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幻人生前傳(一)陶金的故事】(1)定居陶村
95年深秋的一個上午,3歲的陶金與歲的陶玉兄妹倆跟隨母親 背井離鄉,踏上了遷徙之路。 陶金的家鄉在北方某城市。兩個多月前,陶金的父親死于戰亂。在這個兵荒 馬亂的年代,處于社會底層的窮苦民眾,吃不飽、穿不暖,更嚴重的是他們的人 身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陶父多年來一直靠拉人力車養家糊口,他死后,家里就 像塌了天。陶母變賣了所有家產苦苦度日,但依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迫不得已, 陶母帶著陶金兄妹向南方逃難了。 沿途乞討多日,他們來到了南林縣。目睹了縣城的亂局之后,陶母得出一個 結論:城市不論大小,都有安全隱患,相對來說還是鄉下好些,那里雖然生活可 能苦點,但只要勤勞,生存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于是,幾天后,陶母帶著陶金兄妹離開縣城,向西遷移。往西走了三十公里 的大路,到了一個分叉口。大路在此拐彎向南,通往西面的是羊腸山道。陶母想, 交通不便的地方安全系數肯定要高些,所以決定走小路,打算找到一個合適的落 腳點后定居下來。 真是禍不單行,月2日上午,當他們走到距離陶村大約兩三公里的地方 時,陶母不慎摔下小路右側的河灘。河灘離路面只有一米多,按理說是不至于丟 掉性命的,但陶母卻真的長眠于此了。 原來,這一路上雖然時不時地能乞討到一些食物,但陶母把絕大多數都給了 陶金兄妹,自己只吃一點點,并說她是大人,經得起餓??蓱z天下父母心!長時 間沒吃飽,甚至經常挨餓,陶母走路都沒有力氣,一塊不大的石頭就讓她栽了下 去。 見母親摔下河灘,陶金急忙跳了下去,然后把蹲在路邊伸出雙手的陶玉抱下 河灘。河灘無水,只有石頭,估計是從小路左側的高山上滾落下來的。陶母躺在 地上痛苦地呻吟著。陶金兄妹合力抬起母親的上身,讓她坐著。兩人驀然發現, 一塊石頭被鮮血染紅了,上面還有一團白白的東西,而這塊石頭正是母親剛才的 臨時枕頭! 再看母親腦后有一個大洞,紅白之物還在向外流淌,陶金明白了:母親是頭 朝下摔進溝里的,腦袋正好撞在了這塊該死的石頭上!陶金忍不住哭了,陶玉也 跟著大哭。 僅僅哭了一分鐘,陶金就想:要盡快給母親止血。很快,他脫下破舊的衣服, 將母親的頭包扎起來。 此時,處于彌留之際的陶母醒了過來。自知所剩時間不多的她示意他們不要 哭了,然后斷斷續續說了一番話。歸納起來有三點: 一、陶家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家族,不論男女,長大后下身都沒有陰毛,是地 地道道的青龍白虎。為了血統的純正,祖上規定,絕不允許族人與外人通婚。 (筆者在此有必要說明一下,陶強與陶龍并不知道祖宗的規定,他們都只與有血 緣關系的女人發生關系純屬巧合,正應了那句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二、她與陶金的父親是親姐弟,她7歲生的陶金,9歲時生下陶玉。 三、叮囑陶金陶玉兄妹,長大后兩人就結婚,生兒育女。并讓他們告誡子孫, 世世代代族內通婚,萬萬不可與外人成親。 聽母親這么說,陶金問道:「娘,多少歲才是長大了,可以結婚了呢?」 陶母每說一句話都要花很大的力氣,正在喘氣,還沒有回答陶金的問題時, 陶玉又問:「娘,什么是結婚,怎樣才算結婚了呢?」 良久,陶母才告訴他們:至少要等到陶玉滿3歲,那時她應該有了月事, 可以算是長大了。至于結婚,就是兩個人組成一個家,生活在一起。