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
弟弟
凌涵記事極早。 最早的記憶可以追溯到2歲多那一年的春節,父母帶著她回農村老家,一個偏僻的小山莊里過年。 過年時,農村里沒什么娛樂方式。 除去打打麻將放放煙花,圍坐在火爐前聊天嘮嗑也是為數不多的其中一種。 母親邵苒懷孕5、6個月了,沒幾個月就要生產,穿著冬裝肚子更顯懷,自然是眾人們的焦點。 遠親近鄰們說話沒什么顧忌,詢問完邵苒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幾時生產,又開始戳弄凌涵圓鼓鼓的小臉蛋,笑嘻嘻道:凌涵,你媽懷孕了,馬上就要新弟弟了。有了新弟弟后就不要你也不疼你了。 小凌涵并不理解懷孕、生產這些詞,但一聽到不要你不疼你這幾個字時,出于小孩子的本能反應,眼睛一酸,哇的一下立刻就哭了起來。 一旁的年輕婦人見狀笑了笑,動作有些笨拙地伸手過來,揉了揉凌涵的頭發:哭什么?我怎么會不要你? 確實,要還是要的。 可疼,在弟弟降生之后,邵苒也確實是沒之前那么疼她了。 凌涵的父親凌國棟是貨車司機,一年到頭全在外頭跑活賺錢養家,因此,照顧兩個孩子的重任都交代到母親邵苒的身上。 可偏偏弟弟又是早產兒,生下來體弱多病,三天兩頭地往醫院跑。 4歲時,小凌涵在讀幼兒園中班。 往日里,都是邵苒接她放學回家。 可有一日下午,邵苒卻遲遲沒來,小凌涵等啊等,一直等到幼兒園老師都不得不下班了,依舊沒人來接她。 幼兒園里黑漆漆的,空無一人,只有草叢窸窸窣窣的蚊蟲與她相伴。 凌涵肚子餓的咕咕叫,望著華燈初上的街道,許久,心里頭終于滅了繼續等mama來接自己的想法。 所幸她記性非常好,循著記憶,背著小書包,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家里走。 回家的路不遠,但也不很近。 凌涵累得幾乎流了一身的汗,終于爬到了家里4樓,還沒敲門,突然聽到房間里傳過來一句自言自語的女聲,語氣難掩焦躁煩悶。 哎還得去接凌涵。這么大的人了也不會自己回家。 凌涵微微一愣。 下一刻,房門正巧被人從里面拉開。 凌涵聞聲抬頭。 出現在視線里的,赫然正是邵苒。 邵苒大概剛從醫院趕回來,渾身上下還散發著消毒水的淡淡氣息。 她低頭也看見了凌涵,面上瞬間升起驚喜的笑意。 緊接著又現出一絲淡淡的慌張,似乎是擔心凌涵聽到了她的抱怨,但這神色轉瞬即逝:涵涵回來了?我正要去接你呢。哎你弟弟又發燒了,剛帶他打完吊水回來。 凌涵點了點頭,咬著唇一言不發。 她機械地跟著母親走進房間,一眼就看到正安然地睡在沙發上、呼吸平穩而均勻的弟弟。 這個讓母親在某一瞬間完全忘掉她、甚至嫌棄她的,弟弟。 那一刻,凌涵討厭透了這個弟弟 凌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