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書迷正在閱讀:女作家情史、布谷鳥(姐弟骨科)、花魁(骨科)、勾引了閨蜜的爸爸以后(高H)、香包 (牧師與少女)、斯文敗類、枕邊(骨科、SC、1V1、HE、)、囚禁你的心(百合/futa)、NSFW短文集、綽綽知我意
,她可沒張保姆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張保姆的眼中馮饕是個標準的美人胚子,可馮饕眼中卻不這么想自己,她沒自戀到那種地步。濕漉漉的手摸了摸只到耳根的齊耳短發,標準的娃娃頭,手術過后三個月,這頭發長得算快了。當初在醫院的時候,自己還是光頭呢。哪個女孩子都不愿意自己是光頭,但聽說前段時間出了車禍,剛做完開顱手術,頭發必須得剃掉,馮饕心理好不樂意,不過現在能長到這般長度,已經很滿意了。說起來馮饕心底其實有很多的疑慮,但這些疑慮卻是不好在馮老爺子那里開口打聽的,甚至在勝利叔叔那里也不好提起。但張保姆還在的時候,那個人就是個大嘴巴子,沒人的時候嘴巴上盡喜歡跟人嘮嗑,好幾次在客廳瞅見她抓著電話跟人聊天,個別時候聊的內容都是關于自己的,根據張保姆的那些話語,馮饕推測出自己的狀況。馮饕有病,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生病,據說母親生下她的時候因為羊水太少,以至于嬰兒出來的時候腦袋受到擠壓,從小到大這腦袋瓜子都不怎么“靈活”,說得粗俗點,就是有點小弱智。聯想起在醫院醒來的時候醫院的工作人員種種詭異的舉措,馮饕并不認為張保姆說的是假話。馮饕剛做完手術那會兒,就轟動了醫院,作為主治醫師的副院長,以及各相關科室的醫生跟兩三個護士都趕到自己病房。那是在首都的軍總醫院,在上海出車禍做完手術后,勝利主任親自飛上海,又從南京軍區這邊派出了軍隊專機把馮饕轉到首都軍總醫院,畢竟馮饕從小到大是在軍總醫院接受治療的,副院長程清明親自擔任主治醫師,馮饕不可謂不受到重視。聽說馮饕出了車禍,程清明跟一片往日里替馮饕診治的醫生都捏了一把汗,到底是從小到大看著長大的孩子,一出了事大伙自然擔心。馮饕轉到軍總醫院的第二天就醒了,這也是成功接受手術后昏迷的第三天頭次醒來,當時程清明副院長跟其他隨行大夫就趕了過來。馮饕只記得自己那會兒頭上包著厚重的紗布,腦袋好像灌了水泥似的,昏昏沉沉。看著眼前一大片人又驚又喜的表情,馮饕倒是很疑惑,因為她并不認識眼前的人,也叫不出名字,但很顯然,對方看自己的眼神卻是一副相熟的樣子。對于馮饕的疑惑,程清明跟其他醫生都見怪不怪,當下讓個小護士拿出一塊看板,讓馮饕訝異的是,這塊看板可謂是標準的戶口審查資料。只見上邊把她的姓名家世以及住院的前因后果都寫得清清楚楚,甚至于把病史都交代了一次。馮饕這才明白,原來她有個極壞的毛病,是從小就開始就落下的病根,二十三年的時間里,她犯病的次數跟清醒的次數是成正比的,犯病的時候智商好似四五歲的小孩,喜歡胡言亂語咋咋呼呼,得人把屎把尿的伺候著。正常的時候情況倒是稍微好點,也不怎么鬧,就是喜歡一個勁的看書,而且總不讓人打擾,但也不怎么說話,性子有些許孤僻,也怕見人。就因為這個怪病,馮饕從小到大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社會,到學校上學也成了一種奢望。可奇怪的是,人家總說蠢材跟天才總在一線之差,她似乎就是這么個極好的例子,毛病一旦發作別說看書了,就連一到十的數字都不會數,可偏偏正常的時候學習能力特強,似乎看什么就能記下什么,前幾年,馮老爺子托人弄了一份當年的高考試卷,在馮饕稍微正常的情況下讓她試試,卻沒想到居然還能考了個本科分數線,分數還不低,愣是在重點大學的壓線分數之上。就連老爺子也意想不到這孫女居然還有學習的天分,沒去學校上過學僅憑著窩在房間自學的情況下就能考得這么個成績,要是她是個正常人,接受的是正常的教育,那前途是可想而知的。但馮老爺子沒多久就只能嘆氣了,馮饕沒過幾天又犯病了,這次病的時間還很長,持續了得大半年,整個心智都跟小孩子似的,也不認人,問她話也不會回答。這也是軍總醫院副院長程清明跟幾個主治醫生困惑不已的一點,按理說犯病的時候不認識人倒是可以理解,就好像一些精神病人犯病時候六親不認一樣,可馮饕即使正常的情況下似乎也不認識人,每次見著人都很害怕。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當初馮饕醒過來之后軍總醫院的人擺出這么一張牌子了。與其讓她困惑,倒不如把前因后果寫在牌子上,好讓她弄清楚怎么一回事。對于馮饕醒來之后不記得人跟事卻是沒一個人懷疑的,這可是馮饕的老毛病的,這病一拖就是幾十年,要想痊愈得慢慢來,副院長程清明目前跟醫院的精英骨干也在研究馮饕的病情,好拿出個控制方案。看完書后,馮饕跟著也睡了個睡覺,下午三點鐘,馮老爺子親自陪同她前往軍總醫院檢查身體情況。按理說,老爺子年歲大了,這種事交由其他人經手就可以,可到底是嫡孫女,馮家唯一的掌上明珠,遭遇上海的意外后,老爺子對馮饕的任何事都緊盯著。沒想到到到軍總檢查身體,馮饕頭一次遇上了麻煩。☆、第二十八章在車上,馮饕也不講話,似乎還沒睡醒的樣子,眼睛半瞇著看向窗外,馮老爺子抓著她的一邊手,一邊看著自己這個孫女。馮老爺子在心底暗嘆了一口氣,對于這個馮家唯一的掌上明珠,馮老爺子是很心疼的,不僅僅是唯一的孫女,還因為她的父母早早離世的原因。馮饕的父母早在十幾年前去世,別看老爺子如今退君二線,官職上也只掛著政協這塊清閑的文職,可老爺子正兒八經的軍人世家出生,父母皆是抗戰英雄,馮老爺子的父親更是開國元勛之一,是跟當年的一號首長齊驅并駕的大人物。即使是馮老爺子,也在部隊干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一直到的滿六十五歲才從軍委副主席的職位上轉入政協,在政協滿五年后才正式退君二線。馮老爺子的老伴死得早,自個兒算是又當爹游蕩娘的拉車兒子長大,兒子到底也爭氣,年紀輕輕不過三十而立就已經是軍區副師級,正兒八經的上校級別。媳婦兒雖然不是出生在名門世家,但也是生于書香門第,在部隊總后工作。可惜馮家的二代子弟命途多舛,兒子早年在國外執行任務中壯烈犧牲,那年,馮饕不滿十歲。過了不到兩年,媳婦兒前往隨部隊前往美國考察學習,不幸遇上空難,馮饕那會兒也僅僅只有十三歲。那幾年老爺子所承受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短短幾年間就得白發人送黑發人,從此馮家就只剩下爺孫倆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