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
揭榜
終于到成績揭曉的這天,藝術院校的錄取方式主要參考藝術、文化兩個方面。 何筱柔從最沒可能的中央音樂學院看起,中央音樂學院一年招收歌劇表演專業的學生在50人左右,錄取不是看及格或不及格,而是看排名。 她雖然藝術分及格,文化分及格,但依舊未被錄取,也是在意料之中,但她還是不禁有些失落,努力準備的申請材料和推薦信都打了水花。 好在她留在了A區,被楓葉大學聲樂系錄取了。 留在A區最好,留在A區也不錯了。陳梅芳說。 S區的學費也負擔不起,你要真去了,我跟你媽還得賣房子,現在這樣真挺好。何勇說。 沈丹聽說后直說:早說!老陳這種事你不跟我講一聲,筱筱要考什么中音應該找我呀! 沈阿姨似乎在S區有些人脈。 高考完她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B區家中,高中三年幾乎沒回過家的她一路上發現自己真的長高了很多,街上無論男女老少,她幾乎都是平時甚至俯視,而她走在人群中也不知為何格外地引人矚目。 筱筱又長高了,眼鏡怎么沒戴了?近視好了?外婆問。 我暫時取下來而已。戴著眼鏡時不知道被多少人說老氣橫秋長得像語文老師,她嘗試著想要變清爽些,盡量別讓十幾歲的中學生叫自己阿姨。 外婆又說:下周回俸祿市,你去嗎?何筱柔一家包括外公外婆住在B區中心市,中心市顧名思義,B區最中心的地方,她長在中心市,但卻不生在這里,她生在俸祿市。 俸祿市是她父母祖父母們的老家,都在那里出生長大,直到她的降臨,她剛出生不到半年何勇陳梅芳就因為工作舉家搬到了中心市,一直帶著她離不開的外婆外公也跟到了中心市,而爺爺奶奶還留在俸祿市。 回??!這次回的是外公外婆的老家,老家在農村,老房子還在,但沒人打理且設施簡陋粗糙,沒翻修之前對何筱柔來說更簡直是地獄。 那里的廁所不能稱之為,不如叫茅坑,糞便直接堆在坑里,長滿蒼蠅的幼蟲蠕動的蛆,充斥著nongnong的氨氣味,燈光灰暗;洗澡也在同一個房間。 有一次何筱柔忍不住身上的不適,在那里洗了澡,用燒好的滾水和冷水混合,一瓢一瓢地澆在身上,忍受著糞便的氣味,她記得當時自己一不小心光腳踩到了地上,就沾滿了不知名的淤泥。 她一向不喜歡那里,每次去睡上一覺就會渾身長滿疹子,瘙癢難耐,抓癢留下的疤痕可以留在身上好幾年。 夏天是無處不在的不知名昆蟲;冬天則是無盡的濕冷。 何勇曾生氣地對著哭泣的她說:嬌生慣養的毛??! 好久沒回去,這回她一口答應,家里人都直呼筱筱長大了。 何筱柔她mama一家農民出身,之前是給大戶人家種地的,后來她外公機緣進了工廠當了工人,才沒再種地。 大戶人家姓肖,就在老陳家隔壁,比起老陳家的當時的茅草屋和今年剛翻修的兩層小樓,隔壁肖家的祖屋是從一而終的三進的院子,青磚綠瓦,古木綠蔭,坐北朝南,正門一開就能一覽自家的土地。 肖家這樣的小院百年傳承,許多類似的到了現在都破敗了,可肖家人后人似乎挺爭氣的,因為有資本家底,七八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肖家孩子就能被送去A區甚至S區讀書,經過良好的精英教育,子孫后代現在有當老板做生意有錢的,又有讀書好做建筑師的高級知識分子,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這樣一個古色古香的院子才得以一直保留下來。 這房子里面什么樣?何筱柔曾好奇。 何筱柔外公老陳是唯一進過肖家大院的,想當年我也不過十幾歲,常進出其中,院子有三進,仆從長工數十人,每逢佳節都熱鬧的很...... 但現在肖家人都不住這了。 是啊,老一輩的不在了,他們也很少回這里了。 跟我們比呢? 比我們回這里還要少。 那他們還要這個房子嗎? 當然會要,這院子現在可值不少錢。 不少錢是多少?跟爺爺家的祖屋比呢?何筱柔爺爺家的祖屋是座古樸的瓦房。 一旁聽到的姨媽聽了她這話,笑得不屑,大聲道:跟你家比可值錢多了,你家的房子能值幾個錢,根本就沒人會買?人家的是無價之寶! 很顯然她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姨媽是陳梅芳的親jiejie,陳梅芳總說,我姐是刀子嘴豆腐心。 年輕的人在被長輩責怪你虛榮時請不要自責,你要知道的虛榮心不會無種自長,它往往根深在你的家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