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
李先生
因著此事茲事體大,李枯也不想連累叔公家,主仆三人商議后還是決定先暫時頂替李槁的身份在這住下。 因摸不透京城里的情況,李枯好幾次想回京城都被張姑姑勸了下來。 這會兒回去,豈不是要傷了李槁的心。 好不容易替姐代嫁,讓jiejie逃出魔窟,jiejie要是再跑回去,豈不是浪費了李槁一片心意。 而且,李枯自己也能看出來,若是這會兒自己回去了,那就坐實了姐弟二人聯手欺騙齊侯府,是要一起去做大牢的,能不能活著就看齊侯爺的心情了。 但是自己的新娘逃婚了,齊侯爺的心情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此主仆三人唉聲嘆氣,小心翼翼地住了半月有余。 那李叔公卻是個十分愛小輩的人,他自己讀書不怎么靈用,故此十分看重小輩的讀書。 這半月有余,幾乎是天天來考校李枯的功課。 李枯從小和李槁一起長大,又是雙生子,不免交流功課。那萬靜安多有苛刻,但家里的教書先生還是以育人為本,并沒有對姐弟兩另眼相看。故此姐弟二人的功課是一直沒有落下的,若細細考究起來,李枯的功課還要比李槁出色些。 李叔公自己沒大學問,問了幾日后,自己先露了怯,思前想后還是要在家里招個教書先生。 于是這半月有余,他一邊問李枯功課,一邊在四方鄉鎮上尋摸教書先生。 找來找去也沒找到什么稱心如意的,想著不如就把孫侄送去白蘭書院好了,卻趕巧兒遇到個從京城下來游山玩水放松心情的書生,那書生又趕巧兒是個本家也是姓李的。 李叔公本來是吃酒菜的,聽那書生與白蘭書院的教書先生把酒言歡,言語間才情四溢,他都快有些聽不懂了。李叔公是個善交友的,端著一杯酒就去教書先生那聊了幾句。 這一聊,就把李先生聊了回來。 李叔公家里開酒坊的,自家的宅子也飄著酒香,等李先生跟著李叔公到了后院,卻是少了酒香多了植物的清香,李叔公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孫侄就喜歡擺弄花草,我想著也是修身養性就沒去管了,若是跟李先生讀書后,先生覺得這些玩趣不務正業,那先生跟我說,我自會管教他,不能由得他性子來。 后院里滿滿的,全是這段日子心里煩悶的李枯打理的花草。 李先生倒也沒說什么,只皺著眉,跟著李叔公先進了凝香閣。 凝香閣里,李枯正在畫畫,她向來心情煩悶的時候,就喜歡作畫。 她擅長畫花草植物,線條柔和,色彩溫潤,那一朵殘荷躍然于紙上,當真是活靈活現。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男聲傳來,沉穩又干凈,當年李商隱投奔表叔崔戎,與表兄弟崔雍崔袞及表叔崔戎關系甚好。后崔戎病故,李商隱不得不離開崔家,這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正是掛念那崔表家,卻不知這位公子是在掛念誰了。 李枯抬頭一看,來人一身湖水藍鑲邊刺繡長袍,面白似玉,目似繁星,高鼻櫻唇,頭戴書生藍緞帶,當真是十分俊美,氣度不凡。 李枯簡直說不出話來了,她的毛筆掉到地上。 張姑姑連忙去撿,撿起來后還怪道:怎的落了筆? 槁哥兒快來拜見先生,叔公我可是找遍了四方鄉鎮,這才找到這位李先生。李叔公介紹道,都是本家姓,本家人。李先生可是從京城來游玩的書生,學識自是不在話下,你跟著李先生治書要好好聽話,不可胡鬧,不可頂撞,要尊師重道。 拜見李先生。李枯簡直是機械性地行禮。 她,她,她沒看錯吧? 這,這,這分明就是齊侯爺??! 李先生卻也行禮道:好學不倦,咱們都是孔夫子座下的學生,我也不過是比李公子年長幾歲,提前多學了一些詩書罷了,今后互相指教,還望李公子海涵。 酸儒氣息極重,這還是京城里盛傳的惡侯爺嗎? 而且那張臉,干凈得不像話,哪里又有那三道老虎爪痕。 剛剛倒是沒注意他走路的樣子,李枯這樣想著,道:李先生可走近些,我這幅畫還沒畫完,不知道李先生可有什么高見? 高見不敢談,李先生往她那方向走,一邊走一邊去觀賞那畫,道,李公子筆法犀利,畫里也有風骨,想必李公子寫字更是一絕了,別的都沒什么,只是這幅畫太空了,若是添上一句詩就更好了。 走路沒問題,不是個瘸子。 他不會只是長得和齊侯爺像吧? 天底下哪有這么相像的人? 不知大李先生名號是什么?以后我也方便告知他人家師名號。李枯又問道。 名觀瀾,號逢春居士。李先生十分坦然道。 李枯覺得自己腦袋里轟隆隆的像是在打雷,號逢春居士?齊逢春? 你你你,我我我。李枯語無倫次,不知道要說什么。 李觀瀾卻先上前一步,握住李枯的手,在那空白處寫下自己剛剛吟誦的詩句。 他靠她靠得極近,一邊寫一邊說道:李公這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卻是后人誤傳的,原句該是留的枯荷聽雨聲,我以為這枯字其實要比殘字略死板些,雖然寫實,卻是少了悲情多了無奈。 每念到枯字,李觀瀾就加重聲音,直到說完整句話,他悄悄附在李枯耳邊道:你說對不對,枯兒。 李枯執筆的手再次軟了,筆卻沒掉下來,因為被齊侯爺的手緊緊的握著。 李叔公聽了半晌,對李觀瀾賣弄的文采很是欣慰,自覺找對了先生,倒是沒注意自己孫侄和李先生之間的暗潮涌動。 我也覺得這個殘字比之枯字要更妙些。李叔公發表意見道,李先生就住在你隔壁玲瓏閣,到時候念書寫字你直接去隔壁就好,不得遲到早退,莫要辜負了先生一片心意。 李枯嚇得整個人都在抖,她不知道這個齊侯爺換個身份現在過來是要做什么? 秋后算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