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意外
23.意外
23. 陶晟在和段錦書在一起后,經常來學校里陪著段錦書。十次約會有九次段錦書都會帶上陶雯。讓她當電燈泡,陶晟和段錦書都沒有一絲不自在,苦的只有她這一個。她原是天天盼著陶晟被她抓住出軌的把柄,卻發現陶晟再也沒有出去鬼混過,后來她又天天盼著兩人因為性格不合分手,卻沒想到等來了喜帖。 喜帖上燙金字體的陶晟和段錦書六個字挨在一起熠熠生輝,灼得陶雯眼睛一熱,不管不顧地落下淚來。 段錦書伸手抹掉陶雯的眼淚,自己卻也哭了出來,別難過,這樣我們不就可以經常在一起了嗎? 陶雯點頭,雖千般萬般不愿段錦書結婚,卻也知道只有段錦書嫁給陶晟,她才能時常守著她。而且他們這段婚姻來之不易,她更不能阻止。段錦書出自書香門第而且漂亮有學識,自然很受陶家長輩喜愛。但是陶家雖說有錢,陶晟卻是個不學無術之輩,段家二老最看不上這種人,因此死活不同意段錦書嫁給陶晟,讓段錦書親情愛情二選一。 段錦書早就想逃離那個拘束她的家,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愛情。 婚禮定在市里老城區的一座酒樓,那酒樓雖老,卻修得氣派,最重要的是,酒樓流傳著一段風流佳話。因此許多有錢人都選在這里結婚,以求婚姻如佳話里一般長久美滿。 段錦書帶著陶雯去酒樓選婚禮當天的酒水和菜品,仗著婆家喜愛,段錦書不選結婚的固定菜式,挑挑揀揀全選些陶雯愛吃的菜。 陶雯打趣她,你全選我愛吃的菜,是怕我不來給你當伴娘嗎? 段錦書拿起一瓶陶雯愛喝的紅酒遞給跟隨的酒樓經理,隨口答道,對啊,誰都可以不來,唯獨你不行。 陶雯像吃了一顆裹著糖衣的酸梅,看似甜,實則酸到心里發苦,她開玩笑地說出滿是酸意的話,那陶晟不來呢? 段錦書拉住陶雯的手,言笑晏晏,那我就跟你結婚, 一句朋友之間隨口無心的玩笑話,讓陶雯本已燒成死灰的心突然復燃,她被握著的手指顫了顫,一時間竟有了妄念,想要鬧了婚禮帶段錦書私奔。但她很快就想到了段錦書被貼上罵名的樣子,因此這點貪念來得快,消得也快。如隕石落海里,除了落時激起了萬丈波瀾,沉進去后卻巋然不動,再翻不出浪花。 陶雯承認自己的膽小,不敢表明自己的心意。她以為她此生做過最大膽的事,便是在婚禮當日,司儀詢問陶晟是否愿意娶段錦書時,站在段錦書身后哭著小聲地答了一句,我愿意。 她沒想到,后來她竟然做了更大膽的事,斷送了她和段錦書的友誼。 陶晟其實一直不放心陶晟,雖然大家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她總覺得,本性難移。所以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一有時間就去查陶晟有沒有去鬼混。大概是剛過陶漫星一歲生日,陶雯發現陶晟出軌了。 她怒氣沖沖去找陶晟對峙,卻得到陶晟一個滿不在乎的答案,你管這么寬干嘛?你以為段錦書不知道嗎? 她難以置信,她覺得以段錦書的性格,如果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鬼混,肯定不會委曲求全。 但看陶晟的神態,對這事很篤定。 她去到段錦書和陶晟的家里,見到一個醉醺醺的滿是愁容的段錦書。見她來,眼神朦朧的段錦書眼神清明了幾分,喜上眉梢,這么晚了,你怎么來了? 陶雯一看段錦書的樣子就便知道陶晟說的是真的,她心里又氣又惱,氣陶晟出軌,惱段錦書委曲求全,聲音冷冷的,你是在借酒澆愁嗎? 寒風一樣的話刀鋒似的劃過了段錦書的心,她看著陶雯,片刻眼里已經包了淚,你已經知道了嗎? 為什么不告訴我?為什么不離婚?為什么要作踐自己?陶雯見她的眼淚,心已經軟了,但依舊說出了這些話。 段錦書沉默地低頭,無聲地掉著眼淚。 陶雯心軟,便給自己也倒了一杯酒,算了,我陪你喝吧。 只是沒想到這一喝,竟然沒控制住她壓抑多年的情意。 醉眼朦朧的段錦書軟綿綿地倒在陶雯的懷里,烏黑柔順的頭發散落,發絲落在她的手臂,弄得她手臂上癢癢的,白齒紅唇,勾得她心里也癢癢的。陶雯也有些醉,醉得她有些忘乎所以,竟然盯著那紅唇出了神,一時忍不住吻了上去。只是碰到那柔軟的唇片刻,便一發不可收拾,吻得天旋地轉,yuhuo焚身。 于是陶晟回來時,便見到了陶雯和段錦書在客廳衣衫不整地親吻。 而同樣看到這一幕的,還有從睡夢中驚醒的陶月滿。 從那以后,陶雯再也沒臉去見段錦書和陶晟,陶晟也日日不著家,只剩段錦書獨守空房,日日夜夜失眠落淚,最終郁郁而終。 陶月滿因為知道這件事,知道陶晟和陶雯都是靠不住的人,所以帶著陶漫星離家出走,去尋自己的外公外婆。 后來姐妹失散,陶月滿成了夏橘,陶漫星還是陶漫星。 夏橘因高燒失憶,不記得自己是被賣給養父母家的。而陶雯雖然已經尋得她,卻因為她知道當年那件事而不敢讓她回來,怕她回來后帶走陶漫星。陶漫星是段錦書留給她的念想,她不能讓陶漫星離開。 而陶漫星回到了陶家,在姑姑的庇護下長大,卻偶然在姑姑和父親的爭吵中發現了姑姑和父親的秘密。 于是她殺了姑姑,她恨姑姑的懦弱、恨她侵犯了母親、恨她任母親自生自滅。 她也殺了父親,她恨父親出軌、恨他在母親被侵犯后的薄情寡義,而最恨的,是他明明愛的人是姑姑,卻娶了母親,讓母親成為了他變態的愛的擋箭牌。 他們害死了母親,于是她費盡心機想讓他們死在意外中。 后來他們真的死了。 陶漫星覺得痛快,但心里空落落的,只剩下jiejie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