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夠慘了,只要一日不脫離前頭的控制,就一日甭指望過上安穩富裕的生活。路的盡頭,小寶如兔子般卷土而來,帶來了楊家的最新動態。當所有人都在暗中算計個人得失時,飽受精神和身體雙重折磨的姜蓉,也不甘寂寞,從床上掙扎了起來。誰也沒有想到,她竟會請求老太太和老太爺,準許她作為楊釋媛的陪嫁,一同嫁到孫家去。換言之,她要做孫縣丞的妾。她言詞懇切,哀哀欲絕。想她面目已毀,擇人定是困難無比。與其嫁個尋常人家受氣,不如找個硬實的靠山庇護。縣丞再低,好歹都是個官。照現下風氣看,不可能娶了妻后,一個妾室都不納。如果妾室是個好的,妻妾融洽,倒也罷了。就怕是那種拈酸小性子的,三天兩頭給你添堵,可不是煩惱?但是,若姜蓉作妾,因為跟釋媛是姐妹,感情上到底要容易溝通些。兩個人又都是沉穩安靜的,相處起來,自然要勝過他人。再說將來,若姜蓉有了孩子,雖然不能親自撫養,但是沖著彼此知根知底,倒是可以跟作正室的釋媛商量著,一同教養孩子。怎么算,這事兒怎么完美。對姜蓉而言,沒有比這更穩妥的出路了。只不過,一個黃花大閨女,當著一廳的人,主動要求做妾,這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姜家的人沒有出言制止。楊家的人則因為過度的驚呆,而忘記了做出反應。“懇請太爺、老太太恩準!”有道是關心則亂,大太太最早醒悟過來,當時急得差點跳起來。她想問姜蓉是怎么跑出來的,臨走前,她明明吩咐過了,要好生“看住”她的。但是,這還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姜蓉的請求才是必須馬上、立即、當下就必須要否決的。她寧愿多花兩個錢,買個粗笨的陪嫁,也絕不愿意姜蓉摻和進來。別人不了解姜蓉,她久經風雨,可是老早看透了姜蓉的脾性。這女孩兒心眼兒可不死,釋媛跟她比,就是個憨大姐。將來要是進了孫家,成天鍋碗瓢盆打交道,日子久了,怎可能不生齟齬?萬一她暗中使個絆子,弄不好釋媛連小明命都保不住。縣丞雖是官,可自古以來清官難斷家務事,況且,也沒辦法兒成天守在內宅里。人生本來就充滿著各種意外,天知道她的釋媛會不會被意外砸到。要想杜絕此類意外發生,就必須從根上斬斷隱患。自從姜蓉受傷,她就感受到了這孩子的憤恨。她殺死都不跟姜家人回去,就是看準了以她現在的慘狀,回去必不得好下場。父親唯繼母的話是從,一心撲在兒子身上。對她這個“賠錢貨”,從前就不怎么在意,而今更不會忽然良心發作,當成眼珠子來疼愛。相比之下,她還不如那二十兩銀子來的重要。“好好的姑娘,怎么能屈尊為妾?你說這種話,怎么對得起你死去的親娘?!?/br>大太太內心如焚,但面上卻一派真情實意。奈何她娘家大哥已經心動了:“不然呢?閨女若是好好的,我陪送十臺嫁妝就夠了。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陪上二十臺能有人要不?”上至楊老太爺,下至丫頭婆子,聽了他這句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二十臺嫁妝!這哪是討公道來的,分明就是來打家劫舍的!蕭墻內外之第78回大太太差點沒給氣得仰過去。娘家哥哥如此地厚顏無恥,實在是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總以為差不多賠點錢就算了,萬沒想到,他們竟然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二十臺嫁妝!當自己是豪族名門么!當自家閨女是什么千金小姐么!二十臺!明說了吧,姜家根本就不想為這個女兒出一文錢!大太太姜氏這會兒是后悔莫及。她可沒忘記自己收容姜蓉的初衷。明面上,是疼惜孩子失去了親娘,做姑姑的心疼。二來,也能借此把姜蓉從繼母的奴役中解脫來,白賺個善良的好名聲。其實,最關鍵的是,姜蓉已經到了議親的年紀了,但凡尋個差不多的,這進進出出的,不都得經過自己的手?終究是不會白忙活一場吧?可誰曾想,居然會發生這樣的意外。真真是魚死網破、雞飛蛋打一場空。自己好不容易算計來的二十兩銀子非但不保,聽娘家哥的意思,竟還要楊家倒貼上二十臺嫁妝!不得不說,娘家哥太狠心、太無情了。這會讓老太太怎么看她、想她?又如何肯放心地把家政大權下放給她?楊家四個兒子,老三、老四都是姨娘生的,沒資格繼承家業。剩下大房和二房,都是老太太親生的。二老爺和二太太一向表現的差強人意,好也找不到他們頭上,孬也找不到他們身上,似乎是最好相處的,也像是極沒有競爭力的。可是,一旦自己這邊出了紕漏,失去了老太爺和老太太的信任,這未來的當家人,那就只剩下二房一個選擇了!無過即是功。將來對比起來,平淡至極的二房肯定比一身不是的大房更可親、可愛。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熬了半輩子,怎么可以功虧一簣!既然娘家哥無情,就別怪她無義。“姜大爺的意思,我好心好意收留侄女兒,竟然為出罪過來了?”大太太暗中發誓,絕對不會出一個子兒,即使對方是親哥哥、親爹,也不行。“要不是在府里出的事兒,借我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進這個門里爭競?!苯缶私z毫不怵,步步跟進,“還有,什么叫‘收留’?敢情我們姜家窮得連閨女都養不起了?”這是要把私人恩怨上升到兩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