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楊偉聽得血脈賁張,抽著冷氣笑道:“那你還不趕緊去洗洗的?” 蕭月紅著臉、咬著唇低聲道:“不用洗了。這樣感覺挺好的。我去做飯了?!闭f著,便穿著那只被王雄射滿漿液的黑色高跟皮鞋出了屋子,王雄射在皮鞋鞋面上的漿液隨著蕭月的走動,在鞋面上不停地滾來滾去,但卻始終沒能滾落到地上。 楊偉的下體再次可恥地硬了起來。他穿好衣服下了炕,經過外間的時候發現王雄依然穿著蕭月那條rou色一字型緊身隱形小內褲,勃起堅挺的分身也跟昨晚一樣,從內褲褲腰上露出了三分之一,滾圓的龍頭猙獰堅強地向上挺立著,龍頭中間的裂縫里還滲出了幾滴亮晶晶的體液。 楊偉覺得王雄這廝肯定早就醒了,而自己剛才跟蕭月關于那只被王雄射滿漿液皮鞋的對話,也肯定被他一字不落地都聽了去,忍不住心里又是一緊,心說自己剛才可說過在王雄新婚的時候,蕭月會赤身裸體地被王雄騎在身下干,而蕭月似乎也沒有反對。這會不會對王雄這廝形成引導暗示呢?楊偉隱隱覺得今天在王雄和蕭月這對干柴烈火般的青年男女間,可能會發生一些曖昧香艷的情色故事。 早上吃飯的時候,王雄已經假模假式地穿上了他的那條大短褲,看上去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不過,當他的目光裝作不經意地掃過蕭月的那只皮鞋,看著自己射在上面還在滾來滾去的那灘漿液的時候,臉也忍不住有些紅。楊偉很仔細地注意了一下他的襠部,發現他的那里已經搭起了好大一個蒙古包。 同時,楊偉還發現王雄的目光不停地在蕭月的兩條腿上掃來掃去,顯然蕭月這種一條腿赤裸、一條腿穿著黑色網格絲襪的不對稱著裝方式,不僅能夠對楊偉形成強烈的性吸引,同時也對王雄造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這種著裝方式楊偉次是在何蕓身上看到的,沒想到自己的?;▼善奘捲乱灿X得這樣穿絲襪非常性感、非常誘惑、非常有女人味道,而且還在陌生男人面前大膽地身體力行了??粗矍斑@rou緊的一切,楊偉的心里像觸了電一樣,一陣陣麻酥酥的感覺在全身上下快速游走著,很快,他的下體也迅速搭建起了蒙古包。 蕭月不愧是學表演的,對自己的情緒掩飾得極好,在王雄面前表現得極其自然大方,坦然自若地邁著一條穿著黑絲襪,另一條則光溜溜一絲不掛的秀腿;穿著鞋面上沾滿了王雄射出的漿液,還在不停滾來滾去的黑高跟;挺著盡管在薄紗的遮掩下,但奶子和奶頭卻依然能夠被看得清清楚楚的高聳的胸膛,若無其事地在王雄面前走來走去,還很自然地在他身邊彎下腰去幫他收拾杯盤碗筷。那時,她那條赤裸著的玉腿幾乎就貼在了王雄的臉上,而王雄也正紅著臉偷偷地透過她垂下的吊帶睡裙領口,吞著唾沫盯著她的奶子看。 吃完飯后,楊偉笑著囑咐了王雄一句“好好跟嫂子學跳舞”后就去上班了。不過,他今天在班上卻一直心不在焉,一門心思總想偷偷回家去看看王雄和蕭月在做啥。他憑直覺認為,倆人孤男寡女呆在家里,又是穿著又薄又緊身的練功服在摟摟抱抱地學跳舞,同時,昨晚還發生了那么多彼此心照不宣、香艷曖昧的事,今天倆人的關系肯定會更進一步。至于能夠進步到什么地方、什么程度,卻不是他能猜測想象得到的了。 他的心里像被貓抓的似的,越想越急切,越想越迫不及待。在糾結和掙扎中好容易熬到中午下班,剛要心急火燎地往家趕,不料又被于德利叫住。于德利面色沉重地要楊偉馬上去吃飯,二十分鐘后到他辦公室來見他。 楊偉還從未見于德利對他如此嚴肅過,心里不免惴惴。他對于德利是抱著一份感恩心的,一直覺得于德利對他不薄,雖然官兒不大,但也算是極欣賞他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自從他進廠以來,各方面都庇護、關照、提攜他,有了好處從來都沒忘了他,不用他去爭取,餡餅就從天上掉下來了,而丟餡餅的那個人就是于德利,對他的幫助不可謂不大。 