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就中更有癡兒女。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第一百七十八章 就中更有癡兒女。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李琮拉著他的手,偷偷地溜出了宴席。 正如年少之時她曾無數次做的那樣。 歸云書由她牽著,乖乖地一動不動,她要說什么?還是要做什么?對于接下來可能要發生的事,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抱有一絲不可見人的期待。 笑里藏刀的晉王,得意忘形的太子,喝得酩酊大醉的賓客。 什么國恨家仇,什么臥薪嘗膽,統統拋之腦后。 楊昭的眼中只有這個不顧一切,肆意妄為的昭陽公主。 云書,她叫住他,從袖中掏出一只精巧的小東西,說:送給你的。 歸太傅伸手去接,借著明亮的月光,看清了那物件原是用金子打出來的一座建筑,瞧著有幾分像太極殿,卻還要精致秀美幾分。 這是什么? 他心里猜到七八分,可還是想聽李琮親口說。 昔日漢武帝心悅阿嬌,說若得阿嬌作婦,當貯金屋藏之。云書,若你心如我心,我亦愿以金屋藏之。 李琮彈了彈小金殿上的檐鈴,這工匠做得很用心,如此精微之處仍是惟妙惟肖。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說:時間倉促,沒辦法做個大的,只好先送一個小的給你。 籠中的鳥。 池中的魚。 即便是得到再多的寵愛,也不過是玩物而已。 歸云書有些顫抖,可能是因為夜風太涼,也可能為自己感到隱秘的快樂而感到羞恥。他的嘴唇都咬白了,想要扔掉那只咬人手的小金殿,但終究沒有舍得。 阿琮,這就是你的答案? 難道他就真的這么見不得人? 難道她與他就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歸云書的反應還在李琮意料之內,她收起了笑意,說道:太傅這是怎么講?不過是給你講一個故事,送一件禮物,太傅喜歡就喜歡,不喜歡的話,扔了也罷。 要么與她在金屋之中茍且偷歡,要么,就一刀兩斷。 李琮轉身欲走,還沒走出兩步,蹀躞帶就被人從后勾住。歸云書手無縛雞之力,哪里攔得住李琮?說到底,還是她自個兒不想走。 我,我 李琮再也忍耐不住,她反手把歸云書推在樹下,斑駁的月光透過樹影,打在他清俊的臉上,光是看一眼就讓她有些心癢。 好看的男人,她從來不缺的。 可那份病弱又矜貴的氣質,這世上獨他一人才有。 白花夾竹桃大片大片地開著,風一吹撒開難以察覺的暗香。有幾朵花葉撲簌簌地落下,落在歸云書的肩頭,說不清是花更溫柔,還是月更溫柔。 李琮的手是從側面滑進去的,她分明知道自己對眼前人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但還是故作嚴肅地說:太傅一定忍得很辛苦吧? 什么 歸云書暈眩不已,他的身體太久沒有被人觸碰,現在被她輕輕地撩撥就感受到難以言喻的快感。偏偏他還在想,這種快感是單他一人曾體驗過的么? 還是,她對其他人,也一概如此。 李琮逼得很近,他只能聞得到她的味道,很多的酒香和一點皮革的味道。 我是說,太傅是什么時候勃起的? 歸云書臉紅不答,李琮更來勁了。 是在看本殿切膾的時候?還是剛剛被本殿帶離宴席的時候?還是太傅一見到我,就忍不住在想那檔子事兒? 李琮惡意地握住他的孽根,那里是他渾身上下最有活力的地方。 你說,剛才文武百官知道歸太傅在手忙腳亂地掩蓋自己的下體嗎?有人猜得出淡泊名利的歸太傅是一個看見我就會硬得發疼的下賤貨嗎? 阿琮,你非要這樣嗎? 歸云書皺著眉,神情痛苦。他知道李琮是因為他的猶豫感到不快,可這畢竟還是在外面,保不齊什么時候就有人經過,然后看到他被人壓在這兒褻玩的樣子。 哈。 李琮笑了一聲,把玩著歸云書的yinjing,她騰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臉頰,笑嘻嘻地問:我看太傅挺喜歡的呀。 不然的話,怎么會越來越興奮呢? 可是,她并不想順了他的意。 李琮收回手,把手上沾到的透明體液擦在歸云書衣衫內側,她說話有些孩子氣,可情感又是很真摯的。 云書,你再想想。三天之后,給我答復。 說罷,李琮便離開了。 她走得一向很快,也從不會回頭,因此沒有看見歸云書癱軟在地,久久地望著她離去的方向沒有動作。 晉王府的鴻門宴還在熱熱鬧鬧地辦著,是有人關心昭陽公主人跑哪里去了,可李琮早就安排好了說辭,偷得半個夜晚的清閑。 金榜酒樓。 李琮路過這兒的時候腳步頓了一下,不僅是因為這是她大昏之夜與情人幽會的地方,也因為酒家門口正一人獨坐的司道君。 道君好。 司道君可是躲了她有一陣了,李琮都沒搞明白他這是玩兒的哪一出,今天看他又冒出來了,想來應該是沒什么大事。 阿叢,我聽師姊說你今天去喝酒了。 司道君醉眼朦朧,呵氣如蘭,半個人支在桌子上搖搖欲墜。李琮箭步上前把人扶住,奪走了他手里的酒杯,沒好氣地說:沒道君你喝得多。 師姊說,師姊說,阿叢見我第一面的時候就是為了利用我 借云中觀觀主之口,說出殺人誅心的判詞,為她的奪權之路掃平荊棘阻礙。 李琮也不否認,只等司道君下一句話。 阿叢,你說我是不是很有用? 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比天上的星星還要亮。 司道君歪著腦袋,看著李琮,想要得到她的嘉獎似的。李琮卻注意到他半露的衣袖下的累累傷痕,她鉗住司道君的手腕,問:這是怎么回事?有人欺負你了? 有女師在,不應該的。 司道君甩了幾下沒甩脫,干脆把整條袖子撩了上去,他還要撩開下裳給李琮看,醉得實在難受,彎腰都嫌麻煩,索性就把著李琮的手臂,歪歪斜斜地躺在桌上。 本君說了謊,自要受罰。 李琮疑惑問道:你說了什么謊? 似玉,非玉 李琮恍然。 原來,司道君是以為那件事是假的。 也就是說,他在不知道晉王李瑛身世的時候,還是為她背棄原則,說出判詞,只以為這樣就可以幫她除去一個對手。 在她不知道的時候,這位光風霽月不理俗事的云中觀觀主又受到多少良心與道德的譴責呢? 在她的目光不曾為他停留的那些時候,他又做了多少懲罰自己的傻事呢? 阿叢,我是不是,比阇梨攀更有用? 明明醉得不行,可他糾結的還是這些小事。 李琮嘆了口氣,說:你倆誰更有用我說不好,你比他更傻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