(筆者注: 那時的女孩普遍都是3、4歲才來月經,現在的女孩生活條件好,初潮的年 齡歲左右。) 陶玉還是沒有弄明白,又問:「娘,如果你不在了,只剩下我和哥哥兩個人 相依為命,生活在一起,那是不是算結婚了?」 盡管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但陶母還是非常耐心地解釋:「結婚,…是要cao屄 的?!銈儸F在還小,…一定要等到陶玉…滿3歲以后,…才能開始cao屄, …那時才算是結婚了。還有,…次cao屄,…玉兒下面會很疼,…還會流血, …隔兩天就沒事了?!?/br> 這時,陶金兄妹想起平時經常聽到的粗話「cao你娘屄」,雖然這是罵人的話, 但聽完娘的解釋后才知道,cao屄是很正常的事,結婚與cao屄是密不可分的。 奄奄一息的陶母覺得有必要向兄妹倆交待一下婚后的注意事項,所以用盡最 后的一點力氣說道:「金兒、玉兒,…你們結婚后,一定要記住,…在玉兒來月 事的那幾天、…懷上孩子以后、…生下小孩的頭幾個月,…都不能cao屄?!銈?/br> 要相親相愛,白頭偕老?!?/br> 說完,陶母頭一歪,尋找陶父去了。 陶金兄妹抱著母親,哭喊著,拼命搖晃她的身體,希望她能醒過來。但人死 哪能復生。直至陶母的身體僵硬、全身冰涼,他們才不得不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陶金認真看了下四周,準備找個合適的地方安葬母親。河灘的右邊是七八米 寬的小河,陶金后來知道它叫白水河。漲水季節這河灘肯定是要被淹的,顯然不 適合做墓地??礃幼又荒茉谛÷纷筮叺纳缴蠈K空地,將母親埋在那里了。 爬上小路后,陶金想了想,一路上左邊似乎都是陡峭的山崖,于是順著山路 向西找,終于選定了一個地方。距離出事地點不到一里,山路的拐彎處,有一塊 空地,比較適合做墓地。 返回出事地點,陶金與meimei費力地將母親的遺體弄上來,抬到了那塊空地上。 考慮到沒有挖掘工具,陶金決定讓meimei守著母親,他則去尋找鋤頭或鐵鍬之類的 農具。 陶金快速向西奔去,一口氣跑了三四里,視野突然開闊起來。原來左邊的山 脈在此拐彎,向南延伸數公里后又轉而向西,與西面的大山匯合,從而形成了一 個大約2多平方公里的小平原。小平原的西北角不規則地分布著數十棟房屋, 其它地方都是農田或菜地。 沒想到這么快就找到了一個村莊,陶金的心情異常激動。他發現不遠處的地 里有幾個村民在勞作,就飛快的跑了過去。 此時大概是下午3點左右。正在地里鋤草的村民發現一個男孩跑過來,起初 不以為意。但當他哭著跪在田埂上時,他們才意識到這個男孩肯定遇上了什么麻 煩,向他們求助來了,于是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來到了陶金的身邊。 很快,村民們就從陶金的口中知道了陶母慘死、等待安葬的事情。其中一個 三十來歲叫陶雄的村民說,絕對不能將陶母直接埋在地下。買不起棺材,那就用 木板做一口簡易的棺材,這事由他去辦。并讓其他人先跟陶金去墓地,挖好坑后 等他。 不到兩個小時,墳坑挖好了,陶雄用幾塊木板做成的棺材也抬來了。村民們 拉開一直在陶母尸體上哭泣的陶金兄妹,把陶母的遺體裝進了棺材。陶金兄妹又 趴在棺材上哭,聲音都啞了。在村民們極力勸說下,兄妹倆才呆立一旁,任由他 們將棺材放進坑中。幾個村民迅速填土、拍實,一個圓錐形的墳墓出現在人們面 前。陶金兄妹不由自主地撲了上去,沙啞的哭聲聽得眾人心里酸酸的。 陶村人是善良的,極富同情心,他們希望陶金兄妹能夠盡快安頓下來,好好 地活下去。 陶雄問道:「陶金,你對今后有什么打算?」 陶金邊哭邊說:「我們現在無依無靠,不知道到哪里去,不知道哪里才是我 們兄妹的家?!?/br> 陶雄說:「我們這個村子叫陶村,我叫陶雄。大家都姓陶,說不定五百年前 是一家哩。明天上午,我就去找族長,將你們的情況告訴他,希望族長能同意你 們兩個在我們陶村安家落戶。