嬋娟織室亦生光
嬋娟織室亦生光
好像不對。 夢蛟停下來,回憶女傅的教誨。事實上,他聽講時已有許多不解,害怕女傅嫌自己愚鈍,未敢明言。 女傅聲音時而響起在屋室的不同角落,頗多不耐煩,大概別個小孩的學習進展也不順利。 她是個壞脾氣女子,但顏色一定十分好。 夢蛟的目盲,較同伴更為嚴重。只有在清晨,明亮日光布滿織室時,他能看到她玉瓶般窈窕的身影,凌波微步,行動有風而無聲。 非常遺憾,他視力正常時,緣吝嬋娟一面,雖然美人的聲音也清泠可愛,雖然她心情好時,能把普通石頭敲出仙律。 你發什么怔? 她不知何時來至近旁,一發聲,唬他一機靈。 我我夢蛟磕磕絆絆,鼻尖泌出汗珠,兩頰潮紅。 阿姁曉得自己驚到他了,過意不去,語氣放和緩,這個花紋不會? 夢蛟點點頭。 一雙玉涼幽芬的手握住他的小手掌,教他編出一個螽斯紋案。 會了么?她問。 不可耽誤她的時間,不可惹惱她。 夢蛟告誡自己,才剛要點頭,她笑了一聲,又把著他的手,連編了三個螽斯紋案。 我會了,真個會了! 融會貫通的一刻,夢蛟如釋重負,狂喜地叫起來。 阿姁也自歡喜。直起身子的一刻,忽憶起另一個男孩,她自己的兒子,這一年恰好也是十歲。這些年來,她極少想起自己做過母親,有骨rou在世。 但愿那個孩兒不至于像這些孩童一樣命蹇。 周冕逞威后,阿姁以為自己會入教坊。這是官方凌辱罪犯女眷的慣常做法。但最終判令下來,入教坊的只有樊娃,她的去處則是陌生的織室。 分別時,樊娃覺得有趣,我做了一世私伎,臨老卻吃上了皇糧。又對阿姁道:我這一生顛沛流離,一半拜父親所賜,一半受丈夫所累。是以,我不勸你結婚覓侶。能做到莊敬自強,還是遠離男人吧。 教坊與織室,皆在燕州城中。妗甥二人,一月一中總能見上一面。 此間織室令對阿姁頗關照,派她來教育盲童。 怎會有若許多盲童?她問織室令。 織室令嘆道:前些年,自波斯傳來一種制啞光金器的方法,須得將細若微塵的黃金顆粒粘到金器表面,極耗匠人眼力。孩童目最清明,視物最真致。是以,作啞光金器的多為童工,六七歲開始做工,十來歲時,眼睛就不行了。這些個盲童,一半送到官窯學制陶瓷,一半送到這里學編織。 ---------- 啞光金器致童工眼盲的典故,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