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新角色出現!是真情流露還是圖謀不軌?
第五十六章 新角色出現!是真情流露還是圖謀不軌?
崔匪自以為是得了昭陽公主的承諾,蹦蹦噠噠地走了。 李琮松了一口氣,忙繞到屏風后查看歸太傅狀況如何。她剛一撤開屏風,司道君那道閃著冰花兒似的眼神直往她身上扎。 她才不怕道德綁架,她根本就沒有道德。 道德,是弱者的枷鎖。 道君,他可還好? 司道君瞪了李琮一眼,含嗔帶怒,端的是風情萬種。 妙就妙在,他全然意識不到自己舉手抬足間流露出的魅力,因而更為勾人。 昏過去了。 李琮尷尬地問: 他是什么時候昏過去的? 不知道歸云書有沒有看到崔匪的容貌 說實在的,李琮一開始并不在意她玩兒這種替身的把戲會不會翻車,她反而很期待歸云書和崔匪察覺到真相的那一刻的反應。 一定很有趣。 可要是歸云書被她給氣死了,李琮心里還是會愧疚的。 盡管只有那么一點點。 司道君輕哼一聲,答: 還請殿下放心,歸太傅他沒瞧見您那位崔郎君長什么樣。 李琮也不怕旁人知道她那檔子事兒,一個大女人嘛,有幾個小眾性癖算什么? 他們還不知道。 司道君的眼神逐漸變得詭異起來,李琮被他盯得發毛,問: 道君作甚如此看我? 司道君緊盯著昏迷過去的歸太傅,他是修煉多年的道士,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就比如說 阿叢,你不知道嗎? 什么? 他,欠他半條命。 幾天后。 李琮最近心情不大好,忙里偷閑跑東市去逛了逛。她穿了件鴉青圓領長袍,兩側發絲挽起梳成驚鵠髻,一點脂粉未施,瞧著很是精神。 她還在琢磨司道君說的那句話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他欠他半條命?是歸云書欠了崔匪的?還是崔匪欠了歸云書的? 李琮原以為崔匪與歸云書長相相似是偶然,她派了那么多人手下去,愣是沒查出什么結果,最后也就囫圇過去。 若司道君所言是真,此二人間莫非真有什么淵源? 可惜,司道君的嘴里撬不出更多的話了。 任李琮軟磨硬泡,司道君就是不開口。她再磨下去,司道君就使殺手锏,問她公主想要誰當駙馬? 好嘛,李琮算是服了。 昭陽公主? 李琮神游天外的離魂被這一聲問好給叫了回來,她胡亂應了,連叫她的人是誰都沒看清拔腿就走。 那人輕輕笑了。 他的笑很好聽,像雪融化的聲音。 王三郎? 眼前人正是瑯琊王氏這一輩中最受器重的王敏王三郎,也是此次秋闈中狀元的大熱門。 他家里往上倒十代都是貴族,即便久經戰亂,骨子里的優雅卻是怎么也改不掉的。 像王三郎這樣出身世家的公子,眼高于頂,目中無人,是常有的事。 不過,王敏不是這樣的人。 他一向謙遜溫和,溫文儒雅,上到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沒有一個不說王三郎是個翩翩公子的。 這是一種有距離感的夸贊。 李琮也是這么看王三郎的。 殿下似乎在為什么事煩惱? 王敏雙眸炯炯,笑意盎然,言語間進退得度令人不禁心生如沐春風之感。 李琮想起前幾日來她府上三連鬧的三個男人,走神兒想到,要找夫君還是得找像王三郎這樣大家里出來的郎君,遇見什么事兒也不會鬧到明面上去。 本殿之苦,非三郎可解。 王敏很識趣,不提此事,做了個恭敬的手勢,請李琮到一處僻靜的宅院小敘。 李琮和王家有一層淵源,與這王三郎的關系一般,若不是她心中郁郁,怕也不會答應王敏的邀請。 這院子不錯。 李琮從未注意過東市竟有這樣清凈的地方,鬧中取靜,曲徑通幽,處處山水,一步一景,一看這座宅院的主人就是用了心思。 公主謬贊。 哦?這是三郎的產業? 王敏擺手而笑,謙虛說道: 不算什么產業,只是處招待友人的小院。 李琮心想,你這三進三出占半個坊的宅子也叫小院?怕不是要羞煞崇仁坊的店老板。 這王三郎客氣守禮,李琮不好給人臉色,想了想,安撫地說: 你姊姊在金吾衛做得很好。 王訥,字于言,是王敏王三郎一母同胞的姊姊,是瑯琊王氏這一輩最叛逆的娘子。 當然,她也是昭陽公主麾下四大侍衛之首王喜兒。 有勞殿下關照。 李琮以為像王敏這般出身的世家公子極少看重親情,沒想到他確實蠻關心這個姊姊。 印象里她攏共也沒和王三郎說過幾次話,次次和他聊的是喜兒。 其實,阿娘阿耶早就不生她的氣了。 王敏苦笑。 是姊姊她還沒有原諒我們。 王訥十四歲的時候,王家給她訂了一門好親事,除了她本人之外,王家上上下下都很滿意。 于是,她逃了出來。 沒人愿意為了一個未成年的小娘子得罪王家。 除了昭陽公主之外。 前塵往事,一筆勾銷。 因此,李琮給王訥取了個新名字,希望她以后的人生沒有痛苦,沒有無奈,只有歡喜。 王訥低頭去看個兒才到她腰高的小公主,第二天就頂著王喜兒的名頭拜師學武去了。 不愧是瑯琊王家的人。 十年之后,那個叛逆逃婚的小娘子,用她的堅持證明了她的風骨。 王三郎,你今日來找本殿,不單是為了喜兒罷? 王敏點點頭,落落大方道: 我想向公主殿下提親。 李琮用一副見了鬼的表情看了王三郎半晌,回道: 你們王家是不是很喜歡逼婚??? 王敏笑得開懷,像是很久沒這么開心了。他的容貌本就出色,平時總是端著貴公子的架子,偶爾笑得放肆反倒更能蠱人。 公主怎么會認為我是被逼的呢? 王敏一手托腮,神色慵懶。 他不是無害的食草動物,而是一只文質彬彬的豹子。 難道就不能是我早就心悅公主,趁此機會前來求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