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我和你一起
180我和你一起
針對德安的盡調報告出來了,單純從法律層面上,目前的德安抓不出任何問題,三好企業也不是他隨口說說的。 不過,那些藏在背地里的,沒放在臺面上的,一時半會的就講不清楚了。 德安下面有幾個子公司,分別負責著不同的業務。 余青對此稍有了解,報告中也對其子公司的業務情況和商業模式有所披露。但真對于德安主體的調查就已經足夠繁瑣和復雜,這些往來業務并不密切的子公司,調查相對來說不會過于詳盡,只需說明即可。 陳媛跟他所提的那些,如果屬實,德安也不會傻到直接把這業務放在其主體或者有從屬關系的企業上。況且,德安目前運行的協議控制架構,真出了事兒,想要把這源頭追述到母公司身上,怕是比登天還難。 何況,目前這案子發生在經濟和法律都比較落后的境外區域,人力財力相較于德安來說都十分匱乏,對他們來說,這場仗打的要比德安艱難多了。 這案子耗了他不少的心神,一方面是這案子本身的體量就大,另一方面,確實跟蕭凌有所關聯。 至衡的律師辦公室內,余青拿起來桌上放著的日歷。 境外的工作推進的還算ok,下一周,就到了他要出國入駐的日子。 針對于境外的涉事企業,至衡這邊也要對其進行詳盡的審查,雖然已經找了海外的合作律所,但他作為這案子的責任人,為以防萬一,還是想要親自過去看著。 他放下日歷,點了根煙。垂下來的目光落在了辦公室內的沙發上,也是一瞬,跟蕭凌在這兒荒唐的畫面就忽然的在他眼前浮現。 他深吸了口氣,想起前夜跟蕭凌的對話。 要讓他放棄如今的成就地位,換個環境甚至換個工作換個方式生活,他真做得到嗎? 他又一次的質問自己,希望能逼出自己給個答案。 這么久了,他早就習慣于這種停不下來的狀態。 每做完的一個項目,每做成的一次IPO,只要經過他的手的,他無一不記得。 對他來說,這其中的意義就并非是一個case這么簡單。 他起身,走到窗前,拉開了遮光的百葉板,凝視著窗外。 下午兩點,艷陽高照。 南城的天氣已經稱不上涼了。單說他們律所,已經有不少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向著行政抱怨著辦公區太熱,想申請開個制冷空調。 如果 如果要離開南城,比起他,蕭凌需要舍棄的只多不少。 人往往都是會突然迸出來個想法,荒誕又不切實際。 但似乎努努力,跳一跳,又能夠到。 可真的有魄力按照想法去實踐嘗試的,實踐了嘗試了之后,不會后悔的,又能有幾個呢? 余青拿出了手機,給蕭凌發了條信息過去:干什么呢? 跟以往不同,蕭凌回復的很快,轉眼,一張照片po了過來。 照片里是她新買的套茶具,說是哪個大家手工燒出來的。這幾天剛到,蕭凌對它的新鮮勁兒還沒過。左下角,還拍到了十三露著半截的尾巴,微微蜷著的,看起來就在她身邊陪著。 余青:小心被十三給打翻了。 蕭凌:沒事,我買了兩套。 一副老娘有錢任性的架勢。 余青笑了笑,他想到下周計劃,他又斂下笑容,有些猶豫。這事說事私事也是私事,說是公事也是公事。余青拿不準,過了片刻,還是回道:我下周要去普寨,估計要半個月。 等他煙抽完,也沒見蕭凌回復。 剛剛還秒回呢,也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他心里毛毛躁躁的,就像是家里那塊新買來的就被十三抓爛了的貓抓板,好不舒坦。 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敲響,余青轉頭,見助理來提醒:老大,要開會了,都在等你。 余青心不在焉,這才回神。 好。他一邊答應,一邊看了眼時間。 一不留意,竟到了這個點。他兩步到了辦公桌前,帶上耳機,連上了線上的視頻會議,給助理打了個確認的手勢。 會議開始后不久,他放在桌上的手機屏幕一閃,是條新消息的提醒。通知上沒有顯示是誰發來的消息,但余青有種預感,就是蕭凌。 他一向公私分明,可這次,卻如同破了戒似的。 他的思路如脫軌般的忽然就斷了,會議上的公事談話在他耳里也成了狐言鳥語。 太不專業了。 他頓了頓,明知故犯,劃開了手機屏。 耳機里,對方正在詢問他的意見。叫了兩聲,余青才勉勉接上,兩三句話搪塞過去。 屏幕上,就在他那條消息之后,蕭凌回道:我跟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