。魏征這輩子終于能娶到他心愛的吳小姐,可她,即使和秦束兩情相悅,也永遠不能嫁給他。不論怎么說,朋友能幸福,柳清棠心里也是十分高興的,想到上輩子那個悲劇,還特地給魏征放了假,好讓他光明正大的用商量婚事的理由,守在吳府保護未婚妻,順便惹老丈人嫌棄。而這日晚上,秦束來的時候,柳清棠想起自己一時的感嘆,忽然很想問問他想不想娶她。只是叫了秦束一聲又不知道該怎么說了。就算秦束回答想又如何,她沒有辦法穿著大紅嫁衣,在家人朋友的見證下嫁給他,說了,不過憑添閑愁。到最后,柳清棠也只是笑盈盈的勾著秦束的脖子在他頸邊蹭了蹭,然后在他詢問的目光中,輕笑說:“無事?!?/br>☆、第四十三章殿試第四十三章南朝乃是每隔三年,在三月進行一次春闈,而這一年恰好是舉行科舉考試的一年,所以整個三月柳清棠都十分繁忙。想要打理好國家,讓南朝越來越強大,必須要善用更多有才華的人。柳清棠明白這一點,所以對春闈一向看重,許多事都要親力親為。雖說她對皇帝有著怨懟,但是在處理國家大事上一向懂得分寸,并不會用這種事來和皇帝以及那兩位首輔賭氣較量,畢竟南朝也是生養她的地方,既然有能力,她就有責任為整個國家做一些事。而三月的最后一日,當禮部尚書將二十五位參加殿試的學子名單呈到她案上的時候,柳清棠在上面看到了自家哥哥的名字。父親還有素書魏征他們竟然都聯合起來瞞著她,莫不是想給她一個驚喜?柳清棠伸手在折子里‘柳清榕’三個字上面劃過,眼里是溫暖的笑意。她的哥哥還是來了,即使她說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哥哥再替她背黑鍋打頭陣,他還是在聽父親說了那些事之后義無返顧的也進了這染缸。其實,即使她最開始說的那么冠冕堂皇,心里也明白哥哥是不會不管的。只是她沒有想到哥哥最終選的是文官這條路。雖說哥哥看上去就像個溫和的讀書人,但是他是在父親的嚴厲教導下長大的,絕對不是外表看上去的文弱。柳清棠敢說,如果自家哥哥是去參加的武試,也一定能拿到武狀元的名頭。柳清棠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在練武場,她眼看著哥哥從被一個護衛追著打,到一個人應付十幾二十個個護衛還游刃有余。這其中的辛苦不必多說,只有那時候柳清棠才恍然覺得,原來那個總是被自己欺負的哥哥其實很優秀。四月中旬,殿試開始。殿試在榮和殿,柳清棠肅容坐在上首,看著哥哥和其他人一同走進殿內,心中突然離奇的生出一種家有兒郎初露鋒芒的驕傲期待感。殿試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題當場作一篇策論,并且在殿上講述自己的看法,最后還要由眾位文官提問,而被問到的士子要用自己的想法與考官辯答。整場殿試,柳清榕是最耀眼的一個,和其他人多少有些拘束忐忑的樣子不同,他從寫策論時的氣定神閑,談論自己的觀點時淡定自若,到被考官問到的時候態度溫和又不失強勢,有理有據的反駁讓人啞口無言,一開始到最后他身上都有種無與倫比的自信。毫無疑問的,新科狀元的頭銜落到了柳清榕的頭上。這樣的決定柳清棠毫不意外,不管是因為她家哥哥自身的才華還是因為他的身份——鎮國公之子太后之兄皇帝親舅,這個狀元他都必當無疑。榜眼則是一個年歲有些大了的男子,雖說策論并無什么新意,但是也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以保守為主的士子,勝在各方面都思考周到詳細又穩妥。柳清棠其實并不怎么喜歡這樣的,只是大部分官員都需要這樣的人來做。探花是一個和柳清榕年歲差不多的年輕男子,他大概是除了柳清榕之外,二十五位殿試士子中柳清棠最為欣賞的。他的策論上,對許多事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這一點和哥哥很像,可惜他磨礪太少,愛劍走偏鋒,有些地方不及前面哥哥和榜眼兩位老練成熟。他上輩子本沒有得到探花,而是末座三甲,這是王首輔決定的。只是這次柳清棠沒有給王首輔面子,直說了一句‘此子當得一甲’。如此,那些官員自然就會揣摩她的意思,給了探花之位。柳清棠知道這人若能好好教導磨練一番定是助力——只可惜上輩子,這位探花郎在后來靠自己嶄露頭角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