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舞月揚】大結局
書迷正在閱讀:【碎】高H版小說、【背德的絲襪】(全)、都市綠帽英雄傳(第四部)、【醫者yin心】、【一家之主的悲催】、【一半鄉土,一半文青】、都市綠帽英雄傳(第七部)、美婷大戰僵尸、【rou絲的野望】、官場之風流人生
字數:52697 遼壽昌四年十月乙辛,西京道,朔州,雁門關外。 今天是十月的最后一天,寒冷的朔風掃過蒼茫的原野山巒,天地之間盡是沉 重的鉛灰色,遠方的太行山脈好像起伏的蒼龍,遍野茫??莶?,一幅了無生機的 景象。 若是放在以往,邊境關寨在這個時候都是非常緊張的時刻。宋遼之間雖然有 一紙盟約在,百年無大戰,但是其實邊境上的小規模沖突一直存在。契丹騎兵越 境跑來打水、砍柴、放牧毫無顧忌,還有化裝成盜賊打草谷更是家常便飯。到了 冬季,塞外游牧民族更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搶掠季節。當然宋朝的邊軍也不示弱, 在秋冬季除了要防秋以外,更要出關去燒荒,焚燒草原,冬天更是重點盯防的時 期。 像今天這個天氣,到了晚上肯定月黑風高,是要征募勇士出去放火的。但是 自從十余萬遼軍陳兵關外之后,整個河東便風聲鶴唳了,代州雁門一帶青壯男女 皆被強征入伍,日夜心驚膽戰的等著戰爭不知何時爆發。 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刺激契丹人比較好。況且此時從關城之上往外看 去,都能看到不遠處的曠野之上密密麻麻的遼軍騎兵正在浩浩蕩蕩的行進。 遼主耶律洪基此時端坐在一匹雄駿絕倫的白馬之上,立馬于一個小丘上,手 中拿著馬鞭,對著雁門關指指點點。而他的身側則是他的文武重臣和數千御帳精 騎拱衛著他,耶律洪基的表情十分的不屑,好像在蔑視對面的南朝。而他身旁的 重臣們則大都一臉憂慮,不住的勸諫皇帝不要跑到這幺危險敏感的地方來。 「雁門之險,果然名不虛傳?!挂珊榛粗线叺男劬P山險隘,很是贊 嘆。絲毫不在意自己孟浪的舉動會對兩國外交帶來何等影響。遼主親率大軍陳兵 關下,這在宋朝看來,只有輕蔑的挑釁一種解釋。 「漆水郡王,若是你用兵,如何克此雄關?」耶律洪基似乎心情很好,扭頭 看看身側的行宮都部署耶律罕特剌。這位執掌御帳宿衛軍權的重臣,征剿上京道 阻卜叛賊,可謂百戰百勝,其名聲已經差不多快要成為大遼名將了,契丹民 族多久沒出過這樣的豪杰了。 隨駕的雖然也多有王爺,但多是契丹宗室親貴,封王靠的是祖宗蔭澤。陳王 蕭燕六乃是西京留守,雁門關外乃是他的防區,顯然更有資格回答此問。但是像 耶律罕特剌這樣實打實靠戰功升上來的軍功王爺,含金量顯然更高。 考較考較他,也是一種樂趣。 耶律罕特剌眉頭微皺,對這種無意義的問題,他實在不想回答,也不知該如 何回答。但是皇帝開了金口,他也只有先敷衍一番。 「啟奏陛下,臣以為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隨機應變。若不知南朝守將 為何人,兵馬錢糧之數,我軍之詳情,臣實難言勝負?!挂珊碧刎萸擅畹拇蛄?/br> 個馬虎眼,一方面表明自己不是紙上談兵之輩,另一方面隱諱的表示這個話題沒 有任何實際意義,討論起來只是浪費時間。 「就以朕隨駕來的這一萬精兵為例,若是由你統領,如何作戰?」耶律洪基 卻是不依不饒,好像非要刨根問底。 御帳親軍,乃是遼國最精銳的雄悍勁旅。耶律罕特剌對此卻是深知,此時他 不知道皇帝是在隨口一說或是另有深意,若是真的讓自己現在統領這一萬兵馬前 去攻打雁門關,這也不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畢竟現在的皇帝就是這幺荒唐的 一個人。 「啟奏陛下,我大遼鐵騎之長,在于馳騁騎射,沖陷野戰。南朝之長,在于 堅城硬寨,結陣自守。若是臣用兵,必設計誘其出戰,于野地斷其糧道,亂其陣 型,后從容擊之?!?/br> 「我大遼古語有云,結陣不戰。若是南朝兵馬結陣,離城不遠,如何圖之?」 「此非可圖也,必誘其遠離城寨方可擊之?!?/br> 「若其不出城,只是龜縮城內自守,如何圖之?」 耶律罕特剌很想告訴他的皇帝若是南朝攖城自守,當今天下沒有任何軍隊能 奈何得了他們,還是早點洗洗回去睡吧。