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支箭,不偏不倚地射在李言淑身側。
因為那支箭,不偏不倚地射在李言淑身側。
趙遂和李言淑第一次見面,是在臘月寒冬。 從丞相府角門進去,腳程快的青年人也要走好一會兒才能到正房大院。大院正面五間上房,兩邊是游廊,廊上掛著幾籠畫眉,溫順得沒有生氣。 天蒙蒙亮,滿院的丫頭小廝已經忙了一個時辰。 房內燭光明亮,陳設奢華,連只花瓶都是哥窯青釉弦的,瓶內是幾枝寒梅配山茶。 李孟道倚在透雕牡丹短塌上,檀木小幾上放著他素日愛喝的龍井。 丞相,小姐和夫人過來了。小廝站在簾外畢恭畢敬地通報。 李孟道彈彈衣袖,面露威嚴,說:進來。 李言淑和母親走進來,她上身外罩粉色羊絨窄襖,下著同色縐裙,頭上珠釵點綴,胸前一條纏金海白珠項鏈,溫潤華貴。 因為生得秀美,氣質又溫柔嫻靜,一身粉色不顯俗,反而給李言淑添了些靈動天真。 很好,很好,李管道那張嚴肅板正的臉終于舒展起來,語氣透露出他十分滿意。 父親。李言淑先行禮。 李孟道又打量一遍她,提醒說:今日你頭一次入宮見皇上,一定要步步小心,處處留意。 李言淑又是輕聲回應:嗯。 她雖不是第一次入宮,但這次李孟道是要帶著她去商議立后的事,李言淑才十七歲,心里難免緊張。 李孟道也瞧出來,又寬慰道:但也不必害怕,父親陪著你呢。 丞相府外車馬已經準備好,李九賢正在車前候著,見一行人出來,他上前叫了聲:父親。 李孟道點頭,不欲多言:走吧。 兩輛馬車,父女一人坐一輛,李孟道先上車。 李言淑從角門走出來,腳步款款,身姿輕盈。 李九賢站在木梯前望著李言淑,臉上掛著親切的笑。李言淑走近時,他伸出手想攙她:小妹當心。 李言淑卻并未把手遞給他,自己扶著車沿坐進車里。 馬車踢踢踏踏向皇宮駛去,李九賢站在原地,目送馬車走遠。良久,他那種溫和愉悅的神色突然消失,滿臉的冷漠蔑視,他嗤笑一聲,轉身回了府里。 進了宮門,馬車停在宣政門外,李孟道帶著李言淑往春秋殿去。宮規森嚴,閑雜人等一律在外等候,只有琉瑩一個人陪在身邊。 那時琉瑩同樣是個稚氣的小丫頭,但也被靜默肅穆的氣氛嚇住,不敢東張西望。 一條筆直的長道走過,朱紅的門前站著兩位高大魁梧的侍衛和一位太監。 給丞相請安,皇上在里面等著您呢。那太監又將三人引進殿內。 琉瑩自認丞相府已經氣派十足,但進了春秋殿,她幾乎被震驚地說不話來。從規模到陳設,甚至是侍從的氣度都在丞相府千百倍之上。 參見皇上。三人下跪請安。 赤昭帝從一堆奏折中抬起頭,雖已年邁,但仍精神硬朗,眼神清明,他讓三人平身,只多看了李言淑一眼。 李孟道說:昨日皇上下旨封臣女為后,上賜天恩,微臣感激不盡?,F特攜臣女進宮謝恩,愿皇上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同幸 行了,赤昭帝又垂下頭,有些不耐煩:婚禮的日子已經讓禮部在定了,最快也要半年以后,你們回去先準備著。 語氣隨意,仿佛是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 赤昭帝與李孟道都已年過半百,不過是向憑著這場聯姻,各取所需,將權力穩固地傳到下一代。 李言淑當皇后不是目的,李家能成為宗室才是李孟道所求。赤昭帝則看中了李孟道積攢半生的那份家業,只需丞相府的一半,便能補上戰爭帶來的國庫虧空。 除了犧牲一位女子的終身幸福,所有人都能在這場婚姻中獲利。 三人跪得腿麻,赤昭帝才終于看完那疊奏折,正巧太監進來通報:啟稟皇上,太子殿下從軍營回來了,這會兒正在馬場呢。 聞言,赤昭帝摸著那把胡須,略想了想,說:朕去看看,丞相和你女兒也一道去吧。其他事,后面再細說 李孟道趕緊回答:遵命。 馬場開闊,站在鼓樓上望過去,都是黃土平地。 知道赤昭帝要來,侍從早已備好了帳篷和座位。赤昭帝坐在最前面,李孟道略次一些陪坐在左邊,李言淑挨著李孟道坐下。 馬場上幾匹馬在繞著圈奔馳,速度極快。李言淑瞧見領頭的那只是紅棕馬,騎者身形高挺,行動瀟灑。 馬群行至帳篷前,眾人下馬請安。 領頭的那位走近,帶著些風風火火的氣勢,開口說:孩兒參見父皇。 赤昭帝起身親自把他扶起來,夸道:不錯不錯,這次回來又進步了,一會射幾箭給朕看看! 趙遂抬頭,笑著說:是! 李言淑這才看清他的臉,五官端正,劍眉英目。笑起來笑聲爽朗,又風流又自怡,一身玄色長袍顯得身姿筆挺,有種超然的少年風姿。 她自小長在深宅大院,見過的男人一只手都數的過來,所以此刻竟沒出息看楞了。 趙遂敏銳地察覺到她的目光,轉頭看向她。李言淑自知失禮,收回眼神,抿起嘴。 