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劫(bg)
曇花劫(bg)
相傳,他是佛祖座下的得意弟子,她是他禪院里的一株曇花。 他每日都會在曇花旁邊打坐,念經頌佛。 她每日不僅要對著那俊美的小和尚流口水,還要忍著他那咒語般的佛經。 每日正午時許,他便提著木桶遠赴天邊打來天池水,為曬足太陽的她澆灌。天庭明華池的池水冷冽刺骨,但卻滋養天地萬物。 他通常會把盛滿水的木桶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曬上一段時間,然后拿著花澆為她澆水,動作輕柔無比,像是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一般。 微涼的明華池圣水灑進泥土,灑在曇花的根莖、葉片上,很快便被吸收。 他低低地笑了兩下,柔聲道:真是貪吃。目光所致,盡是柔情。 在他的悉心照看下,曇花一天天地茁壯,花葉飽滿,形態昳麗。遠遠望去,就好似一位身姿窈窕、纖細妙曼的妙齡少女。 閑暇時余,他靜默著站在她旁邊,負手而立,目眺遠方??∶嘉Ⅴ?,任思緒遠游,端的是一派清冷俊逸,風霜傲骨的姿態。 她最喜愛的莫過于這個時刻了。他就這么靜靜地站著,既不念經也不頌佛。天庭時光日久年深,漫長無期,這個時候竟也覺得歲月靜好,如沐春風。 清風拂過,吹動他潔白如月的衣袍,翩翩然宛若白蝶展翅欲飛。 她一邊隨風徐徐晃動枝葉,一邊偷偷欣賞他瓊林玉樹般的姿色。 一天,他如往常般端坐在她旁邊,虔誠地誦讀佛經,一念就是好幾個時辰。 她終于忍無可忍,化作人形,雙手叉腰,氣勢洶洶地對他說:喂!你能不能別再念了,天天年年都這樣,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怎奈,那小和尚卻道:小曇花,你終于舍得現身了,不枉費我每日費心勞神地對著你頌經。 你她聽了這話,方才不可一世的氣勢霎時蔫巴了,臉也不由自主地紅了。 他笑道:你還記得我嗎?在人間時,每日采集朝露為你澆 他平靜地說著,眉目間滿是藏不住的喜悅。 我......我記得。是你把我從花市買回來的......她回應他。 她與他相愛了。 愛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他本是人間富家公子,生于花柳水巷的姑蘇城。一日應友人之約逛廟會,素來淡泊清冷的他很快便受不了擁擠喧雜的人潮,這般性子許是鐘靈毓秀的江南水土嬌生慣養出來的。 于是,他假借身體不適便向友人告了辭。只顧著逃離熱鬧的人群,待他回過神時已經身處蕭然寂寥的花市。他癡迷于讀書習字,沒時間侍弄花花草草,沒買花的打算,轉身要走的那刻,一位面容和善的老婦人叫住了他,這位公子,買花兒嗎?軟軟糯糯的吳儂細語,老婦人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實在抱歉,小生從未養過花草,怕是要辜負老人家的好心了。他說著婉拒的話,莫名的內心很愧疚。 公子何妨嘗試一番?養花能休養生息,陶冶性情。我看公子面若冠玉,實乃天人之姿,今日有緣,不如我送你一株曇花?老婦人說完,從百花叢中端出一盆曇花。 老婦人把花盆送進他懷里,他愣愣地,不知所措地看著懷里的花,小小的一株,扎根在松軟蓬松的土壤里,沒有開花,只有幾片稀疏的綠葉。 這、這.......他有些猶豫,卻再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他問道:請問老人家,這花要怎么養? 用心養。老婦人和善地笑道。 ......小生在此謝過了。他向老婦人道謝,悄然放下一錠銀子便抱著花走了。 在他將要走出花市時,身后老婦人的聲音傳來: 灌之以朝露,付之以真心。 后面的話他沒聽見,老婦人喃喃低語: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愿你飛渡情劫,修以大道。 后來,為官清廉的父親遭jian臣逆黨誣蔑,圣上聽信讒言,削了父親的官職,父親從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了。幾經打擊,母親傷心欲絕,幾個月后也隨父親西去。 至親至愛相繼離世,他郁郁寡歡,消沉度日。后得高僧點化,便散盡家財,自愿削發為僧,遁入空門。 盡管這般謹小慎微,他們的事情終究還是被眾仙所知。 佛祖大怒,他百年修為作廢,永生永世不可見她。 她被貶為凡花,打入凡塵,歷經世世生生的六道輪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他心灰意冷,再無心修佛,化名韋陀,隱居孤寺。 無人知其行蹤。 她根植深山密林,竭力生長,汲天地日月之精華。奈何一年僅能綻放一次,并且只有剎那的光景。 可,就算如此,她也仍然盡力盛開,只盼他能記得、尋得,莫要兩相忘。 他們的故事被后人廣為傳頌,有語曰: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后人亦稱曇花為韋陀花。 多情自古傷離別啊。說書人不動聲色地放下酒杯,合上折扇,平靜地說道。 后來呢?底下有人發問,皆是意猶未盡的模樣。 后來啊說書人頓了頓,捋一捋花白的胡須。 先生,您請。店小二頗有眼力見兒地為他添滿酒水。 說書人端起酒杯,湊到唇邊輕抿一口,瘦削皺褶的手指幾不可見的顫抖著。他深深嘆一口氣,然后仰首望向窗外。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天邊的一朵晚霞的形狀像極了盛開的曇花。 火紅金黃的曇花,妖冶美艷,著實美不勝收,令人嘆服。 說書人收回視線,擺擺手道:沒有后來了。 世人皆說,我佛慈悲,普度眾生,免人苦難。曇花仙子跟那小和尚犯了天規,逆了佛祖,定是免不了責罰,用以懲一儆百,警示眾仙啊。說書人說著,語氣平靜,聽不出其他情緒,他苦笑一下,聲音漸漸淡了下去:我佛慈悲,斷人七情絕人六欲,終究容不得兩個...... 唉!眾人皆扼腕嘆息。 有人感慨: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都道修佛入門之人清心寡欲、四大皆空,終究難逃一個情字??!情劫難了,情劫難了啊...... 眾人皆點頭稱是。 沒人看見一滴晶瑩透亮的淚珠從說書人飽經風霜的臉上滑落。 說書人輕輕揚起長袖,不著痕跡地拭去淚珠,緩緩起身,向酒肆老板要了一壺酒后朝門外走去。 酒肆老板快步追上去叫住他:老先生,等一等,這是給您的銀子。 銀子就免了罷,一壺酒足矣。說書人拒絕了老板。 銀子您就收下吧,留著日后買酒。您明日還來嗎?您的故事極好,今日店里客人多了不少呢,要不您留在小店吧,您看如何?老板不由分說地將幾兩碎銀子塞進說書人的手里,誠懇地向說書人發出邀請。 罷了罷了,老朽四海飄零、流落江湖數年,終是難安居于一處。說書人婉拒了老板的好意,邁步朝門外走去。 走出店門,說書人視線掠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滄桑深沉的雙眼直直地看向天邊那朵火紅的曇花,腳步堅定地朝那方走去。 老板,你看......店小二指了指柜臺上的幾兩碎銀子。 老板皺著眉沉思片刻,有些惋惜地看向說書人走遠的方向,最后轉身吩咐店小二把一塊牌匾置于店門口。 只見上書:誠聘說書先生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