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啼:情不相得、不相安諧
須啼:情不相得、不相安諧
白秋夕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過愚笨的緣故,她總是沒辦法預料到,事情發生前的哪怕一絲一毫的細枝末節。 要說后悔,倒也不是,但是事情總是會朝最糟糕的地方,奔馳而去。 當初和李春朝成親,她迷迷糊糊,而今李家的和離書都到手上了,她還是有一種不真實感,像是在做夢。 她很想親自見見李春朝,問一問他,之前不是還好好的嗎?怎么說和離就和離呢? 就因為她不愿意顏玉階死,選了與他和離,他就真的不來問問自己,為什么那么選嗎? 那和離書,白秋夕認出來是李春朝的字跡,她忍不住去想,他一筆一畫,認真寫下情不相得、不相安諧的時侯,是真心的嗎? 前幾日,那人不還口口聲聲地說,自己要比想象中,更愛白秋夕的嗎?怎么轉眼就不作數了呢? 如果,李春朝真的還愛著白秋夕,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寫下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的呢? 白秋夕是真的很想問問他,那李春朝與白秋夕和離之后,李春朝是要再嫁給誰?又覺得白秋夕會再娶誰呢? 直到李鳳眠走到她身邊,替她擦去臉上的淚,白秋夕才意識到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她抓著李鳳眠的手,求他道:李鳳眠,你幫我一個忙好不好?我想親口問問他。 李鳳眠見她哭,于心不忍,還是答應了她,好,我幫你見他。 白秋夕再見到李春朝的那天,也是大雪紛飛。 她看著長身玉立的那個人,心想,不愧是永安城里的出了名的貴公子,當真是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他身邊,輕輕拉了拉的衣袖,小聲問他:李春朝,你真的要同我和離嗎? 李春朝笑著看她,點頭,和離書你不是看過了嗎?秋夕,我們的相遇本就是一個錯誤,現在,算得上撥亂反正。 他看著窗外大雪,忍住了把人抱在懷里的沖動,上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他清楚記得白秋夕的痛苦和淚水。 他的記性太好,白秋夕說得一字一句他都記得。 他的妻主說:李春朝,我不想要你這樣的愛,你讓我很難受,你知道嗎? 他深愛的人,哭著對他說:李春朝,對不起...... 可是,秋夕啊,我想要的不是你的道歉,更不會是你的淚水。 如果得不到你的愛,如果我愛你又讓你如此難過,那我何苦拘著你呢? 所以,我寧愿自己從未愛過你。 白秋夕的頭都是懵的,心里也亂糟糟一團,她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也不知道該做些什么,她甚至不敢再開口問他,還愛不愛自己。 李春朝也難過,他故作輕松地開口,秋夕,你之前不是想云游四海,和離之后,你就可以再次出發了,再也不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往后天高海闊,沒有科考拘著你,沒有官場縛著你,沒有應酬煩著你。 自然,也沒有我陪著你了...... 白秋夕想問他,那你呢?白秋夕走了之后,李春朝怎么辦呢? 她還沒來得及問,就聽李春朝又溫潤開口,不知我和你說過沒有,你并不是我心儀的妻主類型,我的心上人,該是三皇女那樣...... 于是,白秋夕再不敢問他,是啊,那么好的李春朝,能有多喜歡聲名狼藉紈绔不堪不求上進的白秋夕呢? 她強忍下淚水,笑著看他,那,祝你往后,得遇良人。 李春朝見她要哭,也生出難舍難分的心思,捧著她的臉問她,語氣有幾分不甘。 秋夕,你到底有幾分愛我呢? 白秋夕又是一陣恐慌,她發現自己答不上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愛李春朝的。 