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他說的是“宮里”,不是國舅,不是太子,也不是祁滄與祁溟,而是祁宣帝。喻殊站起身來,揚起一個嘲諷的笑來,“終于坐不住了?”他拂袖欲走,想到九闕仍在這里,腳步稍稍一頓,便轉變了方向。九闕愣愣地看著他。她心里隱約有猜測,她知道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可能意味著什么。但他只是稀松平常地攏了攏她的鬢角,唇邊攜了一抹淺淡的笑紋:“不要亂跑?!?/br>“聽話,等我回來?!?/br>第四十八章入宮九闕沒有等到喻殊。祁宣帝一道圣旨將百音閣閣主召進了宮。百音閣在喻殊踏進宮門的那一剎那,變成了一支弓弦上蓄勢待發的利箭。一個江湖組織不會擁有與一個王朝相抗衡的力量,但喻殊最初組建百音閣,只是以江湖組織為掩飾,暗中聯系各方的勢力。雖然喻殊幾乎從不與九闕提及這方面的事情,但九闕知道,他早晚都會邁出奪權的那一步,也隨時都在嚴陣以待。一旦平衡被打破,天下必將大亂。喻殊離開前,與晏遲定下了五日的期限。離這期限愈接近,百音閣中眾人的神經就愈緊繃。第三天晚上,百音閣迎來了一位并不算陌生的客人——國舅薛斐。晏遲抱臂站在一旁,目光在九闕與薛斐之間逡巡了幾個來回。薛斐毫不在意地任他打量,“我可以幫你們帶人入宮,但我有條件?!?/br>他總是在說“條件”,晏遲覺得同薛斐這種人講條件,就是在與虎謀皮,興許轉身的功夫,就能被他一刀捅死。一貫伶俐的九闕此時卻傻不愣登地問道:“什么條件?”事已至此,薛斐也將話說得很直白:“我對鹿死誰手不感興趣,只是祁昭不能死。你們保祁昭一命,先前的事情我們一筆勾銷?!?/br>“我給你們時間考慮?!?/br>他理了理衣服,起身離開,還狀似貼心地關了門,給九闕與晏遲留足了談話的空間。晏遲不相信薛斐,所以他絕不會讓人同薛斐入宮。更何況喻殊已經在離開前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便是在這最壞的情況下,他們也有極大的勝算。他看著九闕沉思的神色,不由蹙起了眉:“方才薛斐說的話,你信了?”九闕微微抬眼,“不是我信或不信,而是我想不想去?!?/br>晏遲在心中盤算過九闕如今是不是轉投了太子的陣營,也盤算過太子會不會與祁溟結盟,可他也知道這些猜想都匪夷所思,根本不可能。九闕托著下巴,“他一個人在那兒,雖說祁宣帝多半不敢動他,但我不放心?!?/br>晏遲的心情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隔了片刻,他不帶什么感情地說:“你自己想好了,別給他添亂?!?/br>晏遲每次都在深刻地反省,為何總在喻殊與九闕面前嘴硬心軟,奈何下一次他仍然拿他們沒什么辦法,他也只能自我說服,喻殊與九闕二人都是上天給他派來的劫數,注定讓他耗盡心血,彌補上一輩子所犯下的罪孽。九闕往外走的時候,門打開,迎面走來一個眸光清冷的姑娘。她們一個在門內,一個在門外,僵持了幾秒。這次倒是一向不與九闕多言的千瑟先開了口:“……去找閣主?”自九闕來百音閣的第一天,千瑟就不喜歡她。這與九闕同顧笑之是不一樣的,顧笑之不喜歡九闕,如同小孩子的小打小鬧,九闕從未放在心上與她計較過。但千瑟不喜歡九闕,是真真正正、發自內心的不喜歡,于是九闕也不喜歡千瑟,她們對彼此之間的不合心知肚明,避免一切可能碰上的機會,幾年來說的話加起來也不超過十句。在喻殊遇見九闕之前,千瑟在他身上捕捉到了與自己相似的東西。他們都在復國的路上艱難苦厄地跋涉著,喻殊走在前面,千瑟就跟在后頭,隔著不遠的距離,看著他的背影,心中很踏實,她因為看著他,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可九闕讓千瑟在喻殊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她第一次覺得,也許有朝一日,喻殊會從她注視的地方消失不見,牽起一個人的手,平淡安穩地生活,直至歲暮終老。愛有時使人強大,有時令人庸俗。歸根結底,千瑟討厭九闕,因為她擔心九闕會讓喻殊變得平庸。他該是那登上高位、俯瞰萬里山川的君王,而不是被九闕拖累成一個隨處可見的普通人。但在這個當下,夜色靜謐,草叢深處隱約有熒光亮起。千瑟知道薛斐的來意,喻殊肯定不會同意九闕去宮中找他,她也知道,喻殊其實是想見九闕的。在千瑟眼里,喻殊為九闕打破了太多戒律,做出了太多犧牲,如今九闕終于想主動為他以身試險,大約是一報還一報,她不想攔著。見九闕點了頭,千瑟停頓了一下,她松開不自覺握緊的手,有什么東西隨著這個簡單的動作,被她一并松開了。她的神色依然疏離而淡漠,也許是因為在喻殊身邊呆了太久,眼角眉梢的氣質都與喻殊很相像,連關照人的話都沒太多差別:“你自己小心?!?/br>九闕輕聲道了謝,與她錯身而過。千瑟走進門,看見桌邊坐著的晏遲,不同于千瑟與喻殊習慣面無表情,晏遲的愁緒都明晃晃地寫在了臉上。他拉著千瑟長吁短嘆了一陣,伸手攬過她的腰,將腦袋擱在她的肩膀上:“千瑟啊,這么多年走過來,我們好不容易?!?/br>千瑟冷冰冰地說:“你少來?!?/br>但她沒有把他推開。晏遲的腦袋頂在她的肩窩上,聲音有些悶悶的:“一會兒真的打起仗來,你就別去沖鋒陷陣了,又不是個女將軍,小姑娘嘛,盡量往后頭躲一躲?!?/br>千瑟應了一聲,沒再開口說話。兵戈相見的一天遲早會來。他們既希望它早些來,又害怕它來得太早。又是一場風雨飄搖。第四十九章宴席自北方雪災后,祁宣帝為表心誠,宮中已有近半年時間未大擺宴席。直至今日,沉寂許久的宮殿終于再次徹夜通明,數百酒席于殿內二字排開,仍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盛景。祁宣帝的目光在席間逡巡,停留在喻殊身上,微微凹陷的眼眸里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一列身著輕羅的女子魚貫而入,在階下站定,盈盈施禮。琴聲漸起,搖曳的燭火將女子曼妙的身姿印在垂地的黃幔上,一曲水袖舞行云流水、身韻合一。待樂聲止息,薄紗遮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