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酒[600珠加更~!]
還酒[600珠加更~!]
佳期在桌邊坐下,并未答話。 裴瑯知道這夜再難糊弄,耐了性子,也只好坐下,倒一杯冷茶給她,字斟句酌:倒也簡單。你跟皇帝崽子透那么一句,他自然知道是我在搞鬼。 佳期盯著他:你做了什么? 裴瑯聳聳肩,他們不授人以柄,我能做什么?我不過是拿了他們的結黨文書。 原來那日夜宴果然是結黨,宴席上酒過三巡,難免被裴瑯煽風點火,他們大概弄了什么結社文書,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不對,那東西已經被裴瑯往袖子里一揣拿走了。 他拿著這個把柄,自然沒人敢再跟他對著干,沒了那幫攛掇歸政的大員,小皇帝哪怕長了翅膀,也只能由他捏圓搓扁。佳期氣得頭腦里轟的一聲,但到底不是談論這事的時候,按住氣將冷茶喝掉,他們拿朱紫庾逼你,你就由著他們? 裴瑯漫不經心地撥燈花,只拿余光瞟了她一眼,這怎么是逼我?他們自己亂了陣腳,逼的是朱大人。 逼朱大人做什么? 外頭風緊,樹枝啪地撞斷了,掉到地上。裴瑯看著她笑了一下,眼里卻殊無笑意,逼他賣女兒換文書,還能逼他什么? 佳期愣了一陣,只覺得壓抑極了。朝堂上的事向來又黑又臟,她覺得自己總像是拉著裴昭站在腥臭的漩渦里,站不直,跪不下。 她慢慢把那盞冷冰冰的茶喝光,起身出門。耆夜王府還是從前的樣子,燈火明晃晃,路劈得筆直,她認得路,卻走得不快。裴瑯慢吞吞地送出來,叫了一聲:太后。 佳期說:王爺有事? 裴瑯打了個呵欠,慢走,不送。 三日后,一輛騾車駛出南城門。大理寺盤查嚴謹,勒令停車。這時,一卷草席從車上掉下去,席子卷開,里頭是一具凍硬了的尸首。 耆夜王府的侍衛長陶湛其時正在南城門守著,低頭一看,那女子渾身是血,糊住了五官,面頰一側少一只耳朵。他立時臉色一寒,將草席掩上。 朱紫庾一死,往昔鐵板一塊的官員們立刻崩了盤,黨同伐異,暗流涌動。 十月十七,皇帝在朝上大發雷霆,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攝政王姍姍來遲,慢悠悠地有本上奏,把那寫滿了結黨人名諱的文書捅進了皇帝懷里。 接下去的一個月,天氣迅速冷了,幾場大雪壓透了長京,一件結黨大案被連根拔起。 李主簿按律當斬,恰逢嶺南水災,生民流離失所,皇帝開恩求福,將李主簿流放了事。出城當日,攝政王親自送行,送李主簿一壺酒,以慰千里風塵。 酒翁只有巴掌大,淡青顏色,裝的是一壺甜淡的米酒。 裴瑯坐在馬背上,望了望淡白的天色,笑道:李主簿,酒不好么? 李主簿道:王爺賜的,自然是好。 裴瑯笑著摸出馬鞭,轉身欲走,許是貴人多忘事,這還是秋天時李主簿送到本王府上的。本王當是寶貝,不忍奪愛,原物奉還。 李主簿臉色變了一變,突然跪倒,磕頭如搗蒜。 裴瑯理也不理,撥馬揮鞭回城。 正是早朝時辰,金鑾殿上皇帝的臉色并不好,人人都知道是因為什么朱添慢是結黨牽頭的,按律當誅九族,而他偏偏是皇帝最倚重的師傅。 攝政王在御座旁坐了,冷眼掃了一眼階下官員。有幾個看著皇帝臉色要替朱添慢求情的,霎時將話噎了回去。 裴昭這日當真是帶著怒氣下朝的,快步進了成宜宮,宮人迎上去解大氅,他徑直脫下來一甩。 連青瞬都看出了不對頭,正待要問,忙閉了嘴,因為他身后還有旁人,是裴瑯慢吞吞地走了進來,見她便笑,小青瞬,本王吃面。陛下呢? 裴昭道:面。 佳期剛起來,握著手爐坐在桌旁,迷迷瞪瞪的樣子,還未睡夠,也被嚇醒了叔侄兩人有好長一陣子不曾這樣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 下午六點再加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