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歸芳盡 盲侯
【已補足】君歸芳盡 盲侯
李傕死后,關中空虛,理所應當地被關中諸將視為自身的私產,諸將經過談判達成共識后,各自劃立地界,將其瓜分殆盡,守土自保,外人誰也別想來分一杯羹。 經過此戰,現在關中以李敏勢力最為煊赫。他的地緣毗鄰中原東土,實力甚至比在涼州還要強上幾分。鄭姜陣斬李傕,受功封侯,風光一時無二,現在倒有青云直上,與李敏齊頭并進的趨勢。 李敏的結義兄弟江光,遠在閉塞的涼州,不能與他同日而語。江光因為當初不肯放棄金城涼州故地,倒是因小失大了,事已至此,后悔不迭,也因年邁力疲,進取之心已衰,早年已經有過將西北攪得地覆天翻的經歷,現在覺得割據一州便已足矣,倒也無可奈何。 關西諸將,現在誰也不能吞并了誰,倒是保持了一種詭異的平衡。他們各自合眾連橫,阻礙太華少華之山,占據河水渭水之地,驅使羌胡兵馬,刀鋒齊齊直指向東方,氣高志遠,似若無敵。 建安三年,三月,曹cao見關西安定,便著手修整軍備,三征張繡。 東征袁術回師后,江淮郡縣復叛張繡,曹cao遣將征討擊不利,又屢遭張繡劉表侵襲,復又二征張繡,大勝,卻還是沒有徹底蕩除張繡。這已經是第三回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一次,一定要徹底解決他。 自淯水跳反后,張繡與劉表接連不利,他退保穰城。曹cao如今故地重游,親臨淯水哭祭因他好色而遇難的典韋,死難戰士,隨后才哭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讓軍中士卒大為感嘆。 時值陽春,天地陰陽二氣調和,萬物發生,呂布派人持大量黃金北上司隸校尉部河內郡,他的好友河內太守張楊處購買馬匹,以充軍用。 如今也只有張楊愿意幫助他。 張揚也是并州人,曾是并州刺史丁原部下,與呂布可算同儕。 關東興起討董義軍后,張楊也在其中,與袁紹皆為同盟,兩家兵合一處,后來匈奴南單于旋歸旋叛,唆使張楊一同出走,張楊不愿與低賤胡人為伍,南單于便劫持張楊逃走,幸而被袁紹救回。 他后又接濟東歸逃難的天子,挽救他們一眾公卿百官于餓死的邊緣,護送乘輿,驅逐李傕郭汜。劉協感激他援手相助,記念他的恩德,而不去追究他的居功自傲行為,多次對他加官進爵。 布軍身懷重金,途徑劉備所居小沛,不意走漏風聲,為備軍覬覦搶走,他們報回呂布,呂布大怒,派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張遼前去攻打劉備。 張遼先人是漢武一朝進獻馬邑之謀,反擊匈奴的邊地馬邑巨賈聶壹,因此舉欺騙謀害匈奴,他害怕匈奴怨恨報復,變姓為張,以避災難。 等到張遼出生之時,匈奴早已遠走,塞上草原已成了匈奴曾經的奴隸,鮮卑人的天下。 鮮卑有瑞獸神獸之意,是一個吉利美好的詞語,它是隨著跟從北匈奴入侵漢朝才為漢人所得知。 匈奴羌胡部落向來以力稱雄,鮮卑首領檀石槐,因是母親婚內私通生子的緣故,不被待見,居住在外祖家中,在十五歲時因獨自一人追回異部大人抄掠外祖的牛羊,而被所部佩服,后來能夠定制律法,賞罰嚴明,被推舉為部落大人。 檀石槐立庭后,兵馬甚盛,東西部大人皆歸從,疆域南到漢胡邊塞,北拒丁零,東卻夫余,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一萬四千余里。 他延承匈奴舊法,將疆域分為三部分。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余,濊貊二十余邑為東部,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為中部,從上谷以西至敦煌,烏孫二十余邑為西部。