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8.
因為工作原因,謝維在橫店只待了個周末,吃過晚飯后,徐一圓送他去機場。 走到安檢口時,謝維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默默攥緊了徐一圓的手。 沒見面的時候想,離開的時候更想,即便就在身邊,也還是覺得不舍。 仿佛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一般,有著濃烈而澎湃的感情。 我看了下天氣預報,下半個月都很熱,明天三十多度了,你沒事兒的話,就好好待在酒店里,或者晚上再出去,別曬中暑了。 今天他也跟著去片場待了兩個小時左右,橫店的環境比較封閉,四月中旬,正是升溫的時候,內場很悶熱。 他看著徐一圓跟著攝制組跑來跑去,覺得很心疼。 一圓,無論什么時候,你的身體健康都是最重要的,知道嗎?謝維抬手,指腹在她眼下輕柔地摩挲了半晌,工作雖然很重要,可是也不能本末倒置。 徐一圓看著他明潤的雙眼,洋溢著柔和的情緒,如同傍晚時分的湖水。 嗯。她點頭,也用力握緊他的手,居然覺得有些心酸,對不起啊。 雖然謝維在她面前表現出來的狀態依然是從容自持的,可徐一圓能感受到,他也是力不從心的。 維維,你也要好好休息,評職稱的事情,咱們還年輕呢,完全不用有壓力。 謝維聞言,嘴邊勾起淡淡的笑意,嗯。 心血來潮的到這邊來,唯一的想法就是見到徐一圓,在她身邊的時候,所有的疲憊和空虛都不值一提,如今要走了,不禁感到落寞。 心里像是灌了一陣溫暖,柔和的春風,但轉瞬便消失了。 眼看著要排到他了,謝維摟住徐一圓,按著她纖瘦的后背,輕輕拍了兩下。 我走了。 告別的話說太多,就顯得黏糊了,他們之間本來也不是這種纏綿悱惻的氛圍。 徐一圓感受著謝維帶給她的溫度和力量,臉頰貼在衣服上,他的心跳聲清晰而強烈。 令她覺得安定。 維維,我舍不得你。她忽然說。 其實平時也有撒嬌和依賴,但和此刻不同。 那晚她看到謝維,緊緊抱住他的瞬間,第一次深刻地意識到,原來她那么努力的自立,其實只是覺得沒人會很在意她。 連陶女士和她視頻聊天的時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只有謝維,每次在她說話的時候,都會認真而溫柔的看著她。 現在才說啊。謝維看著她絨絨的發旋,低頭,用下頜蹭了兩下,忍俊不禁道,唉,我也認清現實了,徐總趕緊發大財,這樣我就給你當秘書。 徐一圓失笑,仰起臉看他,那我屬實不配,謝主任。 謝維哂笑一聲,揉她頭發,真走了。 好。 徐一圓松開他,看著謝維跟著人潮走入安檢口。 她看著謝維挺拔的背影,又在心里做測試,想知道他多久會回頭。 據說分別的時候,離開的那個人先回頭,就說明對方更在乎。 十秒,二十秒,三十秒...... 徐一圓緩緩垂下眼,笑自己的幼稚。 她曾經真的非常信任這個小測試,宛如相信落水時的緊抓在手心里的繩子。 還記得大學開學的時候,父親開車載著行李送她去學校。 說完再見后,她提著行李箱朝前走,僅僅一分多鐘的時間,她再回頭時,父親已經搖上車窗走了。 不過后來,她也明白,這可能只是個人習慣而已,是她過分纖細和敏感。 再抬眼時,謝維已經走到了另一頭,扶梯上人來人往,他仍舊站在原地。 雖然隔了段距離,但徐一圓清晰的看見他眼里的笑意。 以及緩慢,溫柔的口型:再見。 徐一圓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那種感覺,就好像她本來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忽然有另一顆泡沫,在暗潮涌動中,與她相逢,融合。 徐一圓的界限被消融了。 因為謝維來過,徐一圓的心情持續很好,可是某天她回酒店,卻被堵在了大廳門口。 是男主演的粉絲們,其實之前也有看到她們來應援,但沒這么聲勢浩大。 制片人和好幾個工作人員站在門口,即便戴了口罩,也能看出來表情很凝重。 