他寧愿去面對草原上狂野剽悍的阻卜蠻 夷,也不想面對宋軍把守的堅城硬寨。自宋遼相爭以來,一直就是遼軍擅野戰, 宋軍擅守城。當年大遼南下,每次攻城必敗,一直打到檀州,卻沒能攻下宋軍把 守的任何一座城池。 那時大遼軍力鼎盛,都做不到的事情?,F在國力衰敗至此,又有什幺本事能 做得到? 只看對面雁門關隘雄峻,山勢奇險,綿延城墻數里,其上吊斗林立、城高池 深;所有的大小隘口都密布著碉堡寨樓、拒馬鹿角,其外又是一層又一層的壕溝 和羊馬墻,其內還不知有多少陷馬坑絆馬索,多少虎落翻板機關隱藏在地表之下。 城上各種床弩擂石都已經伸出女墻,黑壓壓的士卒虎視眈眈,顯然也是含有向這 邊示威的意思。 這樣的要塞……憑這一萬不擅攻城的御帳親軍,便是耶律休哥在世,也無能 為也。 不過不能這樣和皇帝說。 「啟奏陛下,南朝守城而戰乃是其看家本事。若圖之臣以為用間方為上策, 促其內部生變,城池唾手可得。然此非一朝一夕可以成事,非有長期經營才見效 果?!?/br> 「若是用間不成,如何圖之?」 「若如此,唯有死戰爾!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調派南京道之漢軍、渤海軍、 以及西京道之漢軍前來相助,此皆我大遼善步戰者。再選調精銳騎軍,間道插入 敵后,阻敵援軍抄其糧道,斷絕內外交通孤立其城。大軍圍之蟻附登城,此黨項 所以克永樂、金明也?!?/br> 話說到這個地步,耶律罕特剌也算是豁出去了。幾乎就是明白的告訴皇帝, 憑借手頭這點兵力想要攻克雁門根本就是白日做夢。西夏攻打區區一座永樂城, 就幾乎將全國的男子和壯年女子全部拉上前線,而且最后還是依靠圍困的方式最 終僥幸得勝。其間各路宋軍擁兵不救、最后那場泡塌了宋軍城墻的關鍵性的暴雨 也是西夏的獲勝的主要因素。而金明寨之設防遠不及永樂城,區區不到三千守軍, 西夏也動用了超過二十萬的兵力圍攻才獲勝。 雁門險固,天下雄關,大概比永樂城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河東宋軍向來以剽 悍頑強著稱,想要攻克眼前的雁門關,怎幺著也得動員個十幾萬兵馬,加上各種 大型攻城器械才有作戰的把握。 但是想想百多年前宋軍在雁門大破遼軍的戰例,便知此戰的兇險。若是宋軍 集結一只精銳馬軍從小路繞出來突然直擊遼軍之側后,會不會引起全軍潰亂?當 年楊業就是這樣勝利的。而遼軍幾乎不可能將宋軍所有可能的偷襲路線都看住, 這就是雁門易守難攻之處,出入的小路太多太偏僻分散,而這些小路的隘口都掌 握在宋軍手中。 宋軍雖然號稱一向缺戰馬,但是并不是國內沒有馬軍。各路藩騎藩軍便多是 馬軍,以河東為例,著名的折家藩騎便多達數千。再加上各路禁軍的駐泊馬軍, 努力湊出來萬余騎精兵是可以做到的。 而這萬余馬軍對于遼軍來說便是巨大的牽制。若要看住這萬余馬軍,遼軍在 每個宋軍可能出現的隘口外,至少也要部署三千騎軍才可保證安全,少于這個數 字便可能為宋軍所乘。但是這樣的隘口,不下四五十個,遼軍不可能將如此龐大 的兵力用于這種任務上,事實上也不可能看得過來,也就是說總會有漏洞出現。 這種情況就像當年西夏占據橫山,威脅整個隴右的情況。也有點類似遼軍威 脅河北路的情況,因為不知道敵人何時會出現在何處,宋軍被迫囤積重兵處處設 防?,F在陜西的情況還好些,宋軍蠶食橫山,步步推進,橫山之險已為宋夏共有。 但是河北路卻依舊是堆滿了重兵,防備遼軍隨時背盟南下。 若是真想開戰,與其打雁門,還不如攻打河北,畢竟那里才是適合遼軍鐵騎 縱橫馳騁的平野戰場。 而此時在這里,說不定就有數千馬軍隨時突然從側翼殺到。隨駕的萬余精騎 布陣,也是防備側翼可能突然出現的敵情。畢竟誰都不認為自家如此跑到南朝家 門口耀武揚威,南朝會忍氣吞聲的一點反應都沒有。 想到這里,耶律罕特剌突然想到此時,是否有一只南朝精銳馬軍正在雁門關 城門之后集結,虎視眈眈的準備正面出擊? 并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而這個方向恰恰卻是防備力量最薄弱的方向。 大遼君臣一向輕視宋軍不敢野戰,這恰恰是個心理上的盲區,大概現場眾人 誰也沒做好宋軍突然出關正面挑戰的準備。就在這最不可能的時刻和最不可能的 方向,恰恰宋軍突然出關,數千精騎突然向他們所在的這個小丘沖殺而來,不知 在場兵馬有多少把握能擋住宋軍不犯駕。 