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女
小侄女
午后,梅娘陪著沈氏去廟里上香祈愿,觀音送子廟一直都香火鼎盛,隔好遠就能聞到香味。 下了馬車,梅娘緊跟著沈氏,對香油錢沈氏從不吝嗇,每次都上百兩的捐,唯恐上天就此斷了他們家的香火。 之后沈氏去拜觀音,梅娘去買香,不知不覺中日頭逐漸偏西,赤紅的霞絲猶如女子展開的輕紗蕩在天邊。 這廂宋家東院也是不安生,南院里的三舅母又哭哭啼啼地來了。 宋阮郎暗暗汗顏,詢問:找到菊笙表哥了? 沒有,他們騎馬找了幾十里都沒找到,該怎么辦啊東家。 累了一天的宋阮郎被哭吵的腦子漲疼,暗嘆一口氣,輕飄飄地說:紅袖,差人去官府一趟。 豈料莊氏一聽,情緒倏然激動,厲聲反駁:不行,不能報官啊東家,如果外人知道了,那菊笙回來還怎么見人啊。 宋蘭兒也不情愿這么做,道:是啊,這豈不是讓人看笑話嗎?...再說...再說我還沒成親呢... 宋蘭兒十七歲,按理算是大閨女了,原先定了一家親,準備發帖的時候,她又不愿意了,婚事這才拖到今日。 思來想去,宋阮郎被迫打消了報官的想法。 行了,舅母先回去,此事我會查的。 東家,那就辛苦你了,你舅舅上京送藥,舅母只能來求你.. 說著,舅母又哭起來,宋阮郎見慣了這路招數,也提不起什么心疼來。忙叫宋蘭兒把人攙扶回去,叮囑幾句好生照料的話。 宋阮郎的母親原本是宋家掌事,住的東院也是最大的,攏共三進院,亭臺樓閣、曲徑通幽,冬有紅梅,夏有荷花睡蓮,一年到頭都缺不了花色。 到了廂房院落,紅袖癟嘴吐聲說:東家,西院的事情,其實咱們不管也行。 原先東院發喪的時候,也不見西院有多緊張,假模假式地來吊唁,硬生生擠了兩滴眼淚就走了。 當時宋阮郎只有十歲,按祖上的規矩,應該被接到南、西兩院輪流教養,當時莊氏以膝下有兒有女為由,有心無力,不愿照顧。 現在六年過去了,西院反倒好意思舔著臉來找小姐,真是臉比城墻還厚。 宋家東院是長房,又是大掌柜,出了事,我不好袖手旁觀。 紅袖點點頭,但仍是心有不甘,為宋阮郎抱不平:以前爭大掌柜的時候,也沒考慮長房不長房的。 周家祖上并無重男輕女的陋習,宋長纓雖然是女輩,但經商是一把好手,當年宋老爺不顧眾人反對,毅然決然地把家業交給了東院。 后來宋長纓去世后,也就交給了女兒宋阮郎,這點至今也沒變過。 宋阮郎命紅袖去備馬車,剛出門,就看到縮在墻角的宋盼哥,小姑娘看她還有些害怕,但黑溜溜的大眼睛卻透著渴望。 她慢慢靠近宋盼哥,蹲下身:怎么自己出來了?娘呢? 宋盼哥眼眶委屈地蓄淚,小嘴撅起微小的幅度,十分可憐。 紅袖說:聽說南院都去拜觀音了。 二舅母自來就信奉神明,經常去廟里也不足為奇,宋阮郎擺擺手抱起盼哥:那今日小姑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她本以為盼哥跟梅jiejie眉眼有幾分相像,沒想到脾氣也差不多,溫柔乖順的很,一抱起來,就乖乖趴在她肩上。 宋盼哥抱著她上了馬車,邊巡鋪子邊給她買吃的,等到了藥鋪,小盼哥已經完全被美食俘獲。 藥鋪楊掌柜說:東家,晚上在這里吃還是回去? 宋阮郎讓盼哥坐在腿上,越看越覺得喜歡,抽空看一眼掌柜說:你去準備點,一會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