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原則上來說,真正好的作品適合所有年齡。如果小孩子還沒有獨立的能力,父母大多會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她盡量鎮靜地回應。 不,你沒明白我的意思。Elena翻開手邊其他書籍,有戲說神話的,戲說詩人的,風格與大同小異。非常容易讀下去,能隨時隨地拿起來,也能隨時隨地放下,這才是我們做書的標準。成功案例已經擺在面前了,抄都不會么? 她所吐出的每個字都透露著驕傲。符黎迅速掃視那些書頁,反復思考話中的含義。我們的審美在這兒,面試時,李爭青曾經用手比劃著。難道他們真的認為這些書具有美學價值嗎?也許作為雜志,作為書架上象征潮流的裝飾物,它是勉強合格的??僧吘箷c雜志分屬于兩個類別。大多數書籍并不適合被隨時拿起或放下。短視頻和倍速播放功能已然統治了這個時代,為什么就連相對嚴肅的出版物也要追求效率和速度呢。 究竟是為了降低門檻才允許低質量的文稿出版,還是因為只能收到這種文稿才轉而追求拿起放下呢? 可是,地理知識好像很難按照同樣的范式書寫歷史、神話和詩人的生平都有資料記載,它們本身就已經是故事了。她從事先預想的角度反駁,但地理知識不同。如果僅僅羅列出來,可能會很無趣,也可能會和歷史系列的內容重復。 所以? 先前的方案是將知識點與原創故事結合,但恐怕不夠嚴肅,不適用在書籍當中。我想在此推進一步,把內容設定為類似旅游文學的形式。外來者剛剛到達陌生的地域,無論習慣與否,都會把新城市與自己長期生活的地方進行比對,自然會對當地的氣溫、物候、人文傳統有一個細致的觀察。 那你的創新在哪?和十幾年前的月刊雜志有什么區別? Elena不耐煩地用手敲擊著鍵盤,卻沒發出太大聲響。 我希望作者是當今青年群體,他們多少可以反映出時下的一些問題,各種方面的。書信體的寫作方式也能加深與讀者的互動感。 符黎愈發從容了,只要對方提出問題,她就能一一解決。 那版面設計呢,你能保證和我們之前出的書一致嗎? Elena在明知故問。是挑釁嗎?她明明已經將版面設計方案寫進了PPT,放在相當醒目的位置。 這個恐怕沒辦法。為了維持平穩的交流氛圍,符黎說得有所保留,對于稍微有些文學性的文稿,盡量像傳統書籍那樣橫向排布才更方便。我是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的。 啪的一聲,紅發女性大力合上電腦。辦公室一時陷入沉默,符黎看向書架里堆疊的外語書,等待對方發號施令。 我再說清楚點吧,我們做的不是內容,是品牌。 她聽見導火線燃燒的聲音。細小的火苗移動著,危機一觸即發。Elena語出驚人,但順著這條思路說下去就可以找到回應的方式。真的要這樣做嗎?她舉棋不定,因為知道即將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背后意味著什么。 你做的方案不行,還有一天時間,回去重做。 紅發女人手持利斧,砍向大樹的根,毫不留情。忽然,符黎感到內心一陣疼痛。無法責怪別人,因為是她自己先動手剖開了土地。 既然是品牌,應該也要分高端線和低端線吧。 Elena沒再多說,也不動搖,丟下一句重做就離開了。她被深深的愧疚感淹沒,暫且坐在椅子里不想起身。原本不打算說出來的。在愛書之人眼里,書籍怎么能有高端低端之分呢?她抱著些微希望一時選擇了順從,用違心的言語作為工具,企圖說服Elena,卻換來從開始就注定的結果。曠野中,孤樹被砍得傷痕累累。她雙手捧起塵土,重新將樹根埋起來,等待它慢慢自行療養。 過了一會,符黎回到工位,準備繼續工作。她心里是有點堅持的,認為編輯有責任為市場提供優質作品,而不是生產只能使用一個季度的快消品。但在佳日文化內部,目前,Elena擁有無上的權力。想要繼續待下去,就必須把方案改成上司中意的樣子,就連圖書公司也不例外。 Lena姐,這個稿子你看一下。 不行,寫得云里霧里的,讓撰稿人去改。 但是撰稿人表示 辦公區依舊燥熱而沉悶,唯有男同事要上交階段性任務,與Elena交談著。符黎從公共書架借來系列,依次翻開,以作參考。