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死尸
130死尸
王浩的事蕭凌讓徐賀之繼續去辦,他們自不會把這個掀不出什么風浪的小王總放在眼里,王浩只是個突破點,他們看的是王學行背后王氏的那條大魚。 這個五個億,說能賺,能賺個盆滿缽滿,說要虧,也能虧個血本無虧,風險擺在那,究竟是什么結果,誰又能確定呢? 沒多久,王浩就收到了徐賀之的消息,徐賀之的應允就像是黑暗里的一束光,足以讓他感激涕零。 之后的幾天,余青又跑了趟德安,只是沒去見蕭凌,全跟蕭凌的這位單秘書在對接。單江寧就像是個中間人,他擋住了絕大部分的來找蕭凌的公事和私事,這種信任是多年來滿滿累積起來的,連蕭凌自己都沒意識到,單江寧有多么了解德安。 余青跟單江寧的對接還算順利,工作之余,余青跟單江寧也聊了不少之前的經歷。 單江寧是名校畢業,他剛畢業就進了德安。他感激蕭凌的知遇之恩,但實話說,他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也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容易。 年少輕狂,他加入到德安,一開始也想做出些成績證明自己。 但每個企業內都有每個企業里潛移默化的習慣和規矩,一個只知道硬沖的毛頭小子,勢必要在這體系內碰壁。 他學著忍耐、退讓,又要學著如何在這些老油條中占領地位、話語權。 似乎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 成功背后不是努力付出,成功背后永遠都是想不到的無賴和掙扎。 所有的事似乎都在按著計劃有條不紊的運行,朝著正軌的方向去。 立冬一過,南城也正式進到了冬季。 今年的雪飄的早,路上也開始結冰,就在這天氣下,曾經皇朝所在的那塊荒地開始動工了。 幾天后,一則新聞出現在了頭版頭條。 城北建樓施工挖出了一名男性尸骨,死因身份不明。 在南城的老人都知道,城北的那塊地是盛極一時的皇朝會所的舊址,約是六七年前,國家嚴打涉黃涉毒,南城就是被中央點名的典型整治目標。 中央的這一突襲打壓得南城措手不及,南城內的不少官員干部都受到了波連,就連當時的市長、書記都被查出貪污腐敗,按著群眾的話說,就是已經爛到了根兒里了。 陳媛端著咖啡跟余青閑聊起這件事:聽說了嗎,早上城北那邊挖出具骸骨來,嘖嘖,他們那樓估計是賣不出去了。 余青破天荒的沒回答她,他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正是那條新聞,新聞上只是遠遠的配了張施工的照片,幾架挖掘機就擺在那片被推平了的泥土地上。明明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張施工圖,卻隱隱約約的帶著些慘凄凄的意思。 陳媛伸出手,敲了敲余青面前的屏幕板:你怎么了? 余青這才有反應,他不動聲色的看了眼左下的時間,對著陳媛道:還有十分鐘開會,這次你開場,準備好了? 陳媛垮下臉,對他豎了個中指。 她只想罵他大煞風景,滿腦子只剩下工作,塞不進其他任何東西,活該當一輩子和尚。 想到和尚,陳媛還真瞇著眼打量起余青。 看了半天,她得出個結論,這廝當了和尚也都是紅顏禍水的料,怕是把人家寺里都要鬧得烏煙瘴氣,禍國殃民,妖僧妖僧,陳媛想道。 她不打算再跟余青廢話,轉身走了,留著他一個看著這新聞出神。 因為過去太久,也沒身份線索等證明,警察那邊也定不出這尸體的身份。 在他冷漠的外表下,那顆心已經跳得要躍出他喉嚨,渾身的血液都往著腦門上撞,足以叫他聽清自己心臟飛速跳動的聲音。 余青喝了兩口水,強壓住自己的情緒,扣上了面前的電腦屏。 與此同時,蕭凌也注意到了這條新聞。 這新聞不光上了網絡熱搜,還上了廣播電視臺,警方有意想要調查出這名無名男性的身份,號召著群眾提供信息。 電視臺里截出來的新聞報道就在蕭凌面前的顯示屏里放著,已經反復循環了幾次。 她手指無意的敲著桌面,從見到余青到現在,所有的一切就像是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連鎖循環的在他們周圍上演。 蕭凌拿起了單江寧前日交給她的那份方案,這是至衡出來的針對于德安現況提出的法律意見,蕭凌翻到最后,上面印著的余青的聯系方式。 蕭凌拿起電話,按著上面的號碼,撥了過去:是我,約個時間聊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