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主領,皆從屬于檀石槐。 這是鮮卑第一次結成完整的一體。 部落人口日益漸多,田畜射獵不足供養,因此鮮卑常常入寇邊關,幽州,并州,涼州等邊緣諸郡無歲不被鮮卑寇抄,殺略不可勝數。 然后,待檀石槐死后,看似幅員廣闊的鮮卑聯盟隨即瓦解,四分五裂為互不統屬的小部落,現以東部軻比能勢力最為強大,他有作檀石槐第二的雄心。 東部鮮卑有慕容部,宇文部,段部。西部鮮卑則為河西鮮卑,隴西鮮卑,有吐谷渾部,乞伏部,禿發部。 中部鮮卑包括拓跋部和柔然。 禿發鮮卑從拓跋部分裂出來,由塞上遷居到河西,是西海高原蕃地吐谷渾的前身。 其中,東部鮮卑靠近漢地,因政治投機從深山苦寒之地遷居出來,得居遼東,迅速崛起,率先漢化,學習漢人的文字書籍,穿漢服,學習耕種,一點也瞧不出過去的模樣,為漢人效力,為其附庸,反而鄙視現還在草原上放羊的同族,如拓跋等氏。 此時鮮卑內部尚不緊密,并不統一,到檀石槐死后,部落大人才由推舉轉為世襲。強人政治待其人死后,立刻分崩離析,等到下一次鮮卑再次成為一個堅密的整體,影響整個中國的命運,已經到了南北朝拓跋鮮卑與南朝劃江而治之時。 張遼家鄉雁門郡常常遭到鮮卑侵略,當時鮮卑強盛,右賢王去卑之父作為南匈奴單于曾和朝廷出雁門興兵征討檀石槐,大敗而還,漢軍能回國者十不存一。 后來,不親漢的匈奴部落攻殺并州刺史,時逢羌亂,朝廷征發匈奴兵丁,單于派其子弟率軍出征。這不親漢的部落便與南匈奴左部合謀,殺掉親漢的單于,緊鎖國門,不讓奉命出征的去卑及其兄長等人回國,讓他們流落在外,居無定所。 這些謀反者卻也不敢另立單于,只讓國中德高望重的部落大人代理國事。 前任并州刺史死在任上,丁原繼任,招攬州郡兵,搜羅境內豪杰為己用,呂布,張楊,張遼等人應征入伍。他們三人因驍勇過人,皆受到丁原重用,丁原又將張楊,張遼遣派到洛陽任職,受大將軍何進轄制,而將大為看重的呂布留在身邊。 張遼受命前去河北募兵,何進死后,身在洛陽城中便如大流一般從屬董卓,董卓死后,見不容于朝廷,便和呂布東逃出關。 同樣前去募兵,張楊回到并州招募,留在外地討伐山賊,見董卓作亂,參與討董聯盟,為眾人所推舉。 與高順相比,張遼因本有部曲,又是他的故舊,雖然聽命于呂布,但在呂布軍中仍然保持相對獨立地位,享有較大的自主權。 高順和他猛攻小沛,擊敗出城迎戰的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張飛,劉備便緊閉城門,堅守不出,向曹cao求援。 曹cao此時正在圍攻穰城,主將若一出走,軍心士氣必定動搖,若被張繡趁機出擊,則前功盡棄,遂派他的心腹夏侯惇前去救援。 曹氏和夏侯氏祖上歷代互通婚姻,關系十分親近,夏侯氏也是曹cao起兵的重要支持,因此,曹cao軍中,除卻曹姓軍馬,外姓中就屬夏侯氏最得信任重用。 夏侯惇對曹cao夸下???,定要保得劉豫州平安。 他如往常每次出征前,在鏡前整理衣冠。鏡中大將真是好個人才,頭束紅纓白銀冠,身掛金邊粉彩漆甲裲襠戰袍,英氣威武模樣,一雙鳳目美麗貴重華彩非常。他衣冠楚楚,騎在高頭大馬上,趾高氣揚,千里馳援劉玄德。 高順張遼聽聞夏侯惇來救,正在帳中商量對策。他們決定先后退數十里,恐他與城中里應外合,前后夾擊,等到摸清虛實后,再去迎敵。 高順等人拔營后退數十里,前后行軍秩序井然,士氣體力還是保持得很好。 途中,卻突然聽見探馬來報,前方樹林里隱約發現曹軍蹤跡。 斥候信息往往含雜著大量錯誤含混不清的信息,需要將領依據自身經驗做出判斷。兩人一聽,雖然懷疑可能是探馬錯報,但不敢耽誤,心存僥幸,前去探查,一見果然是夏侯惇軍馬,正在休整,料敵從寬得有千余人上下。他們奔回令士兵原地止步,高順選陷陣營三百人,張遼選親衛四百,前去阻擊。 夏侯惇同樣得知高順張遼二人蹤跡,整頓衣服,想不到他們竟然送上門來,就在此地結果了他們。他喝令迎戰,糾集部隊前去迎頭痛擊。 