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望 5
熱望 5
初夏到來的時候,高考也如期來臨,高三學生離校后,學校便安排高一高二年級的學生換了教室。 從高一1班到高二1班,時雨發現,她和初凝這下甚至都不在同一層了,以后在學校里怕是碰面都困難。 而顧知儀所在的高三15班,由于是高三年級的最后一個班,就在高二1班的隔壁。 那天看完電影以后,顧知儀真的沒在QQ上找過她,但自從換了新教室以后,時雨每天都能看見,顧知儀從窗邊走過。 而顧知儀每一次經過,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和同學一起,總會放慢腳步,側過頭往里看。時雨的目光有時和她對上,都立刻受驚般轉過頭。 時間一長,班上同學也發現了,私下里議論隔壁班的顧學神是不是看上了她們班上的誰。 時雨緘默著,內心卻是緊張的。 好在暑假很快就來了,高一學生還能擁有相對完整的暑假,而高二學生面臨的是40多天的補課。 暑假里時雨和家人一起去了一個海濱城市呆了一陣子,白天的時候看看書,傍晚再去海灘上走一走。 她喜歡大海,但不會游泳,在海邊玩多是踩一踩細沙,感受一下海浪拍在腳邊的感覺。 時雨蹲下來在沙灘上寫字,寫的是她和裴初凝的名字。 但即使手速再快,六個字寫下來也要好一會兒,每一次還沒寫完,就被拍過來的浪沖刷得什么也不剩了。有的時候寫完了,又來不及拿出手機拍照記錄。 最后時雨決定只寫初凝的名字。 她盡量寫得好看,時間充裕一些一筆一劃都能認真一點,剛剛按下拍照鍵,海浪漫過,再次了無痕跡。 時雨把照片發了一條空間,設置僅對方可見。 裴初凝沒有評論,沒有點贊,也沒有找她聊天。她不知道裴初凝暑假在哪里,最近做了什么,忙不忙,初凝也不知道她的動向,似乎也不關心了。 剛喜歡上初凝的時候,雖然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但少年人總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時雨常常借一些細節暗戳戳地表白。 初凝好像從來都發現不了,但偶爾又會發一些詩詞句。時雨覺得這或許是她對自己的回應,又覺得自己想太多。 而直接發對方的名字,算是最直白的一次,初凝還是沒有看見,或者說看見了也沒有反應。 一次次滿懷期待,又一次落空。時雨從前總覺得,這是她自找的,誰叫她喜歡上了一個不該喜歡的人。但是每一次的失落,卻是實實在在的,無可避免的。 從前因為能每天見面,日常的相處就仿佛是一顆戒不掉的蜜糖,但現在見不到也不再交流,都令她無望,又生出疲倦。 夏天就要結束了,幸好她也不再喜歡夏天。 新的學期到來,開學典禮上,顧知儀作為高三學生代表發言。清晨的陽光下,她站在主席臺上,神情和聲音都透著她一貫的自信從容。她穿著和大家一樣的簡單的校服,卻又顯得那么不同。 時雨想起,顧知儀從那以后再也沒有找過她了。也是的,她這樣的天之嬌女,怎么會愿意在她這種人身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又過兩天,時雨早上來到學校,發現自己座位的抽屜里放了一本書。 是一本詩集,,作者是她很喜歡的一位詩人。 里面非常著名的一首,她之前還和初凝分享過。最喜歡那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 時雨不知這是誰放錯在她抽屜里了,隨手翻了翻,發現其中一頁還夾著一張書簽,上面赫然寫著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非常利落又好看的楷體,右下角還落了一個署名。 儀 時雨一震,難以置信地盯著那個儀字。 這首詩語文課本上有收入,她上學期剛剛學過,當時就覺得這一句單拿出來,不看上下語境的話,很適合用來表白。 但她沒想到顧知儀會給她一本余秀華的詩集,里面還夾上寫著這么一句的書簽。 她是什么意思,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就算是,她用這么一句,合適嗎。說得好似她是天邊的月亮,而顧知儀是追逐月光的癡心人。 猝不及防地心跳加速起來,手里的書簽在這一刻似乎都變得燙手。時雨又看到夾著書簽的那一頁,寫的是,她記得詩中最后一句 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它又一次動了凡心。 ---------------------------------------------------- 這或許是我最有文學素養的一章,單看這一章,真的有種文化人的感覺耶 里面三首詩,余秀華:, 張若虛: 其實這本的感覺我認為更適合寫成純百,實在太純情了,但為了后面學姐大口吃rou,還是用了ABO,(當然也是因為純百的H我更不會寫,多個掛件花樣能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