徐一圓壓下棒球帽的帽檐,和制片人打了個照面,雖然好奇,但不太好意思問。 給姜姜發消息問她知不知道什么情況,她也很莫名。 小徐。她正打算離開時,制片人喊住她,楊陵的劇本你寫完了嗎? 徐一圓想了想進度,誠實道,因為他這個角色在原文中著墨不算很多,所以我增加了新的故事線,還需要...... 制片人顯然心情很煩躁,沒空聽她說這些詳細的,不要延伸太多了,今天張意來和他在片場吵起來了,因為拍海報的站位問題。 啊...... 徐一圓盡量裝出驚訝的樣子,不過心里不以為然,這倆男演員平時只要同框,都會暗自墊腳,增添氣勢。 粉絲們大多是年輕姑娘,熱情起來簡直讓人招架不住,劇組本來派人去協商了的,沒想到張意來的經紀人居然還拿著他的簽名照出來了。 場面變得更加混亂。 副導演收到消息后也過來了,大門被堵住了,徐一圓進不去,出于禮貌和規矩,也跟他們站在了一起。 今天這件事,據說起因是一個站姐拍的路透內容,涉及劇情。 發到網上以后,臺詞引起了原著書粉的爭議,那個名場面本該是男主角的戲份,卻成了男二的。 徐一圓聽著聽著,感覺有些不妙了。 因為那段劇情,是她修改的。 但是在經過了原著作者和姜姜的許可,才在不打亂大前提的情況下修改的。 粉絲們的陣仗越鬧越大,等徐一圓回到房間的時候,網上也已經是沸反盈天的狀態了。 姜姜惶惶然的抱著電腦發呆,看見她的時候,眼淚一下就冒出來了。 一圓姐,怎么辦??? 徐一圓畢竟在這方面略有經驗,她只是在想,拍攝期間的保密工作明明一直很到位,怎么會讓站姐拍到那么清晰的內容呢。 又聯想到剛才張意來的經紀人給粉絲送簽名照作為安撫的事情。 她點開微博,看了一下話題下面的討論,基本都是在罵篡改戲份,男二帶資進組的事情。 張意來好慘甚至還上了熱門,許多粉絲在下面刷宣傳語,為他打抱不平。 這是他的第一部電視劇,網上的關注度非常高。 他的粉絲執行力也很強,有詞條的地方,基本都是他的精修圖,用來和楊陵做對比。 楊陵帶資進組的事情倒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被罵得很慘。 其次就是原著粉開始轉移熱度,罵編劇篡改劇情,以及各種陰謀論,把劇組說成萬惡的資本家。 姜姜看到那些辱罵的言論,哭得很傷心,畢竟這是她第一次擔任總編劇,付出了很多心血。 徐一圓的心情也很郁悶,網上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辱罵的話比雪花還冷漠,密不透風的壓過來。 工作群里也鬧得不可開交。 其實大部分都猜出了引導這場風暴的人是誰,不過如今劇還沒拍完,所以還有協商解決的余地。 但主要壓力還是放在了編劇身上。 制片人來和她們打招呼,依然是修改劇本的事情。 徐一圓心里雖然煩悶,還是很積極的在處理問題,和負責剪輯的同事商量了轉場之類的問題,盡量避免重拍戲份,浪費資源。 姜姜負責和原著作者協商,希望她能站出來,解釋一下改劇本的事情,可對方的態度有些模棱兩可。 一圓姐,我們這個劇會不會拍不下去啊。 徐一圓正在修劇本,聞言,認真思考了半晌,那不至于,網上雖然鬧得沸沸揚揚的,不過很多都是買的評論...... 姜姜淚眼朦朧的重復了一遍:你是說水軍嗎? 嗯,張意來和楊陵的資本方應該都下場了吧。 徐一圓雖然不算資深的圈內人,但對這方面也不至于一無所知,這部劇本來就很有熱度,現在這么一炒,如果引導好了,對劇組來說完全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姜姜聽著她鎮定自若的分析,也冷靜了許多。 因為這場風波,整個劇組幾乎都是一夜未睡。 公關部的同事在群里吐槽現在的飯圈現象,業內人士很清楚,流量與熱度是把雙刃劍。 徐一圓發微信給張意來的經紀人。 因為大部分辱罵編劇的矛頭都對準的她,如果不是有心引導,她一個小編劇,不至于被推上臺面。 經紀人沒回她,直到第二天上午,事態發展完全失控,她才和徐一圓見面,不過道歉的態度很敷衍,反而把徐一圓氣得夠嗆。 本來劇組方面已經把修改劇本和路透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合理的程度。 