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他不怕昭陽掌權,他怕的是她讓女人看到另一條路
第四十八章 他不怕昭陽掌權,他怕的是她讓女人看到另一條路
昭陽,你這次辦得很好。 李琮看著對她擠眉弄眼的親爹有些無語,她當然聽得出李敬的弦外之言,不就是夸她跟司道君關系搞得好嗎?大勝突厥不夸她,西征吐蕃不夸她,蕩平東瀛海盜不夸她,為了這么點兒破事兒夸她? 真不知道是在夸人還是埋汰人。 其實,李琮是錯怪了李敬。 從主觀角度來說,李敬肯定是想要夸她的,他對昭陽的態度很簡單,跟這個時代任何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態度無甚差別。 他希望李琮嫁個好人家,不用多么富貴,順遂一生就好了。如果能帶來額外的政治利益,他也不會拒絕。 孩子越有出息,家長越有面子。 這個邏輯沒錯,只通用于男人之間。 李琮是個女人,她做得越好反而越容易生出事端。戰爭年代的公主可以送去和親,或者去當人質。假設李琮不會武功,唐朝不夠強大,這就是昭陽公主既定的命運軌跡。 然而,她走出了另一條路。 狡兔死,走狗烹;鳥獸盡,良弓藏。 李琮就是那把即將被人藏起來的良弓。 當她被剝奪作為將軍的軍事與政治價值,那么,她在父親眼中就剩下身為女性的性與生育價值。 皇帝對昭陽是縱容的,與那些被人jian殺、賣作性奴、碎尸吃rou的亡國公主相比,李琮幸運太多了。 可是,她命里注定不該只做一個公主。 昭陽,說吧,想要什么獎賞? 李敬不放心地看了她一眼,說: 可不許再要面首了! 李琮想了想上官過為了女班失落的神色,又想了想太子驚弓之鳥般地狀態,她斟酌字句,道:一把禾苗長成稻谷,最后叫田鼠吃了,豈不可惜? 李敬略微思索了下李琮手上的事兒,很快就懂了她的意思。給女人些小恩小惠就罷了,不就是讀書么,讓女人讀有什么?反正男人讀了能做官,女人讀了徒增煩惱。 麻木使人無法感知痛苦。 當痛苦無法被感知,那就等于不存在。 他從來不怕李琮掌權,他怕的是李琮為天下女人開一個頭。 婦好、夏姬、竇太后 凡是有本事的女人就不會滿足于陷于后宮之中,她們想要權力,想要地位。男人看男人做了皇帝心里就有了做皇帝的夢,若是女人見女人有了權力 作為父權制度的最高主宰者,李敬看得比很多人透,比很多人深。 他絕不會同意李琮要女人通過科考參與進官僚體系的請求。 零星幾個就算了,那么多女人,他怎么會答應?他不是不心疼他的子民,可女人向來是馴順的,從古至今是隱忍的,受苦受難也沒什么,逼至死境最多是自戕,哪像男人,需求得不到滿足可是會發瘋、會造反、會殺人的。 統治者想要用最低成本維護統治。 理所當然。 李琮淡淡一笑,她早知道李敬不會同意,她的目的也不是這個。 想要破窗就得掀屋頂。 李琮乘勝追擊,提出第二個想法,她真正的目的。 兄長前陣子去了邊關,形神俱損,身心疲勞,京內事務怕是無暇多顧。 比如,金吾衛統領一職。 李敬開始推脫:昭陽,你是帶慣了兵的,金吾衛才幾個人,忒寒酸了,你不會喜歡的。 那圣人的意思是叫我回北邊了? 咳咳,也不是。 沒有人比李敬更清楚太子不適合作太子,但是這三個兒子之中,李玨是他的嫡長子,他看重他也正常;李瑛喜歡藏拙,他知道,可這皇位是不能給他的;李環整個一錢串子,不知他是真傻還是裝傻,總之他對皇位毫無興趣。 他想了這么久,就是沒想過李琮這個小女兒。 護衛京城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金吾衛統領一定是極得皇帝信任。 否則,這人一叛變,整個皇宮都得被拿下。 太子當金吾衛大將軍的時候沒有什么突出貢獻,可也從沒出什么亂子。平白無故地給他撤了,太子不得氣得半死? 不過,昭陽也是實實在在的親生女兒。 這么防她,真的有必要嗎? 皇帝在衡量。 做金吾衛大將軍不是過家家,那上戰場就是小孩子的把戲? 李琮知道太子殿下在邊關表現得很差,李敬心里憋著氣、打著鼓,她這時候添把火總會起些效果。 昭陽,且容朕想一想。 李琮草草行了禮,走出太極宮,上了轎子。她靠在軟背上,頭一點一點的,人很昏沉。 直到車窗外傳來一陣喧嘩,李琮才徹底清醒過來,她問:什么事? 王喜兒下轎探聽一番,回答道:殿下,此處是大興善寺前。 怎么走到這兒來了? 夏日雨澇,道路不通。今日是從朱雀門出來的,繞著繞著就走到這兒了。 李琮撩起轎簾,左右今日無事,去見見故人也好。這故人是把她從小看到大的了禪大師,還是和她一起倒大霉的貌美和尚,那就見仁見智了。 至于這么快就見到了竺法成,是她沒想到了。 李琮顧不得地上的泥濘,緊忙俯下身,扶起被人一把推出大興善寺的竺法成。他身上的僧袍灰撲撲的,象牙白的臉上有多處擦傷痕跡,怎么看怎么落魄,哪里還有西域高僧的模樣? 太子殿下有令,限三日之內,城內番僧一概滾出城去!否則,格殺勿論! 李琮認出那是金吾衛的制服,她一面為竺法成輸送內力溫養經脈,一面疑惑問道:這真是太子殿下的命令? 那金吾衛對番僧惡行惡狀,對李琮客氣得很。 見過公主殿下。末將豈敢胡言? 竺法成不知是受了什么虐待,他的神智不很清醒,半晌沒認出李琮是誰,止不住地向她道謝。李琮的心中泛起陣陣憐惜之情,這和尚對她有恩,她今日報了正好。 再說,和太子對著干,她開心著呢。 殿下,您這是要把人帶走? 李琮走至寺門前的菩提樹下,隨手摘下兩枚葉子向那出言不遜的金吾衛飛去,鋒利的葉片在他臉頰上擦出兩道血痕。那金吾衛失神地望著李琮,某個不可言說之處卻漸漸抬頭。 本殿做事還輪不到一個小小的金吾衛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