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4
書迷正在閱讀:傲嬌上司的笨下屬gl(百合abo)、【HP】斯萊特林小姐其實是性玩具、竹馬(校園H)、春懷(青梅竹馬,1V1)、魅魔體質覺醒中(np/強制)、承他的意[偽骨科 1V1H]、相宜(撬墻角)、穿成病嬌師尊的掌上嬌寵(高h)、白狐妖傳、[校園]小慫包重生記
一時語塞,但還是堅持道:“圣人……是仁君?!?/br>“仁君又如何,沒有了權勢,還不如去死!罷了,”崔父疲倦地擺擺手,“我早就知道你不會同意,家主也知道,所以才瞞著你,這幾天你就不要出門了,”說罷他拍了拍手,立時就有兩個壯漢從門外走進來,牢牢地架起崔鈞,“好好在家‘養病’,待大事已定,我相信你會明白的?!?/br>自此,崔鈞便被軟禁了,崔父對外的說法是他“病了”,連他母親都不知實情。崔鈞心急如焚,他自然明白最合適的動手機會就是不久之后的公主婚宴,圣人或許對江氏有防備,可崔氏隱藏至深,他不一定有察覺。偏偏他的屋子被圍得鐵桶一般,崔鈞也不知自己是不是急的,幾天之后竟然真的病了,崔父不得不請郎中來給他看病?;蛟S是上天垂憐,那郎中正好受過崔鈞的恩惠,一心想著要報答。崔鈞身為太傅,在府中自然不是毫無勢力的,他可以請郎中把消息帶給心腹,再告知攝政王。他想圣人未必會信他的話,可攝政王的話是一定會信的。想到此處,他不由苦笑了起來,這世間最無奈的事,大概便是如此罷,他心心念念的那個人眼里絲毫沒有他,而是裝著另一個人,而所謂的“情敵”,他不得不承認,遠比自己要優秀。這是一個他誰都沒有告訴的秘密,藏在他心里,也打算一輩子都不說出來。畢竟,這樣的驚世駭俗,又何必與人言?就連他自己,驚覺自己愛上了一個男人,也自我厭棄了很長一段時間。可即便是逃避,自我催眠這都是錯覺,事實就是事實,是無可辯駁的。崔鈞將這份感情深深的埋在了心里,分毫未露。不,或許攝政王看出來了罷,但那又怎樣,他從他手里奪走了那人,難道還不許他放在心里?所以他不肯成親,也不曾與任何女子親昵,守著這份沒有結果的感情,連崔鈞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守什么。他想自己可以為那人做任何事,只是默默守候,又當的了什么。只是現在,他猶豫了。在得知崔氏也參與進謀反之事后,崔鈞腦海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通知圣人,真的冷靜下來,他卻躊躇不已。崔家養育他至今,恩義重于泰山,這一封信送出,等待著崔氏全族的就是萬劫不復。他不知自己該如何做,一面是族人的性命,一面是他愿意豁出性命去保護的人,輾轉反側了兩夜,在郎中又一次來給他診脈的時候,他終于下定了決心。郎中不知他心中所想,一面診脈,一面笑道:“郎君的病情已好多了,再過幾天就能痊愈。只可惜您病得不是時候,今天是公主下降,外頭可熱鬧呢?!?/br>崔鈞原本神思不屬,聽到這話不由愣了一愣,猛地起身:“什么?公主下降?!公主下降的日子,不應該是后日嗎?!”郎中被他嚇了一跳,見他面色駭人,定了定神方才道:“這,這小老兒也不知……只是聽說太后嫌欽天監算的日子不好,改到了今日?!?/br>眼下是申時,按照慣例,宮中已經開宴了。=====================================================所以太傅以為自己喜歡上了男人七叔冷笑:呵呵,就是不告訴你真相PS.珍珠滿百啦,明天加更~帝王策21元安五年,對后世影響深遠的第三件大事,于九月二十七日發生,是為“門閥之亂”。如果說試策之法的推行撬開了世家賴以生存的基礎,永江決口的真相在數十年后爆出,成為了壓垮世家的最后一根稻草,“門閥之亂”則給予了世家重重一擊,宣告世家從此之后走向了無可避免的衰敗。在這場禁宮內的政變中,不知多少人死于刀劍之下,第二日內宦們奉命清理宮室,發現攬風閣里的血跡都滲透到了磚縫里,無論怎么沖洗都清理不干凈。有數十個朝臣在變亂中喪生,更不用說那些慌亂逃竄的內官宮婢,而第一個暴起發難的趙王當場被十幾把刀砍成了爛泥,榮壽公主在帶人控制后宮時反被皇后制住,被皇后手底下的那群娘子軍一箭釘在了墻上。眾人事后恍然醒悟,皇后出身素來驍勇善戰的齊國公府,在閨中就有巾幗不讓須眉之名。隨后皇后帶人迅速穩定住了后宮的局勢,把周王和太后隔開,并團團圍住了重影宮。待后宮已然被完全掌控后,她連忙派自己的心腹去前朝打探:“我聽到前邊的喊殺聲似乎小了,你快去打探圣人眼下如何?!?/br>那心腹領命而去,帶來的消息卻不甚好:“亂黨已經差不多都被斬殺了,現在是御林和攝政王的人在巡邏,攝政王教人封鎖了宮門,只通知虎賁把江、崔、王幾家亂黨的府邸圍住?!?/br>“封鎖宮門?”袁三娘覺得不對,“既然亂黨已經伏誅,為何要封鎖宮門?”那心腹一臉驚疑不定:“聽說……圣人受了重傷,快不行了?!?/br>太極宮里氣氛沉重,來來往往的人臉上都是惶然之色,一方面是血流成河的景象還在眼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殿中躺著的那個人——九五之尊,如今的皇帝,身受重傷。變亂發生的時候,誰都沒有預料到。并非瑤姬沒有派人防備,而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動手的竟然是趙王。心念電轉間,她已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崔家,也和江氏合謀了。趙王妃乃是崔氏女,崔氏在趙王耳邊鼓動,只要皇帝一死,就扶他上位。原本趙王的血緣就離帝系一支不遠,皇帝唯一的弟弟又是個五歲的孩子,下一個登上皇位的人,舍他其誰?趙王動了心,在多番籌謀后,就有了婚宴上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