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外物
風塵外物
另一邊。 禪房內,身著茶褐色僧衣、盤坐于蒲團上的入定老僧睜開了眼,看向面前跪坐著的少女。 然而只一眼,他便又快速將眼皮合上,阿彌陀佛,將軍請回。 此乃風塵外物,實非老衲力所能逮。 憐兒聽得似懂非懂,忍不住輕輕眨了下眼。 此時少女的模樣又與方才有所不同只見巴掌大的一張臉上,一雙圓潤漂亮、卻又霧蒙蒙一片的銀灰色眼睛此時尤為惹人注目。這樣的一雙眼睛,世所罕見,仿佛是一對價值連城的雪銀琉璃石,卻不知為何在表面染上了一層灰,讓人看不到瞳仁的所在,反而代之以瞳孔正中的幾道繁復而晦澀的符文。 慕臣堯心中微沉,連大師您也沒有辦法? 阿彌陀佛,此間非她歸所,將軍若為她好,不如盡早送她離去。老衲言盡于此。說罷,便再次入了定。 身旁的人也跟著陷入了沉默,簡陋的禪房一時靜寂。直到過了良久,憐兒感覺自己的眼睛被一雙粗礪大手覆上、安撫兼示意性地摸了摸。 憐兒于是乖乖垂下眼瞼,又將那對琉璃寶石重新藏了起來。 她隱約知道自己身上的異樣。 她還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她還懵懂不知事的那段時間,那個時候,她好像是住在一個山腳下的村子里。起初,她和阿婆相依為命,阿婆從不讓她踏出屋子半步;但后來有一天,阿婆死了,她在屋子里又待了半個月,阿婆身上散發的惡臭越來越濃,她還是跑了出去。 村子里的人把她當作野獸和怪物來對待,他們用石頭砸她,或者是用樹枝和鐵器來刺她的眼睛,還有人想把它們挖出去。 每一次她都很疼,會流很多的血,但每一次她都沒有死。 于是,后來,她學會了藏起自己的眼睛 多謝大師解惑。低沉而穩重的聲音自身邊傳來,打斷了憐兒飄遠的思緒,然后是寬闊的大掌牽住了她,走吧。 憐兒點點頭。 從覺空大師處離開、在外面候著的隨從那里取了祭拜之物后,慕臣堯又帶著憐兒去了后山的另一處僻地。 斷崖之上春風料峭,大片叢生的荒草中,一面石碑孤零零地立著。 碑上刻著的家慈慕氏四字太過刺目,慕臣堯步子沉重地走上前,最終停留在石碑前兩步之地,隨后便再不敢近。 母親,孩兒來看您了。 陛下要的云州十六城,孩兒已盡數奉上,答應過您的事,孩兒就快做到了。 母親盤桓人世的最后那段日子里,他曾在她病榻前立誓:一日不拿回慕家原本的爵位,他便一日不成家娶妻。 從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只為拿回原屬慕家的榮譽和爵位。 等拿回爵位,他身上的擔子便可暫且卸下,從此為自己活。他可以娶妻生子可以與他又盲又啞的小姑娘成家,護她一輩子平安順遂、無慮無憂 想到此,慕臣堯憐兒面前蹲下,一雙大手略微用力地握住了她的肩膀,眸色微沉,憐兒可聽過仙鄉? 傳說東洲弱水的盡頭,便是仙人居住之鄉,憐兒想去那里嗎? 若她想去,他便想盡辦法送她前去。他想讓她留下,但絕不會強求于她。 憐兒知道仙鄉的故事。聽說那里的人們都在云上住著,他們會飛天遁地,可以長生不老,無病無災。只要有人去了那里,就也會變成和他們一樣神仙。 但是憐兒并不想去那里,她覺得在慕將軍身邊便很好,她很喜歡他。 而且她知道,他需要她。 握在肩的力道加重了幾分,小姑娘的遲疑令慕臣堯心頭發沉。 只是沒等放任他的心沉至最底,便見小姑娘突然搖了搖頭,然后抓著他的手,寫道:[陪你。] 心臟微微緊縮了一下,像是也被她柔軟的小手一同攥了住,她的力道很輕,卻輕得令他心悸。 氣息不由自主重了幾分。 慕臣堯忍住欲望,只克制地吻了吻她的小鼻子。隨后他便將帶來的祭拜之物一一擺放好,讓她陪著自己,在碑前磕下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