以他這樣身經百戰的宿將眼光來看,危險迫在眉睫。 一旦宋軍真的殺出,必然是全力以赴不計傷亡的直撲耶律洪基御駕之處,只 要能殺了耶律洪基,即使全部兵馬死光、即使河東的全部馬軍全都死在這,也是 蓋世大捷。而這些御帳軍能不能把耶律洪基保護的風雨不透,實在難說。畢竟御 帳親軍雖然沒有丟掉武力至上的傳統,但也是很多年沒打過仗了,而河東和陜西 的宋軍因為與西夏近百年的戰火錘煉,幾乎都是百戰之余的精銳。 若真是那樣,很可能用不著那種大逆不道的…… 但是令他失望,也是意料之中的是,宋軍終究還是沒有出戰。而耶律洪基在 他的「苦諫」之下,終于還是哈哈大笑著說:「漆水郡王不必如此,朕豈不知此 事無能為也,特戲之爾。傳旨,漆水郡王為國cao勞,忠勤用事,賞金百兩,銅百 斤,絹百匹,珍珠五斗,歌伎十名?!?/br> 「臣謝恩?!挂珊碧刎轁L鞍下馬,叩謝于地,心中卻是嘆了一聲。 今晚,便要…… 他偷眼去看陳王蕭燕六,蕭燕六雖然也有隨駕,但是兩人一直沒機會交流。 直到現在才抓住一點機會,偷眼看去,卻見蕭燕六面沉似水,向他示意的眼神讓 耶律罕特剌的呼吸都差點停滯了,怎幺回事?難道事情出了紕漏不成? 蕭燕六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耶律罕特剌從那略帶慌亂的眼神之中已經明白了 他的意思:事情有變! 「傳旨,今日已看的夠了,南朝鼠輩不敢出城,咱們便收兵回營吧?!挂?/br> 洪基志得意滿,對自己強大實力恐嚇的效果十分滿意,可惜南朝此時國內沒什幺 天災人禍之類的,西邊也是連連得勝,士氣正盛。否則又可敲詐勒索一番,讓趙 煦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小子知道知道大遼的可怕之處,當年自己連他老子都 不放在眼內,到了兒子這一代自然不在話下。 軍陣之中傳出震撼低沉的號角,黑壓壓的騎兵們簇擁著黃羅傘蓋的御駕,逐 漸遠離雁門關守軍的視線。 遼軍御營并未駐扎在朔州城內,當今遼主對于田獵的喜愛堪稱是史上罕見, 御帳便扎在桑干河之濱的狼牙村內,便于隨時出去打獵游玩。桑干河在大同府境 內分岔,流入應州境內的支流叫做渾源川,朔州境內的河段當地土人也叫做灰河, 此河水量充沛,即使冬天也不結冰,正好供大軍取水之用。 御駕回營,留守的文武大臣在皇太孫燕王耶律延喜率領下齊來迎駕。耶律洪 基自覺的今天在南朝面前耀武揚威,南朝膽小如鼠不敢應對,心情甚好,哈哈大 笑讓眾卿平身,接著就吩咐大擺宴席,歌舞伺候,與眾卿同樂。 契丹皇帝御帳巨大無比,高達丈余,方圓占地達到數丈,好像一座小山聳立。 周圍一圈用鐵槍插地,上有氈傘,侍衛們便在傘蓋下站崗,再外面全都是侍衛的 營帳。契丹的御帳軍雖然親貴,但是只有其中最勇猛忠誠的猛將能有資格宿衛天 子。此時眾臣魚貫而入,各自解下兵器交給守在帳門口的侍衛太保,蕭燕六故意 拉在后面,低聲和耶律翰特拉說了句什幺,兩人最后進了金帳。 很快,金帳中熱鬧起來,樂聲繞梁,十六名絕代佳人翩翩起舞,舞姿風流挑 逗,如粉蝶穿花,曼妙妖嬈。在場眾臣皆是遼國當權的顯貴人物,無不見多識廣, 府中也多蓄養有歌伎,但是這些御用歌伎無論相貌舞姿,都是眾人從未見過的。 金石絲竹、羅綺珠翠之中,眾人大多如癡如醉。 耶律洪基更是歡喜,連連賜酒,又命眾臣賦詩作詞,凡是行不上酒令的,都 要受罰。眾人多拍皇帝馬屁,個個抖擻精神,出口成章。遼主心情舒暢隨口賞賜, 無數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翡翠珍玩便這樣隨意的賞了出去??吹脗€別真心憂國的 大臣們心中十分無奈。 如今十余萬大軍在外,又不作戰,只是終日在曠野之中游蕩,每日空耗錢糧 都是天文數字。再加上這樣奢華浪費,國庫本就空虛,這樣浪費下去禁得住幾下 折騰?跑去雁門關外耀武揚威一番又如何?便是再耀武揚威,于他南朝又有何損 失?不曾削弱南朝一兵一卒,又沒能從南朝手中拿走一寸土地一文銅錢,實是自 己消耗自己?;实鄄坏珜Υ艘暥灰?,反而覺得好像打了個大勝仗一樣,這樣下 去,怎幺得了。 但是這樣想法只能在心中,誰敢說出來? 喝了一陣兒之后,歌舞也散去,耶律洪基心情舒暢便又要玩他喜歡的雙陸游 戲,耶律翰特剌卻是和蕭燕六交換個眼色之后起身告退。 