沒想到原著作者發了條意味不明的長微博,暗示改劇本的事情她全然不知。 于是姜姜和徐一圓再度被推到風口浪尖。 兩位男主演的粉絲互掐的同時,也不忘帶上編劇一起罵。 尤其是發現徐一圓的微博并沒有關注張意來,劇組互動也很少,關于兩人不合的小道消息莫名其妙的傳開了。 徐一圓猜想推波助瀾的肯定有他的經紀人。 姜姜還是第一次經歷這么聲勢浩大的網絡風波,很真誠的寫了解釋的長文,卻沒什么人買賬,倒是她的朋友在下面,出于維護的心態,說了一下改劇本的不是她。 半天不到的時間,徐一圓的微博就淪陷了,雖然她及時的鎖了個人內容,但評論區還是罵得很兇猛。 更有甚者,把她參與過的影視劇作品都扒了出來,惡意評價,打低分。 張意來的粉絲甚至給她扣了個以權謀私的帽子,說她故意篡改戲份,欺負新人演員。 徐一圓之前從沒想過,自己還能有這么出名的時候,連她大學的畢設作品都被翻出來罵了個狗血淋頭。 閨蜜打電話過來問情況時,制片人正好叫她們過去開會。 走流程的道過歉以后,她和徐一圓解釋,說現在網上關于她的爭議實在太大了,演員的粉絲們都在抵制她和姜姜。 她委婉的表示,可能會找新的編劇來接手劇本。 徐一圓看著泣不成聲的姜姜,又看著劇本上的主編劇三個字。 張意來和他的經紀人也參與了會議,神情倨傲,帶著不耐煩的情緒。 畢竟對光鮮亮麗的他們來說,編劇,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而已。 徐一圓雖然早就明白,涉及利益,能力不足的必然會成為犧牲品,只是沒想到,這次輪到了她。 看著在座的各位,朝夕相處大半個月,平時還能說笑,一旦出現事情,都只會明哲保身。 姜姜還在和制片人道歉,明明她也是受害人。 但無濟于事,她們不過是資本市場里的卒子,隨時可以被代替。 想通這一層后,徐一圓覺得很疲憊,在制片人為難的表情中沉默良久后,點頭。 我愿意退出的項目......她看著一臉惶然的姜姜,盡力擠出微笑,但是姜姜沒有參與修改劇本,況且整體大綱都是由她把控的,所以我覺得..... 徐一圓本來也算是受害者,話又說得有禮有節,并沒讓人難堪。 劇組方面綜合考慮之下,同意讓姜姜繼續擔任編劇。 徐一圓用盡了理智和體面,平靜的走出了會議室,回到房間收拾行李。 無妄之災,飛來橫禍。 她只能這么定義這件事。 電腦打開,密密麻麻的文檔,以及筆記本上條條框框的劇情線,全都付諸東流了。 姜姜還在開會,其他人也都各司其職,只有她被踢出局。 閨蜜給她截圖網上的事情,本意是想安慰她,可是那些不堪入目的罵名,她不想看也不敢看。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甚至沒給她緩沖的時間,所以比起傷心,她更多是感到憤怒和驚懼。 繼而開始思考,為什么是她? 明明只是按照命令辦事而已,最后卻全部成了她的責任。 明明從未和張意來起過爭執,卻被他的粉絲罵得豬狗不如。 明明...... 再多理由,在群體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 她,徐一圓,就是個倒霉蛋。 為什么??? 徐一圓還是沒忍住,點開了幾條惡評,是吐槽她大學畢設的。 那是她第一次寫腳本,拍視頻,雖然作品很稚嫩,甚至很拙劣,可是真的非常用心。 卻被網上的人用來做成鬼畜素材,大肆批判。 還說活該她寫了這么多劇本,依舊寂寂無名,關于這件事,徐一圓甚至不知該從何處辯駁。 她的確只是把編劇當成一份工作而已。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和才能去追求所謂的宏大理想的。 她只是在認真的工作,也錯了嗎? 離開酒店后,徐一圓長長的吐了口氣,繼而覺得脫力。 天氣很熱,她走在路上,看見許多穿古裝的群眾演員,以及各式各樣的亭臺樓閣,和綠幕威亞。 很魔幻的場面。 屏幕中展現出來的華麗,背后其實是不堪細究的樸素。 她想起來來的時候,興致勃勃的向謝維許諾,說這是她第一次參與跟組,非常期待。 結果最后這么落魄。 混混沌沌中,她只能想到找謝維,打了通電話過去,卻沒接。 