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坦蕩正直,人品高潔,可也不差。 到元鱈這,她自私自利,喜歡胡鬧,什么都當兒戲,跟傳統意義的女人截然相反。 本來他會對這般性格的人不抱任何期待,可他沒有。對于元鱈的種種,他從不接受到接受,并沒有用太長時間。越往后,她所有令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他甚至覺得可愛。 她冷冷的可愛。 霸道又嫵媚的可愛。 他很愛。 但他不會對她承認,他講不出來。本來他的心動就已經叫世人難以理解了。 畢竟是個道士,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社會地位的道士。 他以為他們會暫時維持這個關系,等待下一個突破,不管它來得早還是晚,以什么樣的形式來,哪怕元鱈這輩子都不要嫁給他,不要合法,他都打算說服自己聽她的話……可她又殺人了。 怎么辦呢? 他要怎么才能保護她呢? 他一面深入肌理的掙扎,一面五臟具裂的痛苦,道已經不要了,現在法都要枉顧嗎? 當他這樣問自己,沒等心里的聲音說話,就又失聲笑了下,不是早就枉顧了?不然這些天來為什么急著辦手續要還俗? 是這樣的,他要還俗。 脫了道,他就可以以元鱈喜歡的方式保護她,還不用覺得對不起師父的教導、道門的培養。 他在殿前站了很久,最后抬起頭來,對著三位神明說:“不是弟子非要廢了道,是她有點不乖,我怕別人欺負她?!?/br> 40 元鱈失眠了。 來到元訣宮以后她就經常失眠,看起來睡了,其實心是醒著的。 莫逆越疼她,她就越不安,究其原因無非是她越來越在乎他的感受,當她越在乎他的感受,她說出的每一句話就都免不了虛張聲勢了。 她以為莫逆不夠格跟她復仇相比,可要真是這樣,她干嗎追來? 莫逆對她殺人的態度看起來柔和,事實上卻強硬。她聽出來了,他能為她做到最大的程度就是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他甚至可以幫她瞞天過海,但以后不能再走老路。 他沒說要是她接著殺人他會怎么做,但這一定不在他的可接受范圍內。 元鱈早就知道會是這樣,可她還是跟來了,她心底有個聲音說,她只要這短暫的溫存,有了也就行了,以后下地獄的時候,孟婆問她,這一生除了糟粕,有沒有點美好的東西,她能眼里稍顯溫柔地說:“有,我見過一個如春風拂面,暖陽撫身般的男人,后來我愛上了他?!?/br> 她愛上了莫逆。 從她為他掉眼淚,跑向他,她就愛上了。 只是她的感情表露很淺薄,她跟莫逆一樣,都沒有被教會怎么去表達。 可那份只有面對他時才劇烈的心跳蒙不了人,她看過太多書,太知道她跟書上描述的陷入愛情的模樣如出一轍了。 她殺了陳念白,說是為莫逆也好,說是為自己過去也曾遭遇陳賞類似的境況、下意識的行為也好,她確實犯罪了,莫逆那番道理一點錯沒有。 但他說錯了一點,就是他以為她是因為不懂,所以草菅人命,其實不是,她就是要草菅人命。 也或許,莫逆知道她知法犯法,他只是想說服自己,她并沒有那么壞。 她是個壞人,莫逆不是,所以他們的價值觀就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才會出現犯罪這個詞,不然兩個都是壞人,殺個人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游戲。 元鱈在乎他的感受也無非是她對他的心理發生了轉變,從一開始因為他跟霍起熟識弄臟他,到中間因為他太干凈弄臟他,到不論因為什么她總算弄臟了他,再到最后,她開始后悔自己弄臟了他。 就這么一步一步,條理清晰地淪陷了。 開始時,她搗不清楚腦袋里對于莫逆的感情,畢竟是現實,跟書里不全相同,但好在她領悟能力很強,在你來我往的情感輸出過程中,她已經能準確知道她跟莫逆之間關系的走向了。 分道揚鑣這個詞早在她心里埋了一顆種子,沒有陳念白這個導火索,也會有其他原因,他們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她總歸是要走的。 遺憾倒不遺憾,就是有點難過,她以為這份溫存能長一點的,但事與愿違,她必須要殺陳念白。 那就許個來世吧。 來世她有個清白的過去,來世他不再是絕了紅塵的人。 * 莫逆也一宿沒睡,畫符一樣寫了好幾大張紙的注意事項,給興惟的。 興惟除了膽小一點,挑不出毛病,元訣宮給他挺合適的,但身為一宮之主,也不止要有高潔的人品,更要有擔當,有責任心。 寫完天已經亮了,他打開房門,世煬還在門口跪著。 他神情淡然,也不看他。 世煬追悔莫及,對莫逆行大禮:“師祖,您就饒過我吧?!?/br> 莫逆說:“你沒錯,只是元訣宮不太適合你?!?/br> 世煬當下五色無主。他為什么當道士他忘了,但他真的想留在這里,莫逆寬容待人,教給他們太多東西,全是他原生家庭所給予不了的,他不愿意離開。 他急了,拽住莫逆的道袍:“師祖我知錯了!我真的知錯了!您再給我一次機會!” 莫逆微微躬腰:“我以為我沒教過你們存害人之心,是我忘記了嗎?還是你忘記了?” 世煬眼淚一串接一串,被莫逆放棄遠比被父母送來更叫他難以面對,他篤定,他再也找不到比莫逆對他還好的人了?!皫煾?,您不想要我了嗎?弟子愿意接受懲罰的,求您再給我一次機會?!?/br> 莫逆問他:“你要我給你機會,那你知道你錯哪了?” 世煬磕磕巴巴地答:“我,我不該下山,不該貪yin,不……” 莫逆打斷他:“你不該默許元鱈殺人,并順理成章把殺人兇手的嫌疑推給何蓮?!?/br> 世煬低下頭去,他知道在這事上他沒理,可是:“她是師祖的人啊?!?/br> 莫逆:“你這是狡辯,她不是你抱有僥幸心理的理由。你心思不干凈是你本身就是,不是她來這幾天你被她影響的。要說影響,你跟我九年,怎么你沒學全我教你的道理?” 世煬不說話了,莫逆從來講究有理有據,正常情況下,他不管,可事關原則的,他不會糊弄。 莫逆始終認為,環境可以培養一個人,但改變一個人,卻不光是環境這一個因素。 世煬知道他讓莫逆失望了,到后面求饒的話也不好意思說了。 莫逆領他進山門,也送他出山門,不是因為他犯錯誤,是他心有紅塵,不適合修道,這樣不光誤了自己,也誤了別人。 就像他莫逆,道行再深,心出了元訣宮,就再回不來了。 送世煬離開時,莫逆又囑咐了兩句:“與人為善是自然?!?/br> 他本來有很多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