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書迷正在閱讀:獨占、【已棄坑】樂園、投胎出錯后,我成了塌房大明星、竹馬天降我都要、殿下,造人要緊、碎碎冰的燉rou集、金風玉露、想吃糖(H,1V1,HE)、長公主她總欲求不滿(NP,高H)、(人外)奇怪的澀澀增加了
似乎,變得不一樣了呢。他為何感覺很高興?“那朕就先回去了?!崩钷逼鹕?,再次摸了摸他的腦袋,見他這次沒躲,心中又開心了幾分,邁著豪爽大步而去,單瞧著背影,她依舊還是那位風華無人能及的帝女。夜幕重華宮外,送走了帝女,剩下的宮女太監們都在門口垂著腦袋,等待主子發話。北辰魄站了良久,這才回神,“閉門,夜寢?!?/br>第十一章帝女的計劃表因為政事繁忙,李薇抽不出時間親自去上京學院看望北辰魄,謝公公看她如此關心,于是想了個辦法:派謝公公以禮替身陛下,讓他帶些珍貴的筆墨紙硯和相關的騎射用材運過去,親自在上京院送出。李薇覺得甚好,隔天又讓他挑了一匹最棒的血汗寶馬給北辰魄送過去當騎射學習,還搭配了精致的馬鞍和弓箭等等,一應俱全。當御賜的物品接連到達上京院時,學生和老師都驚呆了。那血汗寶馬也成為上京院最受歡迎的小馬駒,一時間上京院話題不斷。聰明的人自然都知道,這些都表示:誰敢得罪北辰魄,就等于跟當今陛下過不去!自從上京院御賜后,學府果然沒有再出現過類似的“挑釁”事件,大多數學子還漸漸和北辰魄套近乎,若真若假地做起了朋友,得益于此,北辰魄也結識到了不少的朋友,當然,有好有壞,有善有惡,他只當是消遣罷了。而那呂公子在學院樹敵頗多,最近常和人起爭執,每日都與不同的人扭打在一起,一次竟然在一條老巷子里被人打了個半死,頂著一張豬頭的臉回到了家,家人問起仇家時,他卻連人影都沒看清。呂家猜測此事必定和北辰魄有關,但因自家公子也是個鬧事的種,又見北辰魄如此受歡迎,哪里還敢找他的麻煩。然而畢竟是大世家,京城里都議論紛紛,若不找幾個替死鬼,他們呂家哪里還有威風可言?最后找了幾個稍微弱勢的家族出了氣,事情不了了之。夜晚,宮內長明燈又亮了起來。崇明殿中,李薇繼續挑燈夜戰。謝公公在一旁看著李薇不斷地打哈欠揉眼睛,心疼道,“陛下,還是早些歇息,朝堂上的急事不都快處理完了嗎,剩下這些,咱明日再批閱也不遲?!?/br>李薇搖搖頭。她現在處理的可不單單是奏折,還有她的人生計劃。在黨的教育下,她從小養成了人生規劃的習慣,于是硬生生將她這么一個女神經培養成了校園女神。這個習慣是好習慣,她堅持得很快樂。這些天政務繁忙,現在總算能空出些時間對自己近期做個總結了。那么,下一個目標作規劃是什么呢?如今,她的身份地位已經是翻天覆地了。朝堂政事自然是她的目標列入計劃之一,然而這個只能算是工作上的突破,但對于整體人生方面,她覺得還有幾個漏洞。第一,如果她回歸自由,政事自然不必她cao心。第二,必須給北辰魄制定詳細的帝王養成記。第三,和攝政王還是需要簽約,盡量多拿些利己的利益。第四,如果要讓第三個條件進行,那么就必須讓他有些東西必須求她。那么,她現在就必定要找到一樣他感興趣或者想要完成的事情,但只有她自己能做到。李薇覺得自己的優勢,無非就是多了五千年的知識,如果要讓這些東西發揚光大,或者說,在這個時代發揮作用,那么,由她這個帝女頒布旨意由上而下進行改革,是最合適、最有效不過的方法。但是,李薇卻不想這些東西就這么由她自己絞盡腦汁付諸行動,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助力和幫手,如果能讓攝政王也看到這些優勢,誘惑他和自己簽訂條約,只要她完成一件國家大事,就簽訂一個或幾個條約,這樣她就覺得動力十足,最后一定會獲得更大的自由。以上歸納四條,其實第一條相當于作廢,剩下三條,歸納為兩個點,也就是針對兩個人,第一個是北辰魄,第二個是攝政王。李薇想了整個晚上,直到回到長樂宮躺在床上還在想,仔細分析了兩人的性格:北辰魄現在還只是個孩子,脾氣還沒成型,平時愛鬧些小別扭,話比較少,偶爾還比較毒,但心里如明鏡一般,這樣的人,唯有真心能打動,如果成為帝王,也會是個明君,她自信她能夠將他代入帝王正軌。至于攝政王,她想想就頭疼。人家年紀輕輕就當上攝政王,不是沒有原因的。第一,頭腦極其聰明,智商和情商雙雙超標??;第二,謀權善任,簡直就是天生的政治家;第三,人長得英俊多姿又多金,她還真沒發現他有什么弱點;第四,權力傾天,卻沒有野心,對皇位也不屑,她還能怎么辦?第五,面癱加冰塊,天生不易被打動,看來女色美人計也是行不通的,聽說他連女的近侍都沒有。她平時已經將自己50%的天性野性在他面前釋放了,愣是沒發現他能露出個笑容,這樣的人,當真是水火不侵!不過,像攝政王這樣的人社會學統稱為人格缺失,性格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雖然他還很年輕,李薇就大概估計一下,就二十三四歲吧,這樣的人肯定是在小時候經歷過了些什么,這才導致了如今如此無敵的面孔。李薇覺得她可以從這些事情入手,調查一下攝政王的身世。從謝公公口中得知的信息,也是世人都知道的信息。攝政王是土軒陛下十歲就帶在身邊的侍衛,父母無從考究,因才華出眾,武學非凡,十六歲就被提拔為禁衛軍統領,而后也一直跟隨在土軒陛下身邊出謀策劃,土軒陛下甚至讓他開始代理監國、批閱奏折,雖然遭到不少朝臣的反對,但土軒帝依舊堅持,而攝政王為了不讓土軒帝為難,親自請示出使邊關,五年內立了不少戰功,回到朝廷后,站穩了腳跟,土軒帝更是倚重,當時很多人認為土軒帝會禪位給他,但不知什么原因,土軒帝疏遠了攝政王一段時間,而后又重新重用,最后立了帝女為太子。謝公公猜測,土軒帝是有意讓他繼承大統的,但因攝政王不愿意,這才疏遠了他,而后應該是土軒帝和攝政王定了什么契約,比如,必須留在朝廷輔佐新帝等等,但具體內容世人無法得知。土軒帝臨終前又給了攝政王一份密旨,連帝女都不知道密旨內容。李薇覺得這人甚是神秘,連父母都無從考究,而受到先帝如此的厚愛,若是他想登基稱帝,早就登了。先前的帝女大概是覺得此人高深莫測,又有一份密旨,這才對他不爽的吧?真是棘手。這樣的人,如何查探到他的身世?性格成因?十歲之前的內容沒人知道呢。夜晚,李薇直接在崇明殿偏房休息。碧嬤嬤過來收拾床榻,謝公公則來此收拾書桌內的雜物,見桌上宣紙寫了寫字跡,知道是帝女陛下思考的筆記,但為了避免他人看到,還是默默清理掉為好。翌日清晨,天氣轉涼。碧嬤嬤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