「啟奏陛下,臣執掌宿衛,恐飲酒誤事,當回營處分巡營軍務,請陛下準奏?!?/br> 蕭燕六和蕭阿魯代也站起來言回營處理軍務,一起請辭。 耶律洪基正喝的高興,卻見這三人想要退席,便覺得有些掃興。但是他也知 道耶律翰特剌治軍素來以軍紀嚴明著稱,最講究主帥以身作則為諸軍表率。凡是 軍中規矩便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改動,不管大小將帥無一例外,他自己是斷不會違 反自己設置的軍規的。他要走,定是到了主帥該在營中露面的時候了,自己也不 好強留。 而蕭燕六則是西京留守,自己是在他的防區逗留,他細心于防務也是可以理 解的。蕭阿魯代則是統兵老臣,和耶律翰特剌一起征剿上京道叛賊。此人平時最 喜歡小題大做的給自己進諫,仿佛自己每做一事他若不進諫就好像沒有盡到臣子 的義務一般,他若走了也好,省的掃興。 于是耶律洪基便順水推舟準奏三人離席,又褒獎三人忠勤,各賜狐裘一領, 剛才的絕色美女又各賜一名,引得眾人羨慕不已。 三人退出金帳,蕭阿魯代自回營。但是蕭燕六和耶律翰特剌卻是兜了個圈, 兩人相會于蕭燕六的大帳之內。待屏退了左右,耶律翰特剌便急不可耐的問道: 「王爺,事情莫非有變?!」這位遼國的常勝將軍即便在刀山火海的沙場之上面 對千軍萬馬都不會皺下眉頭,此時卻是驚惶莫名,臉上的汗都出來了。 蕭燕六知道此時是不能再瞞了,否則這人恐怕出了營帳立刻就會去向皇帝告 密。低聲說道:「不瞞郡王,事情確實有變,但是還有的補救?!?/br> 「究竟何事?」耶律翰特剌的臉色頓時白了。 「吾等皆中了西夏梁氏的jian計了!」 「此話怎講?」 「這一切都是梁氏的計謀,我等皆被其玩弄于鼓掌之上。她想挑起宋遼戰火, 他西夏好從中得利?!?/br> 「這幺說,今晚來的……」 「今晚確實會有襲擊發生,但是襲擊的目標卻不是御帳?!故捬嗔f著拍拍 手,兩名心腹親兵帶著韓月自帳外的黑暗中幽靈般的出現。 「小人韓月,參見二位王爺?!埂?/br> 不久,耶律翰特剌鞭策馬離開了陳王的大營,打馬如飛往自家大營奔去。 借刀殺人移花接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好一條毒計!梁氏毒婦,我耶律翰 特剌不抱此仇,枉為大丈夫! 金帳之內,耶律洪基喝的滿面紅光,與一干臣子玩的十分高興,贏了的都是 賞賜珠玉珍奇,輸了的都要打屁股?;侍珜O耶律延喜不勝酒力,早就被灌倒了。 耶律洪基笑著命侍衛將皇太孫送回,直到夜色深沉,這才讓眾臣散去。 耶律洪基伸個懶腰,覺得今天十分滿意。宮娥進來想要侍候他寬衣,但是卻 被他屏退。若在以往他是要睡覺的,但是此時他只覺得酒意很足,反而睡不著。 在這隆冬季節只覺得滿身發熱,大帳內本就溫暖,他卻坐不住,直接出了金帳之 外。 帳外冷風一刮,反倒覺得說不出的舒服。金帳外的侍衛們登時跪了一地,連 帶外圍的御帳親軍們也跪了黑壓壓一片。 「都平身吧?!挂珊榛鶖[擺手,突然覺得自己若是效仿一下古人,來個天 子親自巡營,是不是很有趣。想當年自己也是馬上豪杰,平定過耶律重元的叛亂。 但是到現在,多年沒有親自統兵征戰了。 「傳旨,爾等隨朕巡營,不必帶御駕儀仗?!?/br> 「遵旨?!故绦l們毫不含糊,立時起身各自牽過戰馬。耶律洪基想了想,說 道:「先到皇太孫營中巡視一番?!挂裳酉伯吘鼓贻p,沒什幺酒量,喝了那幺 多身體肯定不適。自己的皇位便指望這一根獨苗香火傳延下去,還是先去看看的 好。 遼主巡營,本來必然有一番排場。但是耶律洪基下令不許聲張,只帶數百最 親信的侍衛隨身護駕,凡所過之哨卡各攔子馬、軍將、各部貴人不得離崗迎駕, 只需各安其位便是,擅自泄漏皇帝行蹤路線者族滅。遼軍營伍之中,不論契丹還 是部族屬國或是漢軍,同隊之人基本都是同鄉同族,一人犯法形同連坐,此令一 下,遼主行蹤頓時便無人敢于亂傳。所以耶律洪基一行直到皇太孫營前之時,營 內東宮諸官才知道御駕親臨,慌慌張張的跑出來叩拜迎駕。 耶律洪基對自己這一趟微服巡營并不如何滿意,自認為看到了不少情弊。以 他觀察,御帳親軍的軍紀還算不錯,但是各部也是有高低分別的。至于宮分軍則 有些紀律頗嚴,營伍嚴整,夜間巡哨并未懈怠。但是有些則松懈不堪,甚至連攔 子馬都沒有放出,守夜的兵卒還在睡大覺。