依照主編的說法,這套書似乎在商業上大獲全勝。是因為好運嗎?她在年輕人常用的社交媒體上搜索書名,讀后感不少,看樣子還來自真實用戶。不難發覺那些短文的共同點:用戶大多為女孩,反復提到了同一個名字。 偶像演員,號召力令人嘆為觀止。他在日常上傳的照片中曾露出的封面,粉絲便一呼百應,貢獻了絕大部分銷量。她根據相關信息摸索下去,發現這套書后來被官方后援會大量采購,捐贈給了山區的幾所希望小學。原來如此,她早該想到的。近年來,粉絲群體頻頻以偶像的名義開展慈善活動。一方面是件好事,可另一方面,如果換作是她,大概會精挑細選后再作決定。 隔了一行工位,身后,Elena三言兩語把男同事打發走。辦公區重歸寂靜,伴隨著敲擊鍵盤和鼠標的聲響。符黎心血來潮,查看歷史冊扉頁,見主編那欄赫然寫著李爭青,而內容監制一欄則是個陌生的名字。元依依。她向來覺得疊字十分可愛,與此同時,Elena莫名驕傲的口吻又回蕩起來。 成功案例已經擺在面前了。 元依依會不會是Elena的真實姓名?因為制作出暢銷書而晉升為佳日文化的核心員工,感覺的確說得通。符黎繼而瀏覽起偶像演員的話題,網絡上,對他的贊美如同深不見底的海洋,在那之中,她意外撞見一名個人用戶在角落自言自語。 聽說做書的編輯大大也是我們小演員的粉耶!這是什么追星贏家??! 評論里有幾位小姐妹和她互動,頭像和昵稱皆與那位偶像演員有關。 我也要向編輯大大學習,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呀。 追隨著小演員一步一步向前走吧!我們都會看到最好的未來,總有一天能與他相見的! 空氣好像更熱,更稀薄了。符黎關閉瀏覽器,轉而新建了一份ppt去容納新方案。效仿爆款對她而言不是很難,更何況這項工作無需再向自己內心深處挖掘。只要單純完成任務就好,她想。 Elena未交待新方案的具體時限。當天,她沒有多留一秒,準時打卡下班。衛瀾在門外,不能讓他等待太久。 怎么了,今天好像不太開心。 他像善解人意的學長,面對繁重的課業游刃有余,微笑著給予后輩鼓勵和關懷。真可靠啊,符黎往圍巾里縮了縮,默默感嘆,如果能與他共事就好了。 我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方案被否決了。 因為沒有值得隱瞞的理由,她如實向朋友傾訴。 那個紅發女人很難辦的不過我剛工作的時候也一樣,美術設計改了七版以上,最后老板還是要用第一版。 衛瀾以工作經歷作為安慰。她不忍讓對方再回憶一遍艱辛的過去,幾句話后便轉而說起其他事。待會我想去對面快餐店買一下漢堡。 好啊,我也一起買個晚餐。 離快餐店還有一小段距離,他們各自拿出手機提前點單,再到柜臺自取。走在衛瀾身側,她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自己坐在親人的摩托車上,被載到附近唯一的快餐店吃宵夜。那里曾經有小小一方游戲角,有小朋友們舉辦的生日宴會。后來,忘記了從什么時候起,生活方式完成了極度現代化的躍進。用手機就可以了,人們已經習以為常。 由于快捷、干凈和平價,童年的樂園如今成為了附近通勤群體的好選擇。熟悉的地板和裝潢,暖風也比其他店更充足。取餐處人不算少,他們便站在外圍,等待熒幕上的號碼變換顏色。 是不是有點慢呢,她想。再稍微等等吧。衛瀾像再次讀懂她的心聲似的,適時回應。 大約五分鐘過去,前排漸漸有人退了出來。他們向前走了幾步,能看見后廚姑娘正在撈起剛炸好的薯條。取餐柜臺處,一位高個子店員負責打包出餐。他不會開口靠聲音喊號碼,只維持著與顧客最低限度的交流。符黎視線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幾乎下意識地一個轉身躲到衛瀾背后。 不會吧,最近我生命中的巧合是不是太多了 她拉起圍巾上沿蓋住半張臉,竭力阻止自己驚嘆出聲。感覺應該沒出錯,一定是他。深沉的黑發,快餐店的黑色制服,模特般的身形。 幫我拿一下! 符黎用手背往衛瀾肩膀上輕輕敲了兩次,小聲說道,然后快速飛奔出去,祈求室友沒有發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