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夫妻(二)
第八十三章 夫妻(二)
洪武七年的正月,梁王謀反、皇后入獄、陳家廣受牽連、十三年前被判謀逆的蕭家翻案,朝堂局勢一夕之間風云巨變。 當所有人都在戰戰兢兢揣摩圣意,生怕觸了皇家霉頭之時,林晚卿卻被一道太后懿旨宣入了大明宮。 從之前面對太后的經歷來看,每一次都不怎么算得上開心。 故而這一次,林晚卿死活拉上了蘇陌憶陪同。 兩人到的時候,太后正在午睡。季嬤嬤看見跟在林晚卿身邊的蘇陌憶一怔,隨即便聽見里屋傳來太后慵懶的聲音。 你讓那個叫景澈的小混蛋找個地方自己涼快去,哀家今日可沒有宣他。 三人登時尷尬,季嬤嬤不好反抗太后的旨意,只得請蘇陌憶去偏殿先歇息著。 林晚卿嚇得小臉煞白,慘兮兮地扯著他的袖子不讓走。 而那個沒良心的男人卻被她這幅樣子逗笑了,俯身過來摸了摸她的頭,跟她咬耳朵到,放心,皇祖母不會吃了你。她要是真的為難你狠了,你就說你懷孕了,有了我的骨rou。 林晚卿咬牙切齒,卻只能拿眼睛瞪他。 太后才睡醒,屋里燃著安神助眠的安息香,淡淡的味道,讓人不自覺的松弛下來。 林晚卿跟著季嬤嬤行進去,在外間的屏風前坐了下來。 過一會兒,身后響起窸窸窣窣的聲音,是衣料摩擦間的響動。太后由季嬤嬤扶著,繞過屏風,在上首的位置上坐下了。 林晚卿低著頭不敢看她,要起來行禮,卻被太后給免了。 兩人一時都沒有再說話,默了半晌,才聽太后道:蕭家的案子,景澈已經查明白了。 林晚卿呼吸一滯,輕聲地應了句,嗯。 他告訴你了?太后問。 林晚卿搖搖頭,道:這是朝廷的要案,非直接參與之人在最終定案之前都需要保密。大人職責在身,自然不會與我多言,我亦不會多問。 太后聞言倒是意外,唇角不自覺牽起一絲弧度,又道:皇上與我說,刑部和御史臺主張廢后廢太子,陳氏一門滅三族,其余抄家流放,可景澈不同意。 嗯,林晚卿點頭應了一聲,沒有過多的情緒。 太后見她這幅公事公辦的樣子頗覺無趣,只得自說自話道:他主張廢后廢太子,但陳氏一門確然沒有參與謀反和蕭家一案,故而不應當按謀反罪論。但是他們窩藏假公主,欺君犯上,應判抄家流放。 言畢一頓,太后抬頭看向林晚卿,語氣淡淡道:你怎么看? 林晚卿思忖片刻,只問,太后是讓民女以什么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 太后倒是沒想到她會這么問,愣了片刻,此話怎講? 林晚卿迎向她,一改方才膽怯的樣子,不卑不亢道:若是以受害者的身份,民女自然對皇后恨之入骨,恨不得讓她嘗過民女所嘗之苦。但若是以大理寺錄事的身份,民女自當秉承刑獄之人的態度,同意蘇大人的主張。 呵太后聞言笑了笑,不是嘲諷的語氣,倒帶了點驚訝,那若哀家就讓你以你自己的本心來回答呢?你若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大理寺的人,這案子你當如何決斷? 林晚卿思忖片刻,如實道:民女依然會同意蘇大人的主張。 哦?太后意外。 太后或許會認為民女癡迷刑獄,向往大理寺,只是為了報家仇血恨,將律法當作復仇和懲戒罪惡的手段??擅衽畯奈催@樣想過,太后信嗎? 太后怔了怔,沒有表態。 林晚卿兀自道:在民女看來,一國之所以需有法,并不單單是為了懲惡,更重要的是保護善良之人不受惡的傷害。律法于民女而言,公道的意義大過于報復。所以民女認為蘇大人的主張很公道,并無不妥。 她言辭錚錚,聲音朗朗。 一語畢,太后怔愣,良久,才心有不甘地囁嚅道:都說夫妻同心,哀家本想讓你去勸勸哀家這個倔脾氣的外孫哎 她默默嘆出一口氣,補充道:若是放在一年前,景澈豈止要滅人三族,他一定是跳著腳要滅人九族那一個。哀家還奇怪,怎么到了該跳腳的時候,他反倒開始跟哀家唱反調了 說完又心不甘情不愿地睨著林晚卿,輕哼了一聲。 罷了太后嘆氣,哀家老了,也實在沒心思去理這些朝堂紛爭,只盼著能早日抱上曾孫,四世同堂、頤養天年 說著話,還不住地去打量林晚卿,但見她神色無異,太后禁不住心中浮起一絲急色。 她打量了四周片刻,確定沒有人在場之后,對著林晚卿招了招手,讓她靠近一些。 林晚卿愣了愣,一頭霧水地靠了過去。 太后一改往日嚴肅端莊的作派,偷偷從座位底下摸出了一本小冊子,塞到林晚卿手里道:這個,你拿著,好好學著,將來必于你有益。 哦、哦林晚卿點頭接過來,卻見封面上九個大字赫然在目 林晚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瞪著太后艱難地咽了咽口水。 太后伸手合上了她大張著的嘴,隨即將小冊子翻開,叮囑道:這本書真的很好用,當年先帝后宮無子,哀家就是用了這上面的法子,讓先帝沉迷其中、欲罷不能。你看這個 太后指著其中一頁道:哀家就是用這一勢懷上了景澈他娘的。 林晚卿看著書頁上那兩個倒立重疊的人,一時間情緒復雜。 拿著吧,太后將小冊子塞到林晚卿手里,囑咐道:歸你了,別讓哀家失望。 林晚卿: 終于知道蘇大人的孟浪是繼承了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