契丹兵馬尚且如此,至于京州兵、部 族兵則更加不如,不但營伍不整,紀律更是松懈,有的徹夜飲酒作樂,有的在賭 博,更有不知從哪里找來的妓女出入營中如同出入菜市場一般隨意。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皇太孫的東宮大營還算不錯,自己一行人離老遠就被攔子 馬發覺了,顯然警惕性并未松懈??磥聿煌髯约嘿M心培養,總算沒叫自己失望。 「眾卿平身,皇太孫何不見駕?」 耶律洪基此問并非存心找茬,其實只是個場面話。他料定耶律延喜此時醉酒 難起,只待眾官解釋一下,便順勢賜解酒湯藥,然后入帳好生撫慰皇太孫一番。 但是卻見眾官一個個只是叩頭,卻無人敢接話。 這班人平時機靈,怎的到了這時便如此呆頭呆腦? 耶律洪基心中暗笑,卻見這班官員緊張的面無人色,似乎真是被自己的「王 霸之氣」給震住了,他此時酒勁醒了些,夜風刮的身上有些冷了。也不想再捉弄 這班人,便又問道:「皇太孫可是酒未醒?」 這一問,這班官員有人忍不住喊了一聲:「皇上恕罪!」這一喊,頓時這班 人爭先恐后的喊起來,一片恕罪之聲讓耶律洪基摸不著頭腦。但是他本能的感到 事情有些不妙,立刻下令戒備,身邊侍衛立時將他圍住,同時左右散開將這群官 員包圍個里三層外三層,一個個張弓搭箭,只待一聲令下便要動手。他的侍衛太 保蕭藏奴拔出腰刀,厲聲高喝:「有敢妄動者皆斬!東宮兵吏放下兵器!不從者 就地格殺!皇太孫!皇太孫出來見駕!皇太孫呢???」 耶律洪基此時也是怒目圓睜:「爾等這是怎幺回事???皇太孫呢?皇太孫可 在帳中???皇太孫在不在帳中?」他直覺是皇太孫可能出了什幺問題。 此時大營所有的兵將全都老老實實放下兵器跪在地上一動不敢動,那些官員 嚇的體如篩糠,哆哆嗦嗦只顧喊皇上饒命。耶律洪基對蕭藏奴喝道:「進去看看 怎幺回事?!故挷嘏f道遵旨,一縱身便從馬上飄身而下,身著鐵甲虎背熊腰的 壯漢竟然給人輕如鴻毛的感覺。卻見他疾步如風,一晃身便閃進了大帳之內,很 快便又出來。 「啟奏圣上,帳內無人?!?/br> 「無人?皇太孫哪里去了?」耶律洪基頓時大吃一驚,看這些官員的樣子, 難道是耶律延喜出了什幺事兒了?但是若是皇太孫出了什幺意外,豈會有人不稟 奏自己?沒出事,那人哪去了?耶律延喜喝酒喝的都吐了,不可能再有力氣出去 行走。便是真出去散散步,也不可能走遠,自己既然到了,必定有人會去通知他, 而且這些官員也沒必要吞吞吐吐的。 耶律洪基越發狐疑,喝道:「皇太孫哪里去了?」 這些東宮的官員膽子再大也不敢當面欺君,在皇帝的盛怒之下幾乎要給嚇暈 過去,總算有個官還算膽大,等他戰戰兢兢地說完耶律延喜的去向,耶律洪基頓 時大怒。 去找耶律南仙了? 喝成那樣兒還能跑那幺遠? 不可能!除非……這小子是在裝醉! 這是當面欺君!這小子,什幺時候竟養出了欺君的膽子? 若非自己今夜突然性起親自巡營,只怕根本不會發覺這小子還有這樣的一面。 這是那個在自己面前恭順聽話的小子嗎?耶律洪基本就是多疑之君,否則當年也 不會聽信讒言殺了自己的老婆和兒子?,F在發覺耶律延喜暗地里竟然還有自己所 不知道的一張面孔,頓時心中陣陣狐疑。 而且這小子竟然是去找耶律南仙?他有沒有把國家大事放在眼中?!玩女人 不是問題,問題是耶律南仙是自己親自選定的和親西夏的宗室女子,這小子竟然 搞上了她?這不是存心壞國家大事嗎?他有沒有把自己的旨意放在眼內?! 其實他早就聽說過一些這樣的風聲,說是皇太孫和耶律南仙有些不清不楚的 關系,因為查無實據,所以他暗中命令蕭燕六提醒一下皇太孫不要弄得太過分, 前面的事既往不咎,后不許再有來往。沒想到,這小子竟然陽奉陰違? 耶律洪基越想越怒,真的感覺自己對這小子的培養呵護算是白費心血了。今 天他敢對自己陽奉陰違,明天呢……他還會把自己的這個爺爺放在眼內嗎? 「好大的膽子!蕭藏奴你去傳旨,讓皇太孫速來見駕!呃……等等!」 耶律洪基盛怒之下話已出口,但是突然心中一動難得的又冷靜下來。 此事若是鬧的盡人皆知,恐怕就不好收場了。耶律延禧畢竟是自己皇位的唯 一合法繼承人,到時候自己還能如何?難道廢了他? 還有自己畢竟沒有親眼所見,只是偏聽一面之詞,會不會是有人設計陷害皇 太孫?自己一怒之下若是做出了什幺不可挽回之事,到時候……耶律洪基想起了 自己的兒子昭懷太子和自己曾經的皇后蕭觀音,當初自己就是偏聽了耶律乙遜這 個jian賊的讒言陷害,畢竟沒有親眼見到皇后的jian情,卻一怒之下鑄下大錯。 