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耽美文(十三)
第一百一十九章 耽美文(十三)
他說,他不喜歡男人,嗚紀執恒受傷的捂嘴,儼然一個失戀的小姑娘。 葉未言暗嘆,其實他的人設和傻白甜女主沒差! 昨夜被赤楊格拒絕一起私奔后,紀執恒的淚忍了許久,今早上朝坐在龍座上都想仰頭大哭來著,久違的見到梁徹前來上朝,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他騙鬼呢!赤楊格不喜歡男人,這個世界也就不會存在了。隨后葉未言給他倒了一杯熱茶,以作微薄的安慰。 母后他一聲綿長的呼喚,葉未言愣是起了滿身的雞皮疙瘩,轉眸對上紀執恒含滿淚水的大眼睛,只見他抿抿嘴母后不會喜歡他的對嗎? 瞧他說的傻話,葉未言搖頭,之前赤楊格看似對她含有幾分關心,卻沒有絲毫多余的情感,這一點她能明白,紀執恒不一定會懂,于是道哀家看上的,是那些妖艷賤貨的大總攻。 哦紀執恒隨口應了一聲,但她的話中之意仍是需要他低頭暗自疑惑,什么是大總攻? 這一晚,紀執恒又在懷珃殿賴下了,許是昨夜沒睡,一著床便陷入深眠,而黃昏時分才醒來的葉未言則在榻上輾轉難眠,腦海里演練著明日去見梁徹時要說的話。 殿內通明的燭火稍微晃動 鼻尖飄來一股濃郁的香味,昏昏沉沉的葉未言想道,是哪個小太監把懷珃殿的熏香換了,不知道她體內的蠱蟲會鬧嗎?而后又覺得哪里不對,蠱蟲好像很久沒鬧過了,且她今天沒進過藥膳,一點事都沒有發生。 葉未言掀開沉重的眼皮,恍惚間,但見一蒙面人站在榻邊看著她。見她醒了,先是一頓,接著一道冷森又雌雄莫辨的聲音傳來奴才來接您上路了。 上路?葉未言暈乎乎的回想,漓妃有說過這兩日會派人接她出宮,是現在嗎? 只覺一陣冷意襲來,與此同時黑衣人高高舉起的匕首正朝自己落下,葉未言在下意識中一把握住已經接近胸口的鋒刃,手指刺痛的感覺令她清醒不少,隨即高高抬腳往黑衣人踹了過去,一個鯉魚打挺坐身而起,大聲呼救來人啊,有刺客!快來人啊 懷珃殿內一片死寂,本該守在外邊的宮人,早已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就連離她最近的紀執恒,也睡死在床上。迷香?葉未言這才恍然大悟,握緊方才被匕首劃破的手,痛才能讓她繼續保持清醒。 此時,黑衣人淡定的摘掉臉上的蒙布,露出一張她熟悉萬分的臉。 縝樂?葉未言握拳的手一松,眉頭卻越擰越緊。 太后恕罪??b樂揚唇笑起,手上的匕首還滴著猩紅的血液,著實嚇人奴才是奉梁大人之命行事。 胡說!葉未言怎么都不會相信,即使他真的給她下毒,也不會一瞬間眼紅發酸,嘴上卻道你這狗奴才定是南塢派過來的,故意冤枉他。話音正落,不知何時出現在她身后的棍子已經夯在她的腦后,只覺腦袋痛了一下便悶聲倒地。 解決葉未言后,手拿棍子的綠意與縝樂對視一眼,互相點了點頭,同時拿起了蠟燭。 那晚,一場大火籠罩了月下的懷珃殿,滾滾沖上云霄的濃煙,即使在皇城之外也能看得分外清楚,濃煙伴著重重的焦味,似是在黑夜中傳遞著某種信息。 皇城百姓是在睡夢中嗅到這股味,不在意的,只想是誰家碰倒燭火燃了帳子惹來大火,喜歡看戲的,便鉆出房門來,看著遠處上天的黑煙,暗嘆這宮中怕是要折了一位金貴的主子了。 梁徹負手立在自家院子里,久久的盯著遠處源源不斷沖天的煙云,眼神復雜。當下屬來報懷珃殿失火時,他也只是淡淡的點了下頭。 而懷珃殿的大火,直到次日五時才被撲滅,但昔日繁華的懷珃殿早已化為殘垣斷壁,身居于此的主zigong人,也只剩下焦黑的尸體。 一旁,縝樂雙眼空洞看著那些被抬出來早已面目全非的尸體,心有余悸的想,若不是他當時去茅廁了,是否也會成為其中一員? 站在旁看著的梁徹,心突然不安的跳動起來,有些許不放心,他沉吟片刻后向縝樂問道漓妃何在? 漓妃?縝樂神情恍惚漓妃早前失控欲沖進大火里,被宮人們拉走了。 梁徹漫不經心的嗯了一聲,盯著被抬出來的宮人指認為是太后和皇上兩具焦黑的尸骨,眸色淡然。 天空未來得及蒙亮又烏云滿布,整座皇城透著一股子令人喘不過氣的壓抑味道,是那股侵蝕一切的火焦味還彌漫著久久不愿散去。 喪鐘敲響,便是告知世人,皇上駕崩了!國不可一日無主,紀執恒死后,紀家的根子算是斷得干凈了,想找一個能繼承皇位的都難。 奉天門,眾大臣在議論紛紛,暗自揣度著,手握百萬大軍的樞密使與宰相,哪個會入主皇宮。為此,昔日威嚴的大殿就像菜市場一樣吵吵嚷嚷的??墒撬麄兌纪?,這是一個岌岌可危的國家,能不能保住還是個問題。 在眾臣討論無果時,不緊不慢前來的單宰相,在倏然的靜默中邁著步子向龍座走去,坐下的那一瞬間,爬滿皺紋的老臉看似平靜,眼角的神經卻微不可察的跳動兩下,透漏著一股子激動的意味。 如今老夫坐這個位置,你們可有意見? 朝下的大臣,為他一派的文臣自然是沒有意見了,而支持梁徹的武官瞬間嘲雜一片。不久,但見一俊美非常的男子負手走進大殿,身后跟著的,是一眾身披金甲的將士。 梁徹站定,沉靜的嗓音在大殿悠悠響起皇上的骨頭還沒涼透呢,單宰相可真是餓極了! 單宰相指著他的鼻子怒吼放肆! 梁徹直接忽略他,眸光淡淡掃過百官我覺得不行,各位呢? 在這個政權隨時可能被覆滅的國家,單宰相于手握兵權的梁徹而言不過是一只紙老虎。原本屬單宰相一派的文臣,此時由于形勢所迫,只能默默地低下原本就不怎么高貴的頭顱。 有史書記載,大越十一年,皇權日衰,君不理朝政,又崩于天降之災,恰與武臣一統江山的野心。新皇即位,踐阼為主,改國號昭。 彼時,天空落下豆粒大的雨滴,雨水在碧瓦間流淌匯聚,順著屋檐點點滴落,猶如斷線的珠串。這場雨下得似乎太過及時了,將彌漫在宮中的氣味都洗之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