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事(這章朝堂戲,給大家免費看看吧?。?/h1>
朝中事(這章朝堂戲,給大家免費看看吧?。?/h1> 中原祭祀一過,朝中隱約傳來一些流言蜚語。 今日朝堂之上,御史言官與武將們爭得面紅耳赤. 前者指責三皇子楚聞宣私德不修,有損皇家體面,應予以懲戒,后者卻說如今北蒙sao動,屢屢觸犯我朝邊境,朝廷應先以大局為重,先派兵鎮壓,還邊境安寧。 陛下,北蒙謝爾部的新部落首領為人爭強好勝,當初還沒成為新首領之前就極力反對謝爾部與我朝交好,如今還屢次擾亂邊境安寧,若再不派兵鎮壓,只怕謝爾部就要更得寸進尺了。一名武將激昂發言。 周軍使此言差矣,謝爾部不過是我朝邊境一個小小部落,縱使新首領不安分,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我朝若急于出兵鎮壓,才是有失大國氣度??! 聲音略有蒼老之感,卻依舊洪亮的,便是寶刀未老的楊丞相。 楊相文人出身,沒打過仗,自然不曉得戰事是瞬息萬變的,若隱忍一時,謝爾部以為我朝畏懼,直接揮兵進攻,到時就是盡失先機了!周軍使毫不客氣,又是一貫的將領風范,懟起人來氣勢十足。 陛下!三殿下之事也非小事啊,私納賤籍女子,實在有損皇室清譽,若此事宣揚到百姓的耳朵里,實在是大大損害陛下的顏面??!言官又來添上一句,更有幾人連連附和。 一時之間,眾人吵得不可開交。 只有坐在龍椅只上的皇帝知道自己此刻頭有多疼。 偏偏朝底下略過一眼,見那站在一旁的某個混賬兒子,沉默低頭,一言不發,仿佛這滿堂紛爭皆與他無關,皇帝簡直是被氣得頭昏腦脹。 諸位愛卿都言之有理,言之有理皇帝趕緊先出口,壓住底下眾人。 若是派兵,周軍使可有合適人選? 陛下,臣愿帶兵前往!周軍使熱血沸騰自薦。 甚好,甚好 陛下,臣舉薦三殿下帶兵前往,三殿下素來與西域大食親密,大食多年前曾與謝爾部一戰,并大勝謝爾部,若由三殿下領兵,大食部從旁協助,這場仗,我朝必定十拿九穩??! 說話的人是楊家三郎,工部郎中,雖是小小五品,卻已是楊氏年輕一輩最能拿得出手的了,可見楊氏一族后輩無能。 此話一出,滿堂寂靜。 眾人面面相覷,皆知此話明里舉薦三皇子,實則是在陷害。 西域大食實力不小,若非與我朝交好,實在是朝廷憂患。 朝臣們一向忌憚三皇子的大食血脈,且三皇子早在滇洲一戰已立有軍工,若此次平定邊關,再使之與大食聯合,到時只怕連陛下自己都要提防自己的兒子了。 楊三郎這番話,分明是在引亂。 陛下!這萬萬不可!三殿下私德不檢,怎能再領兵打仗?言官又適時發言。 誒~怎就不能了?將功補過嘛!楊三郎又道。 楊三郎這么說倒像是坐實了三皇子有罪似的,此事分明尚未有定論。國舅爺也開始參與爭論了。 好了!好了!今日早朝就先到這里吧!先散朝吧!眼看又要吵起來了,皇帝趕緊大手一揮,迅速離開朝堂,頗有些狼狽的。 朝臣們言猶未盡,卻也只能離去。 宮門之外,二皇子楚聞宴叫住了楚聞宣。 三弟留步。 楚聞宣回頭,看到了幾步開外的年輕男子,他面容清俊,身形卻有些消瘦,瞧著倒有幾分文人風骨。 二哥。楚聞宣頷首問好,畢恭畢敬的樣子。 三弟近來可還好啊。楚聞宴笑著關切弟弟。 多謝二哥關系,弟弟一切安好,倒是二哥,聽說入夏時,二哥心癥又犯了,可還好??? 二弟有心了,為兄如今尚好。 兩個男人皆是笑容滿面,兄友弟恭的樣子。 二哥若無事,弟弟就先走了,近來家里事多。楚聞宣一副歸心似箭的模樣。 好,二弟去吧。楚聞宴親切地拍拍弟弟的肩膀。 看著楚聞宣騎馬離去的背影,楚聞宴周身的親和之感瞬間消失,瞳孔中寒光乍現。 楚聞宴并不會覺得這個一向穩重的弟弟,真會為了一個女人昏頭至此,只怕他是在做戲,實則另有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