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7
chapter47
嚴叔叔喜歡聽戲?孟晚端著茶壺,倒了一杯茶,放在了李英面前。 嚴明接到孟晚給他倒的那杯茶時,客氣地站起接過,是啊。我這個年紀的人,一直有個聽京劇的愛好。 挺好的,京劇可是咱的國粹。當年梅老板出訪美國,把中國京劇藝術介紹給西方,京劇的說唱舞集于一體,可把西方戲劇界形成固定常識的話劇、格局和舞臺劇的分野給打破了,搞得一些戲劇大師們神魂顛倒。 嚴明沒想到孟晚這個小丫頭,竟然也懂京劇,可不是,他出訪美國時,卓別林都與他把酒言歡暢談藝術。在蘇聯,政府為了迎接他的到來,還特地設了個招待梅蘭芳委員會,那才叫一個風光。 孟晚最后給自己添了杯茶,是啊,只可惜,在當時環境,這些戲子、優伶卻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連一句先生的稱呼都不情愿給這些戲子用。只可惜,自徽班進京后數百年,曾經如此輝煌的京劇,到了今天,卻無法走向市場化。雖極力扶持,卻也不免日漸衰微。 嚴明的話癮來了,難得遇上這么懂行的,他年紀大了,不免有好為人師的沖動,小孟你錯了,京劇的崛起,就不是靠市場化。 孟晚心中頓了一下,目光精明地望著他,哦?不是嗎?各個大角兒們挑班唱戲,場場爆滿,這可不是市場化? 嚴明搖了搖頭,京劇的出現是個奇跡,剛好乾隆活到了八十歲,才有了徽班進京,它的起源硬是靠著皇室的喜愛,有了這些上層社會的喜好,才成了流行玩意,比如請人吃飯都用請名角兒一起吃飯的名義,逐漸從官場到商場再到民間,京劇才成了種時尚。京劇沒法靠市場化活著,只能靠命。 他說到了興頭上,鐵口斷言,京劇想要極盛,就必須靠扶持。怎么才能被重點扶持?必須要三類人喜歡:最高統治者、達官貴人商賈和中產階級??涩F在,戲曲愛好者還是太少了,注定扶不起來了。 孟晚點頭贊同,雖然我是個市場主義者,但也得承認,市場不是萬能的,很多行業純靠市場,只有死路一條。 她又緊接著問,嚴叔叔,前兩天看了篇文章,說了梅先生曾提出一個觀點,叫移步不換形,差點給他惹了大麻煩,文章卻沒細說,為什么這么一句話,就給他惹了禍? 嚴明嘆了口氣,這是他作為一個專業人士談京劇改革的,他認為京劇是種古典藝術,從技術上和思想上,都應該經過慎重的準備和考慮再進行改革,京劇這個幾百年的傳統文化,步子大了,就會顯得生硬無比。這么一句話,沒有錯。但當時的時代變了,文藝界認為移步必須換形,對他進行了上綱上線的批判,甚至還有人從政治高度批判他是宣傳改良主義,阻礙京劇的徹底變革。凡事一上升到主義,可不成了個大問題?后來還是壓下去了,給他開了個座談會,讓他做了自我批評,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 孟晚聽到這,能確定這個姓嚴的,是真懂行的了,他是騙子的概率已經很低了。 因為李英愛好京劇的關系,孟晚有時也跟著聽,拉拉雜雜地也看了一些書,她考他考得極深,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這樣的見識,并非一日之功,只能是真正的京劇愛好者才有可能有。 難怪,李英會被這個男的吸引,孟晚心里有點酸。 她點了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嚴叔叔真博學,我今日受教了。 李英看到孟晚轉變了態度,與嚴明交談甚歡,心中那塊石頭,算是放下了一點。 上了菜,到底是本城數一數二的飯店,光是一道這個時節的蟹粉豆腐,就足夠驚艷,蟹黃將豆腐染了色裹了鮮美,蟹rou夾雜在其中增加了rou的口感,再挖第二勺,以為還是豆腐,卻是蟹膏入了嘴,頓時要鮮掉眉毛。 正當孟晚將豆腐放在米飯中攪拌時,嚴明問了她,小孟有朋友沒有??? 她內心翻了個白眼,多管閑事多吃屁。 正當李英顫顫巍巍,連她這個媽都催不得一句孟晚的戀愛問題,老嚴就這么問了,孟晚這個性子,可不要讓她這個mama下不來臺。 孟晚抬頭,有的,馬上準備結婚了。 李英手中夾的rou都掉了,但她在嚴明面前,又不能問孟晚,你怎么沒告訴我。 當嚴明看過來時,李英只能笑著望向女兒,希望她穩重點,不然她心臟病都要犯了。 孟晚將口中的豆腐咽下,我們說好了,要在江城定居了。他不是江城人,也不是個富貴人家。我們說好了,一起買房了,首付各出一半,婚后共同還貸。 她又對上李英的視線,mama,這件事不是跟你說了嘛。 現在的房價,可不得掏空了家里的幾個錢包,首付怎么可能全讓孟晚自己一個人出,家里不掏一分錢? 她先小人心一把,告訴這個姓嚴的,她媽手里那點錢,是不可能給他的,他就算結婚了,也別想落到什么好處。 