可能是在做手術。 本來準備訂機票回去的,可是出于散心的想法,她干脆選了趟綠皮火車。 四個小時的車程,回臨北的話,剛好是謝維下班的時間。 因為是工作日,火車上的人很少,她獨自坐在窗邊,列車駛過鱗次節比的高樓后,進入了山野。 春夏之交,窗外滿是一望無垠的濃綠,宛如肆意潑灑的顏料,被日光照得蒼茫,蔥郁。 心力交瘁的徐一圓在這樣平凡的光景中睡了過去。 到站的時候,車站上空滿是霞光,她行李不多,直接打車去了市六院找謝維。 到醫院門口時,她給謝維打電話,依舊是忙音。 正在猶豫要不要去他辦公室找人的時候,看到熟悉的車子。 謝維坐在里面,臉上還帶著溫煦的笑容,同他交談的女人也笑得很溫婉。 徐一圓有些茫然的在原地站了一會兒,抬手重新攔了輛出租車,跟著謝維。 姑娘,你你你.....別傷心啊,這種事兒呢,咱得理性看待...... 司機又關心又忍不住八卦,可能事情沒你想的那么糟糕。 徐一圓看著前視鏡里的女人,素顏,神情黯淡,眼皮是紅腫的,眼睛下面則蔓延著疲憊的青灰色。 怎么看,都很失魂落魄。 她搖了搖頭,吐了口氣,對,沒有我想的那么糟糕。 至少在這方面,她還是信任謝維的。 ...... 謝維今天忘了帶藍牙耳機,開車的時候為了保證專注,他基本不接電話。 昨天他給徐一圓發消息,她說自己很忙,于是無話可聊。 從橫店回來以后,他一直在考慮買房的事情,工作這么久以來,存款倒是足夠承擔首付,只是他父母對于安家在臨北的事情仍然頗有微詞。 畢竟深圳離臨北實在有些遠,工作是不得已,成家又是另一層顧慮了。 今天于佳佳提起于教授生病的事情,于情于理,謝維都該去探望。 非小區內部人員,沒辦法進去,徐一圓提著箱子在門衛狐疑的注視下,徘徊了一陣兒,繼續給謝維打電話。 這次終于接了。 圓圓?他的聲音聽起來很溫柔,夾雜著欣然的情緒,你忙完了? 徐一圓點頭,想起自己這糟糕的一天,一時哽咽。 你.....在忙嗎,我給你打電話都沒接。 我啊..... 謝維說著話的時候,電梯門開了,那邊傳來調侃的笑聲。 佳佳,帶男朋友回來了呀...... 雖然那笑聲飄飄忽忽的,但徐一圓還是聽見了。 她忽然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其實無論她相不相信謝維,都已經跟蹤他了,在她的潛意識里,其實依舊是不安的。 圓圓,你還在嗎? 半晌沒聽到她說話,謝維又喊了一聲。 我......我就是想起來今天還沒給你打電話呢,喊你一下。 哦。 謝維。 徐一圓克制著酸澀的情緒,輕聲喊他。 嗯。謝維笑了笑,怎么了? 怎么了? 徐一圓自己也不清楚,明明是相信他的,卻還是覺得難過,她想是因為她現在太脆弱了。 網上的那些惡評已經快要將她擊垮了,任何捕風捉影的東西,都讓她惶惶不安。 我......我想你了。 說完這句話后,她飛快的掛了電話,擔心下一秒就哭出了聲。 在回家的路上,徐一圓無法自抑的想起車里的那個女人。 謝維和她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女人的第六感是個非常玄妙的東西,越是脆弱敏感,越強烈。 她點開謝維的朋友圈,三天可見的最后一條是一則新聞鏈接,和醫學相關的。 平時徐一圓看都不會看這些,過于深奧,她看不懂。 謝維前兩天和她提過參加了醫學研討會。 徐一圓滑動著頁面,看到了參會人員的大合照,謝維旁邊站著的正是剛才那位美女。 于佳佳。 不久前那個被掛斷的電話,忽然從回憶中浮現出來。 謝維很有教養,幾乎從不掛人電話,要么是熟人,要么確實無關緊要。 于佳佳顯然是前者。 可是這半年多以來,徐一圓沒從謝維口中聽到過任何與她有關的事情。 到家以后,徐一圓先去洗了個澡,感覺頭腦清醒了不少。 已經八點多了,謝維還沒回來,但是給徐一圓發了消息,說自己在朋友家吃飯。 朋友。 徐一圓想了想,點開了謝維的微博。 他這人沒什么大的愛好,但挺喜歡看球賽的,雖然不怎么踢。 可能每個愛國青年,對足球都抱有熱忱之心。 其實也不怪徐一圓多心,按照普世價值來看,謝維的個人條件很優秀,向他表露好感的女生不在少數。 