當年耶律乙遜曾經還想謀害皇太孫,現在這情況,不是和當初非常相似嗎? 莫非有人想謀害耶律延禧?但是這群東宮的僚屬官員,眾口一詞,難道他們 都要舍命來陷害皇太孫?要知道皇太孫失德,這些人可都是要負上沒有好好規勸 教導的責任的。大遼不是南朝,沒有不殺士大夫的規定。 思來想去,耶律洪基很快有了決斷。連百姓村夫都知道捉賊拿贓、捉jian拿雙 的道理,這件事他不會再聽信別人的言語,就由自己的雙眼親自來判斷吧。 他對蕭藏奴做了個眼色,蕭藏奴會意,立時一揮手,四周的侍衛如狼似虎的 沖了上來,將在場的東宮僚屬兵吏全都綁了押了下去,不管如何這些人的命運已 經注定。此事屬實那就是欺君之罪,而且將皇太孫導向邪路的黑鍋也將由他們來 背,下場就是死路一條。若不屬實,誣陷未來遼主,離間皇帝和皇太孫這等大罪 足以將他們夷族。 「爾等隨朕去,朕要親自去看看實情為何,膽敢走漏消息者立斬!」耶律洪 基決定親自去耶律南仙處看看。 「皇上,是否要召阿思翰魯朵皮室護駕?」蕭藏奴眼見今晚事情發展已經超 乎預料,本能的覺得只有這數百侍衛實在太不保險,萬一事情有變,御帳侍衛雖 然皆是驍悍絕倫之輩,但是在這十萬大軍之中,不值一提。便是加上遼主直屬的 御帳親軍阿思翰魯朵,人數上面在這大軍之中也屬于少數。 而號稱契丹精銳的宮衛騎軍幾十年前便已日漸式微,號稱十宮一府十萬精騎 只不過是撐場面的話,否則也不會讓阻卜叛軍逍遙這幺久。況且宮衛騎軍畢竟不 是耶律洪基嫡系親信,他們其實是從前歷代遼國皇帝的御帳軍,雖然對朝廷命令 依舊服從,但是與現任遼主耶律洪基并無多大瓜葛。 遼國軍制,歷代遼主從開國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便有自己的親信衛隊,稱 為「算翰魯朵」,契丹語中「算」便是心腹的意思?;实垴{崩之后,朝廷便會營 造宮室安置他的嬪妃,而他生前遺留下來翰魯朵御帳軍們便會轉為宮衛軍,替皇 帝守陵和監護宮室遺屬。而新皇帝則會另組建自己的翰魯朵親軍,兵員或者來自 州縣地方或者豪強大部的勇士,也有的來自前任皇帝的翰魯朵,自此成為制度。 大遼到了耶律洪基這一代,歷代前任統治者留下了共有十宮一府,分別為: 太祖的「算翰魯朵」是為宏義宮,太宗的「國阿輦翰魯朵」是為永興宮,世宗的 「耶魯完翰魯朵」是為積慶宮,應天皇太后的「浦素碗翰魯朵」是為長寧宮,穆 宗的「奪里本翰魯朵」是為延昌宮,景宗的「監母翰魯朵」是為章憨宮,承天皇 太后的「狐穩翰魯朵」是為崇德宮,圣宗的「女古翰魯朵」是為興圣宮,興宗的 「窩噠碗翰魯朵」是為延慶宮,孝文皇太弟的「赤是得本翰魯朵」是為敦睦宮, 晉王耶律隆運(韓德讓)的文忠王府。 這些宮衛分布在遼國各地,等于是還負擔有分鎮各地要津的職責。 這歷代留下的宮衛軍,本是契丹族戰斗力的精華所在,但是隨著時代變遷, 很多宮戶的后代雖然還是在宮衛軍籍之中吃兵糧,但是早已不復他們的祖輩當年 之勇,打仗多靠著家丁沖鋒陷陣的大有人在。到了耶律洪基當政之時,其治國昏 庸無道,國力日下,宮衛也加速腐化,雖然還不至于完全腐化,但是各宮有戰斗 力的部隊在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 而現在的西京道內便分布有宏義宮、永興宮、崇德宮、文忠王府。宮衛騎軍 總數高達三萬一千騎,如今全部隨駕,但是實際數量大概有二萬八九千騎。而其 中堪稱能戰者唯有崇德宮和文忠王府的騎軍近兩萬,宏義宮和永興宮的戰斗力遠 不及此二者。 十余萬大軍之中,御帳軍和宮衛軍的總數可能還不到四萬,剩余的全都是各 部大首領、隨駕的朝廷重臣、皇族的私兵和漢軍以及所謂的五京鄉兵、部族軍。 這些人的可靠程度,可能還不如宮衛軍。 一旦情況有變,實在是難稱安心。 「哼哼,這周圍都是我大遼的軍隊,你還怕有人敢造反不成?朕倒要看看, 誰有這等潑天的膽子?」耶律洪基冷眼藐視著他的侍衛太保,言語間所自然流露 出來的豪氣令人懾服。對于此事他實在不想大肆宣揚,此行牽涉到皇家陰私,他 不想多帶龐雜人等。 「不必多言,爾等只管隨駕便是!」 「遵旨?!故挷嘏灰珊榛臍鈩菡饝氐牟桓姨ь^,眼看耶律洪基撥馬前 行,便趕緊打了個呼哨,侍衛們急忙圍攏過來,簇擁著耶律洪基急急沿著河邊向 西而去…… *** ?。 。 。?/br> 灰河邊某處小谷內,耶律合安見到了燕之古和宋江。 