況且你娘的墳墓在這里,掃墓也方便?!?/br> 聽完后,陶金拉著陶玉,「撲通」一聲跪下,同時給眾村民磕頭,感謝村民 伸出援手,安葬母親,并真心實意地收留他們兄妹倆。 陶雄將金玉兄妹攙扶起來后,對他們說:「我看這樣吧,你們先在我家住下。 你們與我家仁兒和燕子差不多大,肯定玩得來?!?/br> 隨后,陶金、陶玉跟著陶雄來到了他家。 陶雄家有八口人:年過半百的父母、陶雄夫婦和四個小孩。老大是男孩,叫 陶仁,比陶金大一歲。老二是女孩,小名叫燕子,與陶玉同年。老三也是女孩, 叫玲子,歲。最小的是男孩,4歲,叫陶義。 晚飯是一大鍋紅薯稀飯。陶雄知道金玉兄妹這天滴米未進,就讓他們先吃。 實際上,陶金兄妹頭天也只吃了一點點。實在餓極了的他們,眾目睽睽之下,很 快就將陶雄一家人的晚餐吃掉了一半。 陶雄的婆姨見此情景,眼圈一紅,眼淚不禁流了下來:這對兄妹太可憐了! 然后起身走進廚房,又去煮紅薯稀飯了。 第二天,吃過早餐,陶雄就帶著陶金、陶玉出了門。找到昨天那幾個村民后, 就一起到了族長陶天佑家。陶雄先介紹了陶金兄妹的遭遇,族長深表同情,同意 讓陶金兄妹留在陶村。經過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一、以最快的速度在村子西邊的山腳下,給陶金兄妹做一棟簡易的房子,建 筑材料、家具、炊具等生活必需品由族長和眾村民無償提供。 二、族長租給陶金三畝水田,頭兩年不交租,9年開始交租。 三、白水河的北面,老虎山下,有一塊一畝多的荒地,給陶金做菜地。 四、陶母墳墓所在的竹林山上約2畝竹林租給陶金,頭五年免費使用。 92年月,再由族長和陶金簽訂正式契約。 爾后,陶金、陶玉兄妹分別給陶天佑和眾村民磕頭,口中不停地說「謝謝!」 此后幾天,通過與村民的交談及自己的觀察,陶金弄清楚了陶村的基本情況。 陶村四面環山,是南林縣西部的一個小村莊,向東可直達縣城,只是山路不 好走,這點陶金深有體會。西面,翻過兩個山頭是原始森林,據說沒有人進入過, 因為那里經常有猛獸出沒。 南面,翻過一座大山,是大王莊、小王莊、陳村。這三個村子的南邊,還有 上張村、下張村、李家莊、朱家洼等幾個村子。再向南就是鄰縣的地盤了。 村北就是白水河,一座由四根圓木拼成的木橋連接兩岸,河對岸是一大片大 小不等的菜地。菜地的北面是南林縣境內最長、也是最高的山脈—青山。翻過青 山,有梁家峪、劉家莊等六七個村莊。 陶村有山有水,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全村二十多戶人家,一百多人口。族長 陶天佑靠著祖宗的巧取豪奪,成為村里唯一的地主,村里所有的水田、山林都是 他家的私有財產。當然,這里風調雨順、土地肥沃,又遠離戰亂,因此陶天佑的 佃戶們基本上都能維持溫飽。 經過陶雄等村民十多天的緊張施工,95年月6日上午,陶金兄 妹的房子落成了。這是個土磚土瓦的建筑。大門朝南,進門是堂屋,左邊是廚房 和雜物間,右邊是兩間臥房。出后門是三間低矮的房子,右邊的是廁所,左邊兩 間可以作為豬舍。 陶天佑派家人送來了兩張床、一張方桌、四把椅子、一個大衣柜、一麻袋半 新的四季衣服、炊具及床上用品,外加一掛鞭炮。陶雄等二十多個村民送來了幾 把小凳子,一張小桌子,鋤頭、鐮刀等農具,大米、面粉等糧食。 點燃鞭炮之后,陶金、陶玉兄妹向眾鄉鄰磕了頭。然后走進新房,開始了全 新的生活。 此后,陶金拼命地勞作、陶玉勤儉持家,再加上好心鄉鄰的無私幫助,金玉 兄妹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但兩年多以后發生了一件事,村民們鄙視他們,疏遠 他們,金玉兄妹徹底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