她也不管在這么個場合說這些話是不是不得體,她是不是暗示得太過露骨,反正談到錢,人就是會俗氣的。 不俗的人,要么家底豐厚到不要為錢發愁,要么就窮得清高到發酸。 李英尷尬地笑了笑,女兒這么講話太小家子氣了,明里暗里跟嚴明說錢的事,哎,這個女兒,怎么就把錢看得這么重。 對的。李英只是匆忙地答應了一聲,看老嚴聽著都沒法接話了,只想趕緊把這個話題給岔過去,她邊說邊用了公筷給孟晚夾了一塊帶魚,來,吃菜,這個帶魚十分酥脆,怎么只放了鹽就這么鮮美呢。 孟晚看著她媽這樣,心情微妙到不是滋味。 從小他們就算再寵她,也都會在開玩笑時說,女兒以后總要嫁人的,嫁了人,哪里還記得父母?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自己家就成了娘家了。 那時她執拗地說,那我不要嫁人,我就要永遠陪著你們,然后就被他們笑了她的幼稚與天真。 她沒滋沒味地吃完了一頓飯,這頓飯是嚴明結的賬,孟晚并未說什么,她也沒腦殘到非要自己掏錢主動結賬。 李英挽著孟晚的手臂要走時,孟晚推脫了,媽,我有個高中同學知道我回來了,跟我約在附近的商場見面了。 李英將信將疑地看著她,誰??? 就李楠,她上次去江城我請她吃飯的,這次回來她非要約我,我說我吃過晚飯了,她說要請我去喝咖啡。 好吧,大晚上的喝什么咖啡啊。李英埋怨了句,還打算回家跟女兒談談心的。 孟晚假意低頭看手機聯系朋友,媽,你們先走吧。 李英拍拍她的背,早點回家。 看著他倆攜手去了停車場,孟晚拿著手機,失魂落魄地向外面走去,哪里有朋友約她,她只是在逃避回家而已。 慢慢走出去時,孟晚才發現這座酒店的設計十分別致,設計風格兼具了現代與古典,走在鵝軟石上,望著旁邊的樓臺亭榭,腳下小徑兩旁是潺潺的流水,加入了水境元素,為周遭添了幾分靈性。 她快走出去時,從包中拿出手套,給左手套上時,下意識摸了下左手,空蕩蕩的。 完了,她的手鐲,又掉了。 她趕忙急匆匆跑了回去,跟服務員說她丟了個手鐲,并在官網上找到了手鐲圖片給服務員看。 服務員專業素養很高,立即叫了領班過來,再通知保潔停止收拾那間包間,立刻領她走去了包間,兩個人在包間里尋找她的鐲子。 終于在包間內放衣服的架子處找到了手鐲,估計是她脫衣服時,手鐲被帶了下來,落在密實的地毯上還聽不到聲音。 她極其珍惜地將手鐲拿在手中,用手擦拭掉落下的一絲黑塵,緊緊地抓著。這是陸湛送她的,此時,抓住這個鐲子,就仿佛代表,她不會丟了他。 她跟服務員道了謝,并沒有將手鐲戴上,而是塞進了包包里。 走出包間時,此時,另一個包間的門被打開,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了出來,孟晚抬頭望了一眼。 咦,竟然是宋星宇。 正聽見他笑著說,今天跟劉市長這一場對文化的探討,受益匪淺,下次跟劉局長吃飯前,我得做好了功課再來,不然心虛得很。 飯桌上,怎么能開門見山就談事呢?當然要投其所好,這個劉市長,最愛跟人談論傳統文化,宋星宇邊與他扯了一晚上的傳統文化。 這么些年,常與這些大領導們吃飯,這些領導們知識非常淵博,飯局上各種引經據典,他一定要有專業知識儲備才能接上話。毛選、鄧選是一定要看的,厚黑學、孫子兵法也不能拉下,國外的舊制度與大革命、通往奴役之路也要讀, 這位劉市長拍拍他的肩膀,太謙虛了,你可是后生可畏啊。 宋星宇還沒看到她,孟晚放緩了腳步,走在后面。她看到這種場面就頭皮發麻,她不是個在這種場合會主動跑上去打招呼的人,這也太莫名其妙了。 孟晚干脆去了廁所,看著自己蒼白的臉色,她對著鏡子補了口紅,涂了口紅,整個人氣色了好起來。 想起高中母校就離這不遠,好多年沒有回去過了,她從來沒參加過高中同學聚會。她高中是本城最好的一座學校,也可以說是人才輩出,但上次八十年校慶,她都沒有回來參加。 她很煩混飯局這種事,跟人無謂的混沒意思,大不了就失去了與未來的優秀人才結識的機會唄,沒什么可惜的。 她爸在時就說她這種性格成不了大事,她也沒反駁他,的確如此,所以她找了個需要技術門檻的工作。 現在才八點多,她可以進去轉轉,還能給陸湛邊打電話邊散步。 她走出大廳,低頭剛準備發信息給陸湛問他有沒有空來聊天時,她被人喊住了。 回頭一看,是宋星宇,他一個人站在原地。 孟晚做出驚訝狀,呀?這么巧呀!在這都能碰上您! 宋星宇走上來,拆穿了她,你剛剛不就看到我了嗎? ps:謝謝大家,評論我都在看,只是沒回。 我好傻逼啊,就不應該一次性放出來,因為在po,好像珠珠比較重要,而我沒了前面的積累吧。如果喜歡的,多投珠支持吧。 看著大家的夸獎,我要口出狂言了,怎么上編推???我怎么能上???是要珠珠足夠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