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其他地方的丫鬟怎么可能會專門“路過”瑤華宮來!定是瑤華宮哪個嘴賤的丫頭奴才傳出去的。今早上他聽聞有人在那里竊竊私語的時候就料到事情不對。趁這事還沒發酵,他只能先硬著頭皮向皇上稟告。如今皇上知道了這事,如何處置他,他也得認!劉文此時已經抱著必死的心態了。寧遠衡全身仿佛圍繞著一層黑紫的氣息,使整個大殿都壓抑到不行。劉文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緊捏著手心,默數著掌心下脈搏跳動的次數。也許是因為太緊張,數著數著總會忘記自己數到了多少,然后又重新開始數。反反復復了有七次..終于,聽見前面斜上方傳來的聲音-----“這事責任在你,那你來說說,該如何處理?”男人的聲音依然好聽,語氣平平淡淡,聽不出他此時的心情如何,但往往是這種,就更讓人徒生懼意。劉文在聽到聲音的一瞬間,想過很多種可能。只是沒有想到皇上竟然還留自己一命!他是惜命之人。而且他有預感,這種預感和多年前陰差陽錯成為王章的徒弟一樣。他有預感自己若是答好了這個問題,未來的路,必會平步青云!寧遠衡此時也是難得的脾氣好,沒有催促,也沒有表現出不耐之色,靜靜地等待地上的人說話。良久。“奴才拙見,認為此事無需澄清,而是應當抓住所有放出謠言者,找到其主犯,必先剜眼拔舌,隨后斬首示眾,剩下的傳播者,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拔舌削耳,再重打二十大板,當罰半年俸祿,以長記性?!?/br>寧遠衡沒有回應跪在地上的人,但是總算是第一次用正眼瞧了一瞧。劉文見龍椅上的人沒反應,咬咬牙,又繼續道:”按照歷朝歷代的法案,藐視君上應當定死刑,不識圣顏更應剜眼,口出誑語應拔舌,不分真偽應削耳,相傳謠言也應拔舌。如此一來,謠言既不攻自破,又可正宮中風氣?!?/br>寧遠衡定睛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人,眼里有了一絲稱之為”贊賞“的神色:”你對寧國的刑法似乎很有了解?“劉文掩去面上狠厲之色,低聲道:“奴才略知一二?!?/br>“不錯。年紀尚小,涉略廣泛?!?/br>“皇上謬贊了?!?/br>“吩咐下去,就按照你說的來?!?/br>“謝皇上!”劉文心上懸著的石頭終于才落下,雙膝跪得又酸又麻,差點沒站穩。但他像是沒有感覺一樣,強忍著膝蓋骨的不適,屈膝行禮告退。越走到門口,光線就越強,也越光明。只是才剛要跨出去,迎面而來一個身穿暗紅色衣服的人。“師傅?!?/br>劉文連忙停下來,朝王章行禮。王章點點頭,仔細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人,覺得有些奇怪,但看了半天也沒察覺哪里不妥,便點了點頭,讓劉文離開,自己也進去。王章此次前來,其實也是為了劉文的事。他已經知曉,這段時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劉文在管理。而自己,年歲已高,該得的,不該得的都已經得了。而他真正想要的東西,也早已在十年前的那個晚上,永遠的失去了。如今國泰民安,明君在世,他也是該退位安享晚年了。那么多年,劉文的努力他也看在眼里。從一個無名太監到內務府的總管,一路上來實屬不易。他們做太監的,最高位置,也不過是陪侍君上。如今,劉文離這一步,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他這次來,就是想替劉文謀個前程,當然不是一次性全權交出,而是將自己的一部分行使權力交給劉文。比如像通傳翻牌子這種事,是可以交給劉文了。“奴才參見皇上”“王章,你來得正好?!?/br>作者有話想說:本章已完,感謝袁曉,淦的珠珠第一個世界:白切黑甜寵黃文30王章剛進來,寧遠衡就叫住他。王章心里還是有一點茫然,“來得正好?“,他心里猜測著究竟是什么事。”還請皇上吩咐?!?/br>王章站在龍椅的階梯下,作揖垂首。”你眼光不錯,那個叫劉文的人挺機靈,朕打算以后由你師徒二人共同擔任總管太監,但你依然要多鞭策他,你意下如何?“王章眉上一喜,自己和皇上這是不謀而合,心有靈犀了!”奴才無異議,在這里替小徒謝過皇上了?!?/br>寧遠衡點點頭,又道:“在名冊上未變之前,你一直都是宮里唯一認準的總管太監?!?/br>王章頓時感覺鼻子有些酸,人年紀大了就是容易多愁善感。他再次謝過寧遠衡,隨即就跪安了。------------------------------------------------------------------------------------------還真被楊初成說準了。禍從口出,引火上身。這才下午,楊初成就聽說宮里處刑了十多個人,其中兩個已經被斬首示眾,頭還掛在處刑臺上的呢。剩下的人..總之那慘叫聲,都能傳到儲秀宮。宮里有人這么說,說這用刑,是有玄機的。什么藐視君上啊,是非不分啊...反正就是變相的澄清謠言,甚至還來了個大大的警告。不得不說,這效果還是很顯著的。上午走到哪就聽到哪的傳言,下午就沒一個人再提,連“儲秀宮”,“瑤華宮”這種關鍵詞都不敢說。每個人巴不得不知道這宮里有這兩座宮殿。生怕和自己扯上了什么關系。特別是御膳房的江嬤嬤,她想起來都后怕,但也慶幸自己當時遇到的是楊初成,慶幸自己沒有大搖大擺地說那些話。要不然她那條老命,估計是撐不到現在了。對了,與此同時,還有另一件事。當然,比起“處刑宮女”來講,這件事肯定就沒那么多人關心了。說來是頭一例,皇上竟然又提了一位太監起來,這宮里竟然有兩位總管太監!至于提的那個人,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劉文還能有誰?只不過呢,現在這個局勢是分為兩派。一派是宮里老人,表面上不站隊,但實際上就是站的王公公。另一派則是宮里新人。宮里的新人對劉文的傳奇太監路都是略有耳聞的,這一個二個,見風使舵,馬上就跑去巴結劉文,私下里羨煞儲秀宮那四位早就跟了劉文的小太監們不得了。連帶這幾天的儲秀宮,走動的人都多了起來。只是這些事來得快也去得快。也許是因為”私下賄賂“這種事是犯了宮中大忌,不知究竟是王劉哪位公公開得口,這事也就突然一下就消停了。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年末事多吧。楊初成現在也是很愁。她天天盯著自己的經驗和積分。主線部分平穩增長,副線部分...不僅沒增,反而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