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書迷正在閱讀:溫柔刀、暗探王妃、契約啞后、蜜桃愛戀日記、欲戀Max、都市欲望:瘋狂的纏綿、金瓶梅の歪傳、錯嫁替愛、蜜血錮愛、我的公主病jiejie
比如下朝后過來蹭早膳的余溫三人。朝會上,皇帝提出了要與靖王一同外出去視察黃河流域的水利問題,得到朝臣們激烈的爭議。一部分建議靖王留下監國,畢竟現朝廷里的主心骨除了皇帝便是靖王,兩個一同閃人了,朝政不穩怎么半?另一部分則同意兩人外出,這部分人偏老臣重臣居多,提意見的原因十分簡單,不過是擔心皇帝尚無子嗣,怕萬一皇帝不在,靖王趁機干些什么壞事。余溫三人過來的目的是想要跟隨皇帝靖王一起出去整治那些水域的官宦,治水是沒啥經驗的,治人倒是綽綽有余。說白了,就是閑的,覺得在京城里沒有施展拳腳的機會。皇帝很不順眼的瞧著靖王笑逐顏開的和他們聊著他們所知道的情況,盡管是在聊政事,可打攪了他們兩人共享早膳的美好時光,他表示十分的不爽。爾后,應皇帝召喚,晁沿和竇準也來了,一下子,一起呼啦啦喝粥的人變成了七個。瞧了瞧沉默晁沿和竇準,再看看聊得不亦樂乎的余溫他們,皇帝和靖王同時有個感觸:物以類聚??!七人閑聊了半個時辰,皇帝心里有了底,大概定下了去視察的人選。隨后沒有幾日,皇帝和靖王在其他五人的伴隨下,悄然出行,路線與在朝政上和眾臣所言明的類似卻并不完全相同,目標直指黃河流域而去。盛夏里,七人日夜兼程,奔至黃河決堤最嚴重的冀州。自司隸一路過來,七人已經挑選著沿河而行,看到的情況不容樂觀。無外乎春冬兩季的枯水期沒有被利用起來疏導河道,加上上游環境惡化,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沙石被沖入黃河,隨著下游流域坡度減緩,水流速度下降,水流挾帶泥沙前進的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沉積,年復一年的沉積是黃河河床逐年抬高,非常容易造成水災。黃河下游決堤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必須要速度解決。看著分明是接近收獲的季節,卻因黃河的改道,導致大量耕田被淹沒,人民流離失所,荒廢的村莊竟然比比皆是的觸目驚心。邊沿著河流往下走,邊看得眾人眉頭緊鎖,怒火滔天。即將離開司隸時,大域和路飛首先領命去號令司隸駐軍,以軍隊威壓郡守治水。踏入冀州后,余溫被派去督促冀州郡守,皇帝需要立刻看到治水的動作,不接受任何拖延。待皇帝、靖王四人逐漸經過冀州境內的黃河流域一半時,終于看到了黃河整治的開端,趁著豐水期還未到來,大規模的挖掘河道,壘砌河堤的行為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靖王請命去說服當地富裕的鄉紳同樣出錢出力,總不能他們干看著國家為他們做事吧。皇帝直接把冀州內的兵權交到他手上,于是靖王在竇準的護衛下霸氣無比的率兵搶劫去了。皇帝則在竇準的陪伴下視察各個地方的治水進度,以及進行后方調度的cao控。一時間,兩郡內熱鬧無比的治水活動的展開帶動起了周圍地區官員的同樣努力,開玩笑,皇帝親臨,哪個還敢在家里窩著數錢,有錢不都見已經被靖王打得都吐了出來。忙到八月豐水期的到來,成就是至少今年的黃河不會再改道了。下令給兩郡官員持續監查河水,及入冬就得立刻在冰封期之前再度開挖,加上來年糧種的調派和回歸農民的安置,時間一下就飛到了九月,富裕地區多種糧食收割,糧倉管理的官員忙碌紀錄數據考察之后,開始逐漸做起回長安報道的準備。皇帝也被留守的大臣們書信請求該回長安看看了。七人在司隸匯合,沒來得及喝口水互相通個氣,加急信使飛奔來得已經快沒了氣,臉色乍白的滾鞍下馬高舉密信,抽息間道:“南疆反了!”12-5七人臉色皆變。扯掉縛繩去掉封泥,確定了封印,晁沿將密信遞給皇帝。先后的母族鎮守南疆,借皇帝不在長安,舉旗造反,因為太過突然,已經突破益州大部分范圍,緊逼長安而去。簡單議論了一番,皇帝速度回長安領北軍,靖王去調荊州的兵馬。局勢緊張之下,沒有任何私人的愿想,眾人分兩路,急速而去。路經長安時,皇帝已經順利接掌北軍,各路人馬隨時候命,在經過徹夜的敵情探查后,一道道的命令策馬而出,一路路的軍隊也按照安排分布開來。長安,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最繁華也是兵力最強悍的地方。北軍一直駐守在長安城北,是國家常備軍的精銳和主力,直接由皇帝一人號令,直接可以分布在長安外延作戰,可守可攻。而南軍則是守衛漢宮的軍隊,同樣聽從皇帝指揮,除了鎮守皇宮,用于守城也是極強大的軍力。有這樣兩只部隊駐軍防守長安,哪怕他先后的母族盤踞南疆再久,想要一口吞下長安,也絕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更別提,靖王帶著余溫三人,秘密行往荊州去調派地方部隊,緊接著就是直接的側翼打擊,叛軍只有死路一條。可惜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被靖王運用得非常愉快。就在皇帝布置好城防,坐等叛軍跑來送死的時候,斥候回復的消息是:叛軍行進在在益州中部時和前去偷襲的荊州兵打成了一團,看著戰局雜沓不明,其余原本就不服叛軍的益州本地駐軍也趁機加入了戰斗。現下的狀態理論上是叛軍必輸無疑,可益州不可避免一片烏煙瘴氣,扣除掉目前所得知的三方軍隊。據說為了討好朝廷,南疆隔壁的羌族也派了兵過來,打著支持皇帝嚴懲內叛的口號,就不知道是不是趁火打劫了。所以,荊州軍隊和益州本部隊又分了一個頭去打羌族去了,我們自己平亂,你們外國人跑來撿漏是不是?滾出我們國家!朝會上,群臣目瞪口呆的聽著益州方向傳來的狗血戰報,然后陰沉沉的皇帝直起身,一腳蹬翻了案幾的讓三公幾個老頭子同時寒毛一立,也不管年齡加起來快超過兩百歲了,動作比年輕人還彪悍的同時幾個飛撲就抱住了皇帝的腰和雙腿。“陛下萬萬不可親征!”三公的悲切大吼驚醒了其余所有被嚇傻了的臣子們。大伙兒反應迅速,里三層外三層的擁上去,活生生把皇帝給圍堵住。開玩笑,叛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