李春朝看她茫然的目光,開口時,有幾分慶幸,又有幾分落寞。 幸好,你還不曾愛上我。幸好...... 白秋夕不知道這種事有什么幸好的,直到李春朝離開,她也沒想明白,愛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所以,她也無從得知,自己到底愛不愛李春朝,又有幾分愛。 當初成親的時候,她千不愿萬不愿,盼著李春朝想明白了與她和離,而今真的等到了,她卻沒有想象中開心,反倒是說不上的悵然若失。 一身風雪到家后,她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整日就是睡覺。 年關剛過,白秋意就給她收拾行李,準備把她送去蓬萊山,讓她散散心。 白秋夕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乖乖地去了蓬萊山,秦時月秦時雨得空就去看她,魏若昧去采藥,也時常去看她。 白秋夕的日子倒也快活,唯一想不明白的就是,當初是為了李春朝才去科考,而今和李春朝和離了,不知道要不要繼續去參加春闈。 因此,書也是念一陣兒歇一陣兒的,沒什么動力。 她在蓬萊山里野了大半個月,還沒出正月,就聽到了李家出事的消息。 太女和二皇女明爭暗斗多年,終于在今年落了幕。 二皇女一黨被揪出不少致命的錯處,貪污賑災款項,賣官鬻爵,穢亂科考,一條條一件件,都是殺頭的罪過。 太女深知斬草除根的道理,女帝也有心打壓李家,不顧太后求情,連李家一并料理了,若不是有丹書鐵券保著,怕不是要殺干殺凈。 樹倒猢猻散,呼啦啦大廈傾頹,曾經的鐘鳴鼎食之家皇親國戚,轉眼全部貶為庶人,變成階下囚,女眷流放邊疆,男眷或發賣或入了奴籍,無一人幸免。 永安城里,人人都想著法兒的和二皇女一黨撇清干系。 二皇女暴斃后,留下了一對女兒,女帝憐惜稚子,指給了三皇女李鳳眠,聽說三皇女因為不大情愿,又被女帝斥責一番。 各處都急著撇清關系的時候,偏偏有一個傻子,匆匆回了永安城,到處找早已經與她和離的正君。 要說也是李春朝時運不濟,但凡他晚這么半個月和離,李家出事,就牽連不到他,畢竟還有一層白家正君的身份在,可是如今,和離書都已經各自交付,他早已經算不得白家的人。 白秋夕卻不管這些,非要說還不曾退還生辰貼,便不算真正和離,硬是把牢里一身傷的李春朝帶走了。 左右李家已經無力回天,太女各處還需要仰仗白家,也就睜一只閉一只眼,任白秋夕帶走了人。 女帝看著跪地不起的白瑾心,笑著寬慰她,瑾心,你這小女兒有情有義,你又何必如此苛責她? 白瑾心誠惶誠恐,跪謝天恩,到家后,得知白秋夕還要去給李家求情,求獄中優待她們。 白瑾心抓著人到了祠堂,拿出了戒鞭,誰勸都不好使,簡直是把人往死里打。 你這個惹禍精,現如今永安城里,連條狗都知道繞著李家走,你還偏偏湊上去,今日趁早打死你,免得日后白家毀在你手里。 白秋夕仍舊不松口,她知道二皇女一黨不干凈,但她也知道太女黨有多少腌臢事,所以,一邊是山鬼,一邊是精怪,半斤八兩,這邊活得好好的,那邊怎么就還沒等到陛下發落,就被動了私刑呢? 尤其是,李家的穢亂科考,受益人也有她白秋夕一份...... 她不松口,白瑾心就真的往死里打她,最后是白秋意硬闖進祠堂,撲在奄奄一息的meimei身上,挨了母親好幾下,才救下了人。 不得不說,打得實在是太狠了,白秋夕昏迷了兩天兩夜,醒了后,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才能下地。 彼時她剛睜開眼,就看到滿身是傷的李春朝坐在她床邊哭。 白秋夕抓著他的手勸他,李春朝,你別哭,我就是不想你難過,才挨的打。 李家女眷啟程去流放地那天,病懨懨的白秋夕還特意去送。 李春楣接下她給的銀錢和吃食,很想告訴她,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被押送的人繳獲,送再多也沒有用。 但最終,她什么都沒說,只是望著白秋夕,自嘲道:秋夕,真希望你是一個更壞的人,這樣也讓人少些擔憂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