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長寧看著面前的年輕男人,盡管面上云淡風輕,但內心里停不住地思量。 碧水居是建康城的老字號茶樓,樓內的點心師傅手藝一絕。早在四年前時,長寧就喜歡來此喝茶。 午后她在寧王府同meimei歇了個晌,如今精神很是飽滿。 天色還早,又是難得的休假,在離開王府后,她就來了碧水居,打算在此打發打發時間。 誰知天意有時就是這么巧。 朝堂中在經歷過新朝初立時的手忙腳亂后,如今井然有序地進行,澹臺璧也難得的迎來了休假。 他有個習慣,閑暇時總會去毗鄰月牙湖的一處茶樓喝茶。 今日也是,他叫了壺茶,又點了幾樣糕點,只不過隨意地四處一瞥,就看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身影。 竹幕帷簾影影綽綽,瞧得不怎么分明,但澹臺璧絕不會認錯人。 尤其是隔間外隨侍的婢女也分外眼熟。 他心中驚訝,又想起來在戶部聽到的風言,猶豫再三,到底還是上前低聲請求隨侍的婢女為自己通傳他也沒把握長寧會見他。 白露看見他時也是一驚,然而她到底是長寧的近侍,很快把驚訝壓在了心里。 只是畢恭畢敬挑起簾子,為長寧小聲通報。 長寧允了。 她皺了皺眉,建康城太小,竟然于此碰見了舊日熟人。 她與澹臺璧估摸有三四年不見,今日見他一席藍衣,俊美無儔,與記憶中相差不大。 長寧忽然想起來昔日京中私下對他的稱呼澹臺玉郎。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她只覺得這位昔日琢玉郎的眉目間較之過去似乎更冷了些。 長寧斂去心中所思,只疑惑他為何要與她見面。 澹臺璧看出了她的疑惑,垂眸恭敬地行了個禮:璧是來向公主賠禮的。 見狀,長寧心中疑問,面上卻不動聲色:不知澹臺大人要向孤賠什么禮? 澹臺璧:恕臣冒犯,月前殿下遭到無端彈劾,諸位大臣在奏折中列出殿下罪狀。其中一項與臣息息相關,臣舊日之舉措,卻連累殿下名譽受損,臣有愧。 長寧心中了然。 朝臣攻訐,意圖把她逼出朝堂。自然會拿著她的過往污點大作文章,很不巧的是,澹臺璧就是她最大的污點。 四年前,安定王郡主謝長寧被澹臺家退婚,淪為了建康城的笑柄。 不過半個月,長寧郡主就離開了建康,北上回到了涼州。 澹臺璧與澹臺家也因此成為了安定王府的禁忌。 近段時間確實不少臣子利用這件舊事大書特書,長寧一開始還會氣惱,現在卻也不怎么在意了。 只是沒想到澹臺璧會特地來同他賠罪。 借此發揮的是那些子朝臣,長寧要算賬的對象也是他們。她沒那么不講理,更遑論... 她打量起面前青年,見他長身玉立,面龐更是說不出的清俊。 他像是一塊上好的玉石,足夠美麗,卻也入手冰冷,而他的唇,也和他的人一樣冷。 當年受到的恥辱,長寧已經報復回去了。 四年前她離開建康后特地叫人留意了澹臺璧。自然也知道在她離開后,澹臺家這位被賦予眾望的公子進山隱居了一段時日。 她也知道,去歲廢帝尚在位時,原本背負家族榮耀的澹臺璧并沒有如料想般蟾宮折桂。 反而被曾經與之齊名的祝凌壓了一頭。 祝凌被點為探花,跨馬游街那日,也不知當時澹臺家眾人是作何感想。 回想到此,長寧心中有幾分愉悅,連帶著也不怎么計較澹臺璧了。 見他心有歉意,還要再說些什么。 她有些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示意白露將人送出去。 澹臺璧欲言又止,只能福了個身離去。 而她則飲了杯茶,至于...澹臺璧轉身前看向她的那個眼神,她也只當做沒瞧見。 時隔四年,澹臺璧似乎對她尚有情誼,長寧有些驚訝。 但她也不放在心上,昔年澹臺璧與祝凌同在京中求學。因出身青州,又有一副好相貌,澹臺璧有青州玉的美名。 而祝凌祖籍就在江南,也不乏好事者特地也給他取了個江南雪的稱號。 長寧此先是有些嗤之以鼻的, 但今日遇見澹臺璧。卻是把她的回憶勾了出來 回憶起祝凌那雙清亮的眼睛,薄紅的耳垂,以及...床榻間的溫柔,她難得地贊同起舊日勛貴們的眼光。 江南的冬天很少下雪,即使難得下了雪,也是輕飄飄的小雪。 日頭一出來,就化作了一灘水。 西北的風雪凌厲,江南的小雪多情。 四年前拜別了西北的風雪...她也曾差點沉浸于江南小雪的溫柔。 她有些意動了,也有些相見祝凌了。 ... 澹臺璧的心不靜,當年他隱居辟谷,遁入道門。出關那日,他以為他的心終于靜了下來。 然而,沒用。 安定王謀反,如今黃袍加身,昔日嗔笑怒罵的小郡主成了當之無愧的金枝玉葉。 他遠遠地望向她,心中情緒翻涌,最后只化作了說不清的酸澀。 好久不見啊...長寧。 他只敢在心底默默地喊一聲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