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真帝王也!
高祖,真帝王也!
你們看看皇帝,總是這樣毛毛躁躁,不愿聽太傅授課,和仙藻與銜蟬差遠了,他們可從不讓我心煩。阿允哀嘆,任她是何等人,對待李勝也無可奈何,只能說萬事難以兩全,既期望他永遠長不大、不仔細教導,又覺得這性格實在不像話、由衷的不喜歡,怎么會有完美的選擇呢? 株葉與明禮見涉及到皇帝,一時不敢多言,斟酌間,旁邊有一個圓臉小宮女甜甜道,這是陛下與娘娘感情深厚,事事都想著娘娘呢。話是平常的奉承安慰之言,聲音卻著實甜美,長得也白白嫩嫩的像個桃子,阿允一見就很喜歡,你倒是嘴甜,還為他遮掩,株葉,我記得有新做的金葉子,你取一把賞她。 小宮女捧著一把小山似壘起的金葉子,笑得眉眼彎彎,叫人一見甜到了心里去,開心地說謝謝娘娘,阿允又問,你是新來的宮女,叫什么名字?從前好似沒見過。 奴婢名叫小桃,一直笨手笨腳,由株葉jiejie教導著,最近做事利落些,才被放出來伺候娘娘。 原來如此,讓株葉費心了 她話沒說完,只見一個身影跑得飛快,如草原上正在捕食的獵豹般沖到她的懷中,把頭埋進她的懷里,低聲撒嬌,母后、母后。 阿允頭疼地拍拍他的肩膀,你如今是一國之君、天下之主,再不能如此,總不能因為小字喚作嬌鳳,就真把自己當成嬌嬌幼兒,平白惹人笑話。 起來,向太傅賠罪,難為他追你到這里。從皇帝讀書的地方跑到太后寢宮,更不用提其中有那么多的臺階,太傅可真是夠辛苦。 李勝不情不愿地站起,向著太傅一拜,太傅,是我做錯了。他不說話不動作時眉目如仙童,令人心怡,然而一動起來便是皮猴也比不上。 太傅名喚夏陽,此時捋著白色胡須,面露苦笑,娘娘,圣上身手矯健、英武不凡,臣一把老骨頭是比不得的。 阿允無奈極了,一方面也想轉移話題,于是道,我看陛下不受管束,或許也與只有他一人有關,縱在課后有親近侍從們一起騎馬射箭打獵,也難免寂寞,要不要她卻是想起了日后滿清的上書房,凡是六歲以上的皇子皇孫都到其中去讀書,管教甚嚴。眼下諸王來京,可以叫他們來,看有沒有愿意將年齡小的王孫郡主送來陪皇帝讀書的。 太傅驚得揪斷幾根胡子,他低聲說,請太后娘娘避退左右。 阿允看看周圍,你們下去吧。說完拽住李勝,別人走就算了,你走什么?總在不該聽話時如此聽話。 娘娘是否有意,把王孫郡主們作為人質,使諸王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太傅道,直白得令阿允都有些 我確實有這個意思,也怕皇帝寂寞孤單,既然你立即想到了這些,看來倒不是一個好主意。太傅聰明絕頂,能在頃刻間反應,其它朝野賢達縱使不能馬上有所思,也不會長久無法想到。 娘娘穎悟絕倫,臣不敢比其萬一??梢莱甲疽?,諸王不僅不會歡喜,還會心生疑慮恐懼,日思夜想,反可能釀成大禍。何況能成大事者,從不會在乎妻子兒女的性命,娘娘可記得漢高祖劉邦? 阿允點頭,當然。 太傅撫須道,昔日楚漢之爭,高祖父親劉太公及妻子等人被楚軍擒獲,楚王項羽下令將太公放在砧板上,威脅漢高祖若不投降就當眾烹殺太公,高祖卻道 我與你曾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想煮你父親的rou來吃,也請分我一杯羹。阿允緩緩道,高祖,真帝王也! 先帝不愛美人,不愛富貴,不愛血脈相親的女兒兒子,倒與他相似。當然,這里的愛指的不是喜愛愛慕,而是指不在乎,即使血脈至親也認為他們連與江山相提并論的資格都沒有,阿允什么時候能學到劉邦對人的態度? 太傅嚴肅道,正是如此。不過,也不是不能回轉。臣請太后娘娘選九卿中年齡恰當的子女,選其中品德高尚、有才識的學子陪在圣上身邊,與陛下一同讀書。諸王見此,定會心生艷羨,主動上書請求。都說陪太子讀書是苦差事,賣力不討好??墒?,這陪太子、甚至陪皇帝讀書的資格卻不是誰都有的。 阿允聽到后,覺得有幾分道理,嬌鳳,你愿意嗎? 兒臣都聽母后的。李勝道,乖巧的模樣簡直不似在別人眼中的孽障。 阿允露出一抹笑,可是,我卻有幾個問題要考你。 請母后賜教。李勝覺得她的態度似乎不像剛才溫和,忽地凌厲起來。 所謂九卿,是指什么? 如此簡單的問題,怕是宮中的稚兒都能回答,李勝不明就已,不知道阿允為什么要考他,回稟母后,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是我國重臣,掌管著朝廷內外大小事宜。 不錯,那我再問你,若是九卿的孩子被選入宮中做侍讀,依你看,三公的子女呢,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甚至太傅之子,是不是也應入選? 她冷冷道,其中含義讓李勝終于明白過來,太傅作驚懼狀跪倒在地,臣絕無此意。 你或許真沒有這個意思,卻有cao縱這行為的膽子,回家反省去吧,這幾日稱病在家,不要上朝。阿允冷酷道,態度非常強硬,依舊為他留了顏面。 夏陽不敢辯解,孤身一人離去。 李勝在他離開后才問,母后,太傅犯了什么錯嗎? 不,他什么錯都沒有犯。 阿允心里嘆了一口氣,自己還是無法狠下心,讓他被欺瞞戲耍,于是平靜的為他解釋,你能明白我剛才說的話嗎? 兒臣自然明白,太傅不愿朝野震蕩,請母后不要選諸王之子,而選朝中重臣之子為朕侍讀,重臣、所謂朝堂重臣,怎會不包括太傅的子女,以他的身份,將名下所有兒女塞進來,是難看了些,但一子一女,卻絕不會有人反對。李勝說到此,反而更加疑惑。 可,兒臣不解的是,母后豈會因這種小事生氣?若真看太傅不悅,一紙詔書將他罷免就是。 改一下書名,親們。 之前的名字太太太長了,想改,因為女主叫元拙燕,元后不光指元配皇后,還有天子的意思,也能指代女主名,一舉兩得(后兩個原因),所以,以后書名就是 元后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