李孟道給趙遂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趙遂走過來,說:丞相免禮。又問:這位是? 李孟道回答:這是小女李言淑,今日特進宮來謝恩。 冬日寒涼,寒風呼嘯,今天的日光不算強,陰沉沉的,李言淑聽到趙遂了然地說:原來這位就是相府千金。 她余光還看到趙遂在靠近,心臟越發急速地跳起來。 本王這廂有禮。趙遂站在桌前同她問好。 李言淑起身,維持著大家閨秀的儀態,還禮:參見太子殿下。 趙遂沒說話,只是無言地注視她。李言淑下意識摸摸臉頰,以為自己有什么異處。不想趙遂仍是一言不發,走向赤昭帝身旁的位置坐下。 騎兵又騎上馬,在馬場中央活動起來,向赤昭帝展示近日新練的陣型和技巧,這些都是趙遂訓練的成果。 風逐漸大起來,黃旗被吹得翻揚,琉瑩把披風給李言淑罩上。但李言淑仍舊覺得難受,今早凌晨就起來梳妝打扮,又提心吊膽到現在,她本就是個易病的身子,現在腦袋已經暈暈乎乎。 可偏偏又是在皇帝面前,赤昭帝威嚴過甚,現下不是她說話的時候。父親也看騎兵看得入神,除了琉瑩沒人在意她,只能忍著。 真是受罪。 李言淑賭氣地想。 等騎兵展示完,趙遂也騎上馬,先溜上一圈。一位騎兵騎著馬跑在他之前較遠處,手里舉著靶子。 每跑一段,趙遂就拿起弓搭箭,射向靶子,每次都正中中心,箭無虛發。 李孟道夸贊:太子殿下這箭藝,除了皇上,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赤昭帝很受用,回答:畢竟是朕親手教出來的,哈哈哈。 兩個人聊起來,注意力逐漸不在馬場上。 趙遂和騎兵朝帳篷騎來時,趙遂本該射向靶子的弓箭,卻朝右一偏,射向帳篷。 啊啊啊??!琉瑩驚慌地叫出聲。 因為那支箭,不偏不倚地射在李言淑身側。 言淑!李孟道回過神,趕緊起身查看,發現李言淑并未受傷,才放下心。 李言淑卻不顧李孟道的動作,眼睛定定地望著馬上的趙遂,胸口劇烈起伏。 趙遂下馬,也看向她。兩個人就這么隔著眾人和風沙對視。 趙遂雖然嘴里說著:一時手偏,嚇到李小姐了,多有得罪。臉上卻沒有愧疚之意。 赤昭帝皺起眉,臉色也不好起來。 李孟道忙打圓場,說:所幸沒有大礙,只是受驚了。依微臣之見,就讓小女先回春秋殿休息吧。 見赤昭帝點頭,又說:還是傳太醫來瞧瞧。 聞言,琉瑩趕緊扶著李言淑離開。 太監把兩人帶去春秋殿后面的偏房安置,太醫很快趕來,請脈之后說只需開服安神的方子即可。 李言淑靠著金線蟒靠背,手撐金色手枕,身上蓋著錦被。房內熏香籠火,她喝完藥,不適感退下去,倒有些困意。 琉瑩守著李言淑睡了一會兒,聽到有人推門進來。 是趙遂。 琉瑩警惕起來,擋住李言淑問:太子殿下為何來此處? 趙遂帶著室外的寒氣,面色并不友善,沒回答她。 李言淑本就只是淺眠,被這動靜弄醒,睜開眼。她對琉瑩說:不可無禮。 琉瑩聽了,不情不愿地蹲下去,說:參見太子殿下。 免禮,李小姐現下可還難受?趙遂坐在臨窗木炕的另一邊,問道。 李言淑說:已無大礙了。她思索片刻,決定還是說出來,笑著對趙遂說:方才謝謝太子殿下。 她的笑容真摯又明媚,臉上的神采讓人難以移眼。 趙遂似乎很意外,挑眉問:小姐還要謝本王? 多虧了太子殿下那一箭,我才有由頭回來,要是再坐下去,回府肯定又免不了大病一場。李言淑仍舊帶著笑意,太子殿下不能逾越身份和禮制直接告訴皇上我身體不適,才出此下策的吧。 聽李言淑說完,趙遂反而一時無言,像被噎住了般,臉色更差。 很快,他又不服輸似的:你怎么知道本王不是故意想要射傷你? 李言淑回答得也很快:因為依著太子殿下的手法 ,要是真的想射中我,是絕對不會射歪的。 她語氣輕快,帶這少女特有那種飛揚神采,像是發現了什么大事般開心。 趙遂看著,終于慢慢地漫上些許笑意。 兩個人對視著,彼此眼里的欣賞之情都過于明顯,只一瞬間,又都不好意思起來。 咳趙遂裝腔作勢地咳一聲,又問:不知李小姐可有表字? 李言淑搖搖頭:還未曾取字。 趙遂看著她的側臉,尤其是那雙眼睛,又美又含情,他看到的第一眼就陷進去。他突然有了想法,說:那本王贈小姐一字吧 李言淑有些驚訝,以為自己沒聽清,問:什么? 宛宜。小姐喜歡嗎趙遂此時反倒不顧禮節,只問李言淑喜不喜歡,好像知道李言淑一定會接受一樣。 果然,李言淑一聽這個字就歡喜。 我很喜歡。她說。 娟嬋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冬宜密雪,有碎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