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開始的錯覺
一種新開始的錯覺
當日下午,石一和小鐘打了四十分鐘網球。 你體力真好。小鐘見她意猶未盡。 以前在國內讀大學,每次體測都是我排前頭。 怪不得你學習精力充沛,從未見過你發困。 你這個醫學生別跟我謙虛。 理論兼實踐,前后加起來至少十年,哪是她讀商科比得上。 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沒想到你是熱愛運動的人。 為什么? 膚色一看就知道沒被曬過。 石一解釋,那是因為基因。 還有部分亞洲人追求女性膚白。 石一笑,不過我之前確實不喜歡運動。 嚴謹來說,這不是喜好選擇,是能力范疇。 高二下學期,學校搬遷到郊外新校區,住校與租房都自由,選擇早晚回家長途跋涉也自便。 家里不放心石一一人,交由學校管教最省時省力,當然,也省錢。 離開家庭,踏出獨立第一步,石一開心。 而換了新地方,給人一種新開始的錯覺,既往不咎,重新做人。 新學期伊始,全部班級成員又被篩選一次,公平公開規則如舊穩步運行,出色往前,平庸退后。 謝銀西是其中之一,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普通班里當最優,比競爭的日子舒服得多。葉繁后退兩名,還算在班里站穩腳跟,石一前進三位,她覺得不夠。 再努力勤奮些,應該能做得更好。 原班級十人特訓一個月,教室顯得空曠。 石一申請單人座位,經常獨來獨往。 最愛的數學科老師突然提早退休,令人遺憾,她再也沒見過他。 新老師講課規矩,所有人按部就班,石一也決定聽取老師的保險建議,開始寫模式化作文,十幾秒的閱卷場上,新意對分數的影響因子還不如字跡工整大。 集體生活令她困擾,各人作息不同,學校卻偷懶將他們隨便放置于一房,遲早引發矛盾。 睡不夠,她精神不好,連帶著學習效率不高,對比其他同學熱血沸騰,石一真的心急。 緊要關頭,她生病了。 反復感冒不見好,腦袋渾濁得跟漿糊一樣,過一陣,又開始頭痛。 徐常帶她去醫院,醫生說她壓力太大,神經衰弱,石一差點流下眼淚。 別人父母忙著叫子女放輕松,自家mama說她是自我調節能力差,壓力不夠大才有多余時間生出這些事。 怪她,報喜不報憂便要自食惡果,mama喜歡聰明孩子,嚴格要求她輕松出成績。 醫囑叫她增加睡眠與運動時間,鍛煉身體,放松心情,這藥方療效太長,她等不及,必須馬上恢復到原先狀態,病急亂投醫,私人診所給她下了劑猛藥。 其實效果還是沒有見到,石一勉強靠著咖啡因強打精神,逐漸加大劑量,那段時間她想市場生產商應開發一種咖啡因含片商品。 唯一慰籍是方淼帶來的,她住隔壁宿舍,每日主動幫忙帶早餐,在石一和宿舍不合群時,她違反規定每晚收留她。 石一認定,再也沒有比她更好的人。 石一,你來月經了。 不可能,我生理期剛結束。 石一伸手摸了運動褲后邊一下,嚇得她不知所措。 方淼立刻幫她蓋上外套,用衣袖在腰間打結。 看不出來了,我們回宿舍換吧。 午飯時間,飯堂學生擁擠,方淼拉她的手離開。 石一觀察了一個星期,月經不停,停藥,血液仍在繼續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