二軍鋒線驟然相撞,只因林間土丘不平,草木春深,十分有礙雙方號令兵馬,難以控制,雙方叫苦不迭。 高順張遼二人心知不能這樣徒然消耗下去,長時間的戰斗不僅有損軍心,消耗實力,萬一他們派人前去通知劉備增援怎如何是好。高順決定準備狙擊夏侯惇。 夏侯惇從前在兗州就與呂布兵馬交過鋒,想起曾被呂布兵馬劫為人質的往事,一時間咬牙切齒,新仇舊恨涌上心頭。 他素知高順為人cao守潔白正直,練兵有方,麾下陷陣營斗具精良,人人披甲,勇猛過人,難有敗績,也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但手下步卒在對抗時也十分艱難。他親自繞到陣前,鼓舞士卒。他的步卒見主將不拘一格,不講尊卑,親自為他們打氣,歡聲動天。 為了不讓夏侯惇有所戒備,高順躲在盾后,觀察等待時機。 他見夏侯惇繞到軍陣前方,身后麾蓋旗幟飄揚,好不惹眼,暗道天公助我。 夏侯惇見兩軍軍陣在光線不足的林間廝殺也是抱怨連天,卻忽然看見對面軍陣前排大盾下,恍惚人影綽綽,卻無任何弓箭射出,奇怪之余,一面大盾忽然移開,露出一人來。 高順尋機,間不容發,扭腰開弓,又向后仰起,再往后坐下,待弓拉得不能再滿時,拉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時,在同有默契的盾往旁移開的同時,倏地一放。 一支鐵鑄重箭,高速旋轉的箭鋒,畫出一道道銀色圓弧殘影,直直向夏侯惇面門撲去。 ??! 夏侯惇慘叫一聲,捂住左眼,一頭栽下馬來,跌了冠,滾臟了身上一圈綾羅。 布軍見夏侯惇被射翻馬下,搖旗吶喊:曹賊敗了!敗了! 夏侯惇在看見那只不像流失的羽箭,下意識往旁一躲。那只箭幸運地沒有命中面門,卻射進了他的左眼里,直直穿刺眼球。 他左右將領忙忙聚到夏侯惇的身邊,心中責怪他不顧安危貿然上到前線的同時,將他扶起來,大呼小叫著。只見夏侯惇痛苦瑟縮在地,捂著左眼的左手指縫里,鮮血不停順流而下。 他痛苦大喊: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主將危在旦夕,夏侯惇副將急急命令鳴金撤退。 自被高順射中眼睛,夏侯惇兇險箭傷得醫官救治,雖然無礙,但是左眼就此保不住了。 他拆除一重又一重的紗布后,卻發現自己左眼再也看不見了,觸之是干癟深凹內陷的感覺,驚慌失措,滾下床去,忙去照鏡子。 他攬鏡自照,右眼看見左目一片紅腫,揭開殘缺的眼皮,內里一片空空蕩蕩。 大受打擊之下,只覺心灰意冷,愣愣看著手中鏡子,他忽然大變臉色,恚怒憎惡之至,只覺面目可憎,將鏡子狠狠摔撲地下,摔得粉碎,跌坐在地,大哭起來,眼淚從沒有眼球的眼眶里簌簌流了下來。 他恨極了呂布,先是詐降劫持他做人質,讓他大失體面,成為眾人笑柄,現在更是賠上了他的一只眼睛。 當今之世,格外注重外貌,殘疾之軀,有礙觀瞻,怎可服眾,再也不能,不足以作為大將上陣殺敵了。 曹cao得知心情也十分沉重,寫信叫他趕快回來,又好好安慰了他一番。軍中士卒的嘴十分缺德刻薄,都喜歡給將領取外號,好聽就罷了,得知夏侯惇瞎了一只眼睛后,提起他總是盲夏侯,盲夏侯的亂叫,屢禁不止。無法,考慮他的心情以及身體緣故,現在只能然他退下前線,轉居二線,入內主持政事,優厚待遇,作為補償。此后不論魏之元功,曹cao經常召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 夏侯惇:我覺得你取這個標題是在內涵我 某無良:不要你覺得,就是(理直氣壯叉腰) ------ 這一卷沒有幾章就要完結了,接下來這個夏天,我們要去美麗的(南)匈奴大草原,換換風景,避避暑,拜訪王昭君,當然,還有王瑗在匈奴談戀愛的往事了,女兒真累啊,跟各色美男車輪戰。 ------ 看在4000字的份上,讓我歇一天,調整生物鐘,明日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