除了極少數的心腹將領之外,他手下的絕大部分兵馬都不必知道此行的真正 目的為何。只是服從主將的命令跟隨來此而已。當然他們都是西京道的兵馬,耶 律合安聲稱此乃西京留守司的軍令,調他們前來宿衛天子,也無人懷疑有它。 真正明白此行目的的,就只有耶律合安、耶律達、燕之古三人而已。而他的 百余親兵,都是久隨他的心腹死黨,雖不知端倪,但是可以托付信任。 以耶律合安的地位,當然不可能知道遼主金帳的具體位置。但是燕之古乃是 陳王殿下的心腹,他親自傳來的消息是不容置疑的。未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他 的部下三千余騎都在十余里之外的另一處密林之中駐扎,以避免和「南朝賊兵」 提前碰面壞了大事。此行他只帶了十名心腹親兵隨燕之古前來,耶律達率領剩余 的親兵留守后方。 小谷內,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馬,或坐或站,但是卻無人喧嘩很安靜。偶爾 有戰馬不安的打響鼻或者嘶鳴,也立刻被主人安撫下去。這些扮成遼軍的南蠻子, 一個個的都很安詳從容,絲毫沒有面對死神的畏懼緊張。 能被挑選出來執行這種自殺任務,果然都不是等閑之輩。紅娘子能聚集如此 之多的精銳死士,看樣子比大遼的宮衛精兵還要精銳三分,不愧是號稱綠林女王 的巾幗英雄。 在宋江和燕之古的引薦下,耶律合安見到了紅娘子和何灌。 這兩人都是名噪宋遼邊境兩側的風云人物,何灌禽弓神射威震邊陲自不必說。 紅娘子更是綠林之中的神秘人物,外人根本不知她的真實面目。耶律合安在五寨 關之時只是居高臨下的看著宋人大隊,并沒看清楚二人的面目,此時兩個人主動 在他面前露面,他心中也不由得好奇起來,想看看這兩個膽大包天的狂人究竟是 何人物。 他雖然久在西京道,但是守的是遼夏邊境,后來因揭發陳王妃有功,踏上了 飛黃騰達之路,升遷到了西京大同府,后又調任倒塌嶺節度使司統兵,現在任東 勝州知軍州事兼西南招討司副都部署,在西京道也真正成為了重權在握的一方諸 侯。但是他從沒到過宋夏邊境,也從沒見過這兩個宋朝名人。 見了何灌,他的心中首先覺得這人看起來比想象中年輕,但是十分英俊。氣 質桀驁眼神狠定,整個人似乎像一把出鞘的刀子一樣充滿了剛厲銳氣,一看就知 道是個三刀六洞不眨眼的狠角色。而那紅娘子身著鎧甲,骨子里卻有種撩人媚意, 但是眼神也不善,整個人總覺得邪氣妖媚。 這女人便是紅娘子?如此遮擋不住的妖媚風情,看來能支這幺大的攤子,一 定是善用了女人天生的武器。 而他們的部下們,讓耶律合安有些疑惑,這些人雖然都作遼軍打扮,但是有 些人看起來有點像是西夏人,有點像是羌人的感覺。他曾經長時間鎮守過遼夏邊 境,對于西夏境內的黨項羌、沙漠中的馬賊部落很熟悉。這些人給人的感覺像是 西夏人,甚至是上京道的那些蠻夷部落的兵卒。但是那些蠻夷絕不可能有如此好 的紀律。 明白了,這些南蠻子也算機關算盡。他們不只是一層假扮身份,實際上準備 了兩層三層的假身份。河東地處三國交界之處,他們肯定從遼國和西夏都吸納的 有人,現在用上了。他們雖然假扮遼軍,但是一旦交戰肯定會被揭穿,他們已經 做好了被揭穿的準備。 西夏軍、或者上京道阻卜叛軍假扮遼軍襲擊御帳,無論成功失敗,這帳都算 不到南朝的頭上。嗯,還真是煞費苦心呢。 耶律合安心中好笑,這等小聰明有何用處。他掃了一眼堆放在一處土崖之下 的那些黑黝黝的大火炮,還有這些人手中所持的那些從未見過的弓弩。這就是天 下聞名的神勁弓和虎崩炮吧,你們若是在戰斗中使用此物,哪還能瞞得了你們宋 人的身份? 不過自己沒必要替這些南蠻子cao心,他們本來就是一群替罪羊而已。一群注 定要死的人的命運,不值得掛心。 想到此處,耶律合安還是調整心態,沖著何灌和紅娘子一抱拳說道:「二位 請了,今番合作,是為了我宋遼百姓長久太平著想。某非不知倫常之輩,然此人 若是繼續在位,不論大遼還是大宋,都休想有好日子過。故……」他自己說著都 覺得別扭,好在那何灌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 「我等前來,只是為了殺耶律洪基來的,別的廢話不必多說?!?/br> 耶律合安見對方如此無禮,心中憤怒。但是轉念一想,這些人已經有了必死 的覺悟,自然不會在意旁人感受。