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作罷,傷心欲絕的人兒
提親作罷,傷心欲絕的人兒
平日里活潑開朗的,對他們下人都極好的世女殿下,如今卻哭成了淚人兒。 不僅是王爺心疼得不行,他們這些下人也心疼吶。 你說這先太后啥時候托夢不行,怎么非得在世女殿下要提親時托夢呢? 先太后啊,您不曉得您家孫女有多期待能娶到林家小姐么? 這是存心不讓世女好過啊。 但凡不蠢的,應該都能看得出來,這就是存心的。 當然,不是先太后,而是上面那位。 那位存的什么心思,如今怕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吧。 且不說眾仆從心中是怎么個想法。 反正可憐的世女殿下正傷心地趴在她母妃懷里痛哭呢。 這么可憐的孩兒,心心念念的婚事直接泡湯了,一會兒還得佯裝無事,進宮去給皇祖母祈福,這得多委屈啊,就讓她盡情地發泄吧。 本來,往日里,若是世女還如此小女兒做派,趴在她母妃懷里,愛妻狂魔晉王肯定會吃醋著要將人趕走的。 但此時此刻,他都恨不得想好好抱抱這個孩兒,安慰她一番呢,自然舍不得讓女兒起開。 因此,待讓人去林府傳了口諭之后,晉王便也坐在邊上,守著這對母子,讓女兒知道,不管如何,還有他們在呢。 在咱們的世女殿下傷心欲絕之時,另一處的林府,已經告老的林大人正攜著一眾家眷,等在府外,準備迎接王府的提親隊伍。 這王府的提親,可不是尋常百姓家能比的,自然早早地便通知了林府,讓他們有所準備。 如今府中已無人在朝中任職,而他們相爺在朝堂上又得罪了不少人,自從告老之后,他們林府的日子可不太好過吶。 幸好,府內嫡女身上有陛下親賜的婚約,還是與皇家唯一的嗣子。 只要過了門,便是王府明媒正娶的世女妃,還是將來的王妃,更甚至是... 到時,他們林府便是皇親國戚,地位甚至還能更高。 因此,這門親事,于林府而言,便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吶,眾人如何能不期盼。 簡直是日盼夜盼啊。 終于,今日,世女要過來提親了,她們的婚事即將提上日程。 不用說,這一眾人,各個都是喜氣洋洋的,沉靜在馬上就能成為皇親國戚的喜悅中。 然而,歡喜中的他們等來的并不是提親隊伍,而是一匹快馬。 遠遠地聽到那急迫的馬蹄聲,眾人心中便有不好的預感了。 都如此說好了,還能變卦? 不能吧? 可這急馬又是怎么回事? 上面還有王府的標志呢。 就在眾人忐忑不安之時,那馬終于停在了府外,馬上之人快速跳下,來到林家老太爺面前,遞出了王府的牌子,王爺口諭,世女要遵圣上旨意,為先太后守孝三年,此次提親暫且作罷。 守孝三年? 守孝期間可是不能婚娶的啊。 如此一來,他們豈不是還要再等三年? 饒是在朝堂上能與任何權臣硬剛的林老太爺都急了,忙在晚輩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上前去,急著問,先太后都仙逝多年了,為何突然要世女守孝三年? 唉,昨晚托夢給了陛下,這不,今兒個王爺才剛出了府,圣旨就到了,不久之后,世女殿下就要入宮為先太后祈福了,這婚事三年后再議吧。 說完,傳令者便離開了。 一個夢就能讓他們暫?;槭?。 偏偏這夢還在世女殿下及冠的當晚出現。 他們還看不出來么,就是陛下不想讓她們成親找的借口啊。 那這婚事還能成么? 說是三年,三年之后又如何? 想到陛下有心要阻止這場婚事,年事已高的林老婦人與心疼自己那寶貝女兒的林夫人當即便暈了過去,其余眾人也皆是唉聲嘆氣的。 林府內院。 確定世女今日要來提親的林詩意早早地便精心打扮了一番,此時正又是歡喜又是忐忑,更是滿帶期盼地等著提親隊伍到來。 正期盼間,耳中突然便傳來一陣不合時宜的聲音。 不好了,不好了,小姐... 這正是她派過去偷偷跟在祖父他們身后打探消息的丫鬟。 本來,作為大家閨秀,她做出這種行為著實不妥。 但這個提親,她真的,等了許久許久,也盼了許久許久,真的是一刻都等不及吶。 便還是忍著羞恥做出了這不符合她身份之事,猶如那日與安南在小巷中相擁一般。 結果等來的,卻是不好了。 怎么回事?是安南突然變卦了么? 不可能的,這人可是一再與她保證過的。 而且早上還捎信過來,馬上要來提親了。 林詩意自是不愿相信會是如此,但還是不由得急急地走向院門。 來到門口,就看到丫鬟一臉喪氣地跑過來。 平時的林詩意可是極為體貼下人的,頭一次的,因為自家丫鬟的如此表情而不悅,怎得如此一番晦氣臉,不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么? 說著,卻又忍不住急著催促她,快說,怎么了。 世女,世女... 這丫鬟似乎跑得有些急了,連話都說不利索,更能急死個人。 急得林詩意都顧不得形象了,忙抓著她的雙臂問,世女怎么了? 可前往別是她想的那樣啊。 世女,世女要,守孝三年,這,這提親作罷,王府剛剛... 提親作罷。 這提親怎的還能作罷? 丫鬟還在說著什么,但林詩意已經聽不進去了,她只聽到守孝三年,提親作罷。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想與愛人成親心切的林詩意連連搖著頭,不相信這是真的。 說話間,身子似乎都站不穩了,不禁連連后退,若不是香柳眼疾手快,及時扶住了她,怕是也要與母親與祖母的一般摔倒吧。 小姐... 小姐... 一眾丫鬟也急著上前攙扶。 她們家小姐多么期待今日世女的提親啊,她們如何看不出來。 可如今,說不提就不提了。 讓小姐怎能不傷心呢。 多么好的婚事,多么登對的兩個人啊。 而且,若是小姐嫁得好,她們也能跟著雞犬升天,過上好日子。 一群丫鬟,自然是扶的扶,勸的勸,跟著傷心 對于這段婚事,林詩意的期待可不下于姬安南。 只是,相比起晉王對姬安南的放養,林家對這個未來世女妃的要求可嚴多了。 在長期的嚴格教導下,林詩意的承受能力自然要比姬安南強那么些。 稍緩了些,她便強忍著悲傷,問了原由。 然而,在得知是圣上的旨意時。 心中那不好的預感便更強烈了。 這陛下要做什么? 她們這婚事,還能繼續么? 盡管與世女同樣的傷心欲絕,可林詩意要考慮的卻更多。 而她的爹娘長輩也都在考慮此事,對此事的關心比對她更甚許多,自然沒功夫考慮她一個后院女子的心情如何。 王府內的姬安南還有母后抱著,父王安慰著。 深處林府內院的林詩意,卻只能將自己關在房內,獨自傷心落淚,這份痛楚無人傾訴。 唯一能安撫她的,或許只有那被她緊緊貼在臉上的姬安南親自為她繡的荷包了。 這每每都被她嫌棄的丑荷包,如今卻成了她唯一的支柱。 上面,還有她們的名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