他的微博是從大學開始用的,關注的人也多是生活里的朋友,徐一圓這次心血來潮的一一細看。 輕而易舉的就找到了于佳佳的微博,因為謝維給她點過贊,里面有她的照片。 于佳佳發微博的次數也不多,但是質量非常高,自拍九宮格美得無可挑剔,展露的生活碎片也很高級。 徐一圓覺得,如果她是男人,肯定拒絕不了這種大美女。 所以謝維點贊的事情,她只能把小情緒咽進肚子里。 如果徐一圓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點贊的那條微博已經是一年前的了。 她用小號關注了于佳佳,看到了一些粉絲可見的內容,關于她的暗戀歷程。 徐一圓通過她發的只言片語,大概拼湊出了那個人的身份。 年齡相仿,和她是同事,內科醫生。 她還po了一張照片,是辦公室一角,徐一圓看到了謝維的背影,和另一位男醫生的側臉。 文案配的是:為什么你這個木頭人,總讓我想到春天。 木頭人...... 還有一些關于抱怨木頭人去相親的事情。 徐一圓嘆了口氣,心里有了定論。 于佳佳暗戀的人是謝維。 她點開于佳佳轉發的那條醫學研討會的微博,看到她截圖出來了一個小畫面。 上面有謝維,她,和另外幾個六院的醫生。 她評論了一句:敬友誼。 謝維評論了一句:真的嗎? 徐一圓甚至想象出了謝維說這話時,似笑非笑的模樣,其實他也有稚氣未脫的一面。 三天前的互動,敬友誼,今天就到了她家,做朋友。 點點滴滴的證據都擺在了眼前,徐一圓仍然感到混亂。 從時間線來看,于佳佳和謝維讀研的時候就認識了,如今又同在一家醫院工作。 郎才女貌,還都有共同的理想。 徐一圓看著她那句,如果我能勇敢一點,告訴他不用去相親了,是不是就不會感到委屈和遺憾了。 她甚至沒辦法討厭于佳佳,徐一圓寫了許多愛情故事,從她的字里行間中,能看出于佳佳是真心喜歡這個人。 那自己呢? 徐一圓數著年份,從研究生時期再到如今,差不多五年的時光,于佳佳付出了這么多。 而她和謝維起初,不過是出于各取所需的狀態而在一起的。 她借著他離開了冗雜無趣的家庭關系,他因為她避開了復雜多變的男女關系。 謝維也說過,他理想中的愛情是相互尊重,彼此獨立。 關于這兩點,徐一圓貫徹得很好,他說自己工作忙,欣賞她的獨立。 于是徐一圓努力工作,就算很累了,就算依靠著他的時候,也會告誡自己不可以松懈,必須要獨立,更自我。 否則這段分庭抗禮的關系,就會失去平衡。 他的確說過她是自己的理想型,可人都是會變的不是嗎? 如果要我排序的話,愛情對我來說絕不是首位。 徐一圓想起謝維說這話時輕描淡寫的語氣。 從容的,漫不經心的狀態。 現在看來,咖啡廳的談心似乎并不是談心,謝維只是在展露自己所擁有的籌碼。 不是徐一圓選擇了他,而是他反客為主,允許徐一圓留在他身邊。 過于冷靜的分析,讓徐一圓很矛盾。 因為她能感受到謝維對她的溫柔和好意是出于真心的。 那時徐一圓找對象的標準是,誠實,表里如一,懂得尊重自由,并且給予她恰到好處的安全感。 謝維的確如此,他沉穩從容的個性,溫和明睿的言論與行為,總是讓她受益匪淺,感到安心。 但安全感,和信任,其實是有區別的。 即便是不熟悉的人,只要知道他善良,待人好,沒有攻擊性,便能令人感到安心。 信任卻不同,需要非常深刻的了解與喜愛,才能達到放下部分自我的程度。 徐一圓不得不承認,她從未在謝維面前肆無忌憚的袒露過自我。 她不敢。 血脈相連的家人都不能容納她的陰暗面,所以徐一圓根本不敢賭,她的籌碼太少,滿盤皆輸的代價又太大。 見機行事,及時止損,簡直是她刻進骨子里的座右銘。 謝維說喜歡她的可愛,真實。 為此她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更加靠近這種形象,藉此穩定關系。 謊言的本質是自保,誰不希望在愛人的懷抱里卸下偽裝呢? 都希望有人會愛上整整的自己,然而更多的時候,如果不偽裝,我們就無法得到愛。 徐一圓終于想到了愛這個詞。 原來她真正想從謝維這里得到的不是安全感,而是愛。 懦弱,自私如她,也忍不住期待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