于是忍下怒氣,只是點點頭說道:「既如此便 是最好,某靜候佳音,只待諸君得手,某必不負約,如違此誓,死無葬身之地!」 燕之古也說道:「某等自是為了大義,爾等南朝莫要以為只有你們才知道義 之所在,須知我大遼契丹之中,亦有愿為天下蒼生赴湯蹈火之輩!」 宋江在一旁打圓場地說道:「各位都是英雄好漢,莫要起了嫌隙,都是為了 大事而來,不須如此。誰知明天還能不能活著相見,能死在一處也是個緣分?!?/br> 那何灌冷著臉毫不領情,干脆到一旁收拾馬甲去了。耶律合安見對方如此態 度,也是心中惱怒。畢竟兩國敵對了這幺多年,三言兩語就想化解仇恨實在是不 可能。燕之古對他施了個眼色,他自認為這幫南蠻子已經死到臨頭,也沒必要和 一群快死的人生氣。冷笑著說道:「某靜候佳音,告辭!」說著撥馬領著那十余 名親兵便回去了。 待這一行人消失在夜色之中,何灌和紅娘子才從人群之中閃出,看著耶律合 安遠去的方向冷冷得說道:「那便是替死鬼了?」 「正是,此人正是最完美的替死鬼?!?/br> 何灌轉身看了看另外那個「何灌」和「紅娘子」,那「何灌」的脖子上還有 刀痕傷疤,皺眉問道:「你是漢人,如何為西夏效力?」 「我只效忠我的理想,莫忘了現在我是在救你東朝?!?/br> 「你的人能保證不露出馬腳嗎?」 「他們都是仁多氏的族兵,而且他們并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只知道服從我的 命令,便是落了活口也是說不清楚的。倒是你呢?你能保證你的人都能信任嗎?」 「你以為幾十年培養出來的死士是烏合之眾嗎?他們從此刻起,都會以西夏 人自居,他們所有的人都會說羌話,到死也不會改口的。只要我的命令不停,他 們全都會力戰至死?!?/br> 「我倒沒想到你竟真的能放棄原先的計劃,我實在是低估了你?!?/br> 「若我不放棄呢?」 「只好殺了你?!?/br> 「你做得到?」 「做不到也要試試?!?/br> 「你我都是同一類人,膽大包天的亡命之徒,為了理想信念可以不顧性命。 臥薪嘗膽數十年,只為今日,卻發覺給人利用了,你卻以為我會氣昏了頭不顧一 切的蠻干嗎?我能忍這幺多年,自然還能忍下去,等到下一個機會到來。你,確 實是低估了我?!?/br> 「和你這樣的人說話就是痛快,那我也不再廢話了,我不會為了你的大宋效 忠死節,一旦情況不妙我會立刻逃命,不管成功與否,我都會回西夏去?!?/br> 「就知道你是這樣的人,不過你壞了梁太后和仁多的大計,他們焉會容你?」 「仁多馬上要和梁氏決裂了,梁氏正需要人扶持,我去幫她正是雪中送炭, 她又怎會不容我?再說有誰知道我曾在此出現過?我現在的名字叫做何灌?!?/br> 「你算的倒精?!?/br> 「你是不能露面的,你久在邊境,威名素著,遼軍之中恐怕多有認識你的人。 一旦你被人認出來,只怕前功盡棄。紅娘子也不能露面,這既然是一場假打,你 們這些真正的主角就沒必要出來送死。再說某畢竟曾是折太尉舊部,不能眼看著 他的女兒去死?!?/br> 「你若至宋,憑你的才能,何愁不能一展抱負?」 「我雖是漢人,畢竟乃是夏臣。背主求榮,你還會看得起我嗎?」 「良禽擇木而棲?!?/br> 「哼哼,只看現在大宋,黨爭不斷,那些相公們只顧互相傾軋,追名逐利, 誰管邊庭百姓疾苦?那些士大夫,口口聲聲說著百姓疾苦,貧者無立錐之地。但 是誰家不是兼并土地,家財巨萬。國家有難,邊地軍民將士血戰,哪個不是于國 有汗馬功勞。但是在那些士大夫眼中,這些純樸將士百姓卻如鷹犬豬狗一般任其 輕賤欺辱。要我去給那些文人們當奴才,這樣的朝廷你以為我愿意去效勞嗎?」 「西夏那邊一樣會因為你是漢人而猜忌排擠你,你可忍受那些委屈,卻不能 忍受父母之邦的委屈?」 「誰說我要忍受?天下之大,萬國并立,能去闖蕩之處多亦。我父親雖是西 夏之臣,我不過繼承我父親之遺志罷了。有朝一日我在西夏該辦的事情辦完之后, 若覺再無可留戀之處,便是夏主求我留在西夏我還不一定稀罕呢?!?/br> 「哼哼,狂生,你以為天下是好闖的嗎?」 「你以為遼主是好殺的嗎?」 「未曾想折太尉用了你這樣一個間諜,西夏真不知該說是福是禍?!?/br> 「是福是禍,帶過了今晚再說吧?!埂?/br> *** ?。 。 。?/br> 夜色深沉,灰河邊的耶律南仙所住帳幕外,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