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同竟是我自己
2.女同竟是我自己
織麥走后,青玄給自己倒了杯水,說了這么多確實有點口干舌燥。 身體叫囂著停下來要罷工,大腦卻極度亢奮。 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被子滾成一團裹在身上,良久,依舊睡不著。 無奈,青玄摸索一旁的手機,坐起身來,開始刷微博。 拇指飛快往下滑動,日常刷女權微博,先粗略掃一眼內容,談及到男女問題的,話不多說一律直接轉贊評站女方。 女人被壓迫了幾千年,規訓其柔順,腐蝕其尊嚴,各種羞辱潛移默化處處埋伏在生活中,才這點反抗就引起激烈反應了? 性別一換,人們又習以為常了。 網絡上的聲浪越大,才越有可能引起現實的關注。 有關注,就是好事,統治階級才能正視所謂第二性的主張與需求。 當然,就算執政者裝聾作啞,影響不到現實,那也能震懾那些不懷好意的男人,讓他們離女人遠點。 今天炒冷飯的新聞又讓青玄憤怒了女孩深夜乘車被司機殺害。 如花似玉的年齡,美貌卻是柄利刃。 青玄反對受害者有罪論,因為人們不管怎樣都能從女人身上找出不合理,苛刻至極反倒習以為常。兩性對立,對女人的苛刻就是對男人的寬容。 都美美被蕩婦辱罵得還少嗎,女人被保安撕碎衣服的地鐵事件有后續結果嗎,遭性侵女員工被逼在食堂發傳單...... 受害者再完美又能怎么樣呢,千百年來對男人已經夠寬松了,不抓住主要矛盾卻揪著女方毫不起眼的小瑕疵,往小了說是不懂辯證法,往大了說就是為權貴階級張目,為虎作倀,其心用意非常險惡。 不管糾紛的結果是什么,就算是女方錯了也好,青玄也不會站在男人那邊。 如果一直都存在著一方對另一方的剝削與壓迫,那所謂理中客的各打五十大板,不為受害者說話,就已經是站在強勢的一方了。 她越刷微博評論越迷惑,全篇根本都找不到一句人話,還等反轉,等什么反轉???整個輿論都在污名化女性,賬號下這都是些什么人在發言??? 不停往下劃,才找到一句稍微中聽的,但也是浮于皮毛,話語較為中和柔軟,根本說不到點子上。 青玄放棄了,關閉微博切到微信刷朋友圈,發現有同學分享一個性取向的測試。 不是吧,都讀到博士了還信這些呢,青玄有點無語。性取向是刻在基因里的,哪能這么隨意測出來。 可這同學是學生物的,他既然說準,難道這也是有跡可循的? 憑著好奇心與無聊作祟,她還是點進去測試了。 幾道題目下來,靈魂性取向靠好準啊好絕子之類的彈幕鋪滿屏幕,幾分鐘后結果報告就出來了。 這就能鑒定人的性取向了?也太簡單了吧,青玄吐槽。 一看結果,淦,女同竟是我自己。 你是一個更容易get同性之愛的人,同性之間的理解和包容更容易讓你獲得安全感和支撐,所以你的外在性取向表現為同性戀..... 別人眼中你的情感偏好更傾向于姬/基情滿滿的類型,對你來說同性好像更有吸引力一些,有時候無需多言,就能達到很默契的程度。而面對異性時你往往不太...... 青玄挑了下眉,被這結果逗笑了,也沒在意,順手發朋友圈就繼續睡覺了。 傍晚,織麥刷到青玄的朋友圈,心中一動。 雖然師姐只是轉發,只字未評,但是她的心劇烈跳動,像過年放鞭炮,紅紙四散被炸開,耳朵被轟得隆隆響,眼前白茫茫一片。 這是這真的嗎,師姐也跟我一樣嗎? 不過測試報告確實說得沒錯,她真的很有吸引力,一舉一動都迷人,說話時臉上好像有光。不管是專心致志做科研的模樣,還是在飯堂時各種挑食的癟嘴皺眉小動作,都可愛死了。 要不要讓她知道我的心意呢。 織麥想表白的愿望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強烈過。她腦中總有一個聲音在慫恿她,都公開轉發自己的測試結果了,也算是公開出柜了吧(?)。 表白又有什么難的呢,就算不喜歡自己但是多下功夫追求她,也不是不可能接受啊。 另一個聲音又說,現在她們的關系還不錯,真的就要現在打破兩人的平靜嗎,拒絕了真的能像當初那樣和好如初嗎,師姐會尷尬避嫌的吧。 可是表白才有故事,不去做什么都不會發生的,難道指望著師姐發現自己的感情嗎,不可能的。她這么好,自己要是不搶占先機,被其他人先一步表白了可如何是好。 織麥的腦子里亂的很,兩個聲音糾纏打斗不休,亂七八糟的想法一個勁兒地鉆進腦子,直到很晚才睡得著。 第二天鬧鐘一響,織麥睜開眼直直望著天花板,用力踢了下被子,還是決定按兵不動。 但她比往常殷勤許多,逐漸插手青玄的各種生活。比如說在規定時間吃飯睡覺,隔幾十分鐘就叫停青玄盯著電腦,要定時喝水,等等。 而青玄也愣是沒發覺,只是以為這是師妹的正常cao作,便繼續享受織麥無微不至的關照,無知無覺繼續過著枯燥生活。 這讓織麥變本加厲,話語中的試探愈加頻繁。 現在房價跌的好快,反正我跟師姐都沒對象,現在可以攢錢一起買房了??楙渼澲謾C,看似專注房地產消息,實際重點關注著身旁青玄的一舉一動。 ?房價確實跌得快,但是你之前不是要說給弟弟攢錢買房嗎,怎么突然想起要跟我買房了?青玄停下手中工作,疑問。 是呀,因為先前給了母親好些錢,經濟能力不夠才想找師姐入伙的。 青玄聽聞心中一滯,忍著不適繼續道:既然想買房,就不要再給家里這么多錢了,自己要好好攢起來才是。 怎么說呢,在獨生女青玄看來,織麥的成長環境很是一言難盡。 織麥出生在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中,父母的心總是偏向于男孩,從小到大的得資源總是第一時間給弟弟,家庭對她也只是負責養大而已。 也不是說不愛她,只是跟她弟弟比起來,家庭對她的傾注可算少之又少。而織麥也還算爭氣,一路讀到博士,若是畢業脫離家庭了也能有個好前程。 她父母以前不經常找她,對她的關注問候也寥寥,只有找她要錢的時候才會聯系她,平常就好像當她是死了一樣。但最近家庭來要錢的次數突然多了起來,也許是突然發現這個大女兒能賺更多的錢吧。 關鍵是織麥好像沒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青玄見過好幾次她把攢好的錢送回家里,打電話時話語殷勤,渴望能求得一點關愛與認可,像頭搖尾乞憐的細犬。 這樣的女孩,真的能好好地為自己而活嗎,青玄心情復雜,好像有什么東西堵在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