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這一聲好,一如最初。
049 這一聲好,一如最初。
我還聽他們說你遇到難事了。她看著樓下人影,又看看他。 沒有難事。李炎捏了捏她耳垂,朕就是來看看,往日與今時有什么不同。 徐寶象依稀記得,他說的往日大概就是以前劉金剛提到過的,他十六歲那回追尊皇考妣為帝后并入大宗時群臣的反駁死諫,至此之后他便完全扭轉了局勢,逐步掌控朝野。 他們說有人要造反。徐寶象想了想,又道。 要反?李炎不禁笑了笑,文人造反,這是個天大的笑話。 都是尋常的事而已。他繼而平淡補充道,歷朝歷代,每一年幾乎都有叛亂發生。 如果不是敗壞到了要改朝換代的地步,那些成功的謀劃,幾乎都是掌權者彌留之際血親間的廝殺。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大臣,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家奴。 李炎冷眼看著底下朝臣亂成一團。 何人在此作亂! 宮門外,楊殊和眾宰相正在禁軍圍守中對峙:要上奏稟事,就先將奏本遞到政事堂,你們如今作態,便是對圣上不滿! 我們沒有對圣上不滿,我們要參的就是宰相政事堂!對方義憤填膺道,便是你們沒有正明視聽,擾亂君側,以至高堂不堪! 陛下!他們說著,俯首跪下,口中山呼道,嘗聞禮經云:天子理陽道,后理陰德。則帝之與后,猶日之與月,陽之與陰,各有所主守。而陛下今欲違反此道,臣恐上則謫見于天,下則取怪于人! 而況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而今陛下為社稷含辛茹苦二十余載,何必一朝拱手讓人!陛下正合謹守宗廟,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于后族!臣等,伏乞特垂詳納。 臣等在此,伏乞特垂詳納! 但種種言語入耳,李炎皆如未聞。他目視著遠方,似回憶道:上次他們還在含元殿外,這次連丹鳳門都進不了。 徐寶象設想那時李炎所經歷的難處,他是半路繼承大統的,當時他一個少年,面對著盤踞朝野各方勢力的施壓,以至連親生父母也不能追認,那是真正的寸步難行,和現在比起來或許是小巫見大巫了。 思緒紛雜間,又聽到什么持國與人等話,其實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她對李炎道:我不要這些,你死了以后就把我帶走吧。 沒有你的哪一天,我都只是活著罷了。只是活著而已,我覺得我一天都活不下去。 不許說傻話。李炎緊抿嘴唇,朕沒打算做一個明君,現在即便不是盛世,但也能保你安樂無虞。 徐寶象疑問地嗯了一聲,道:可是,民間都說陛下是個英明神武的君主啊。她認真地看著他,星空下的眼睛閃著細碎的光,目光中有她未曾察覺的崇拜。 李炎聽完她這句話,忽然笑了。 天地間暮色深靜,高遠闊達,這一笑,風光霽月,清風疏朗的,仿佛所有的烏云都就此散去,山河共主之姿也莫過如此。 其實歲月并不能帶走什么,什么都不能。徐寶象心道,也跟著他笑起來,她大刺刺煞風景道:但是你老兇了,你以后要對他們好一點。 李炎聽罷便氣不打一處來,擰了一把她臉頰:朕還真是吃力不討好了。不對付他們,他們就會來對付你。 可是徐寶象一點也不在乎那個沒有他的世界是怎樣的。她此時也沒有打算和他講道理,抽出被他握在掌心的手,兇起來就一巴掌在打他的手心上:你答應還是不答應? 答應。李炎連忙改口道。那就從長計議吧。 徐寶象忽然傷心道:可要是你以后真的生了重病,你就不要再做皇帝了,傷神,還對身體不好。 朕沒覺得傷神。 你現在是不覺得有什么,可是等你五十了,六十了,七十了,那一個小風寒就很難再好起來的。徐寶象固執道,到那時候,你就別再做皇帝了好不好。 李炎沒說話。徐寶象知道要他答應很難,畢竟誰不想做皇帝呢,誰也不能輕易放得下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但反正,不論如何,那種情況下她是不允許他再做的。 李炎,你答應我,我生生世世都和你在一起。 她說完便垂下了頭。 可即使他是不答應,也改變不了自己想和他永遠在一起這個事實吧。這個籌碼怎么都是他贏了。 好。 聞這一聲好,一如最初。 徐寶象不可置信,抬頭凝視著他。 李炎仿佛看穿了她的心事和心虛一般,他下一刻便握住了她的手,與她十指相扣,溫柔地,微微笑道:答應你,答應你。 沒辦法啊,只愛這一個,必定事事以她為法。 徐寶象臉頰泛紅,想起連日來所發生的事,后勁上來了才覺得后怕。她緊緊抱住了他,偏頭將腦袋倚靠在他肩上:我再也不惹你生氣了。 李炎哪管這小孩是風又是雨的承諾,指不定明天又和他鬧呢。他看著那烏發間栩栩如生的宮花,也含笑著緊擁住了她。 他怎么舍得就此撒手離去。他不會離開她的。 (卷一完結) 有幾篇番外,或許還有卷二開頭 在補甜roukpi了,在補了在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