第三十一章和稀泥和出的超級明星 楊偉覺得在這個到處都講“利益置換”和“互相利用”現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里,于德利對他的幫助動機卻顯得非常單純,不能算是完全“無私”,但至少功利性實在是不明顯。畢竟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工人,于德利卻是在廠里跺跺腳都能讓廠房抖三抖的重量級中層干部,他自己捫心自問,都不覺得自己會對于德利有什么“用”。而且,他私下也并沒像開始跟于德利開玩笑的時候說的那樣,沒事兒就帶著煙酒糖茶到于德利跟前得瑟走后門。他給于德利的紅塔山加起來不超過五包,合計不過六十塊錢,還他媽是零售價。 這年頭,誰肯不拿好處就幫助“沒用”的人?偏偏于德利就肯。而且于德利這人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對楊偉的關照都是默默進行,從來不會在幫助了楊偉后,再到楊偉跟前表功賣好兒。楊偉得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好處,譬如說莫名其妙地就被評為車間先進工作者,每個月工資平白漲了十六塊錢;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就莫名其妙地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根本不符合組織程序;本來只是日常的例行工作,檢查出了幾個產品的小問題,結果馬上就來了兩個廠報記者,采訪了他整整一天后,第二天廠報頭頭條就刊登了他的巨幅工作照和整整一個的“先進事跡”。 廠報這篇報道,讓楊偉徹底成了廠里的名人,成了車間里的“明星”質檢員。幸好楊偉平時不擺譜兒,在一線工人們面前從來都是一副笑嘻嘻和稀泥的彌勒佛嘴臉,是個只栽花不種刺的主兒,但凡工友的產品出了一些小小不然的差錯,他也從來都是睜一眼閉一眼,敷衍著讓工友重新彌縫改過拉倒,從來不會像黑臉包公那樣鐵面無私地去給工人登記曝光扣錢。 為了提高質檢員的工作積極性,工廠規定質檢員對工人們的罰沒收入是有返成的,而且返成力度不小,是跟廠里五五分成。不過,楊偉算是個有底線的人,他親眼見識了宿舍里老王等工友的生活狀態,又怎么肯再為這些可憐的工友額外增加負擔來自己摟錢?所以他的作風跟以往那些質檢員完全不同,都是能敷衍過去不罰款就不罰,實在敷衍不過去的,也是能少罰就少罰,而且會把工廠給自己返成的那部分罰款偷偷塞還給被罰的工友。 他這倒不是邀買人心,實在是覺得人生在世犯不著為了幾個小錢跟人慪氣犯生分,最后鬧得人家受損失,自己也四處樹敵被人指著脊梁骨罵祖宗。所以,盡管他進車間沒多久,但他在車間里的聲望卻是出奇得好,車間里無論男女工友,沒一個跟他生分的,見到他都是親熱得不得了。 他的這種處世態度為他帶來了潛在的巨大好處。對他的集中報道結束后,他才從在宣傳科做事的黃志文那里知道,對他的報道其實是從上頭戴著帽兒下達的口頭通知,但只是說要報道一下楊偉同志的先進事跡,卻并沒有對報道面和篇幅提出具體要求。但廠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真是被熱情的工友們的情緒給感染了,回去之后連連感慨說在廠里采訪先進模范人物采了這么多年,還是次見到會有如此光輝正面形象的先進模范人物,在群眾中一點負面評論都沒有。 兩位至情至性的記者感慨說,在對楊偉的采訪過程中,“找人采訪,根本不需要做工作,人家都是積極主動配合,熱情非常地提供先進典型的各種先進素材和事跡”,又發表評論說這種采訪“真是太省心了,根本不用問,人家七嘴八舌提供的各種先進素材就夠記半個筆記本”。 末了,這兩位記者還先后感慨說:“一線工人都是計件工資,接受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