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
善惡
清原看著失魂落魄的關泠,沉默許久,終是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阿彌陀佛。轉而語重心長道,貧僧曾苦口婆心勸過施主,天機不可泄露,欲窺探將來之事,只會給眼下的自己招來災禍。 你果真知道前生之事關泠見他提起往事,原本渙散的黑眸中突然迸發一束微光,似乎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跪在清原面前,緊緊攥住那道寬大的灰藍色袖口。 若小王爺前生千方百計欲置我于死地,送我禍國的引災玉,可是為何他自己也握著那塊不祥之物,前生我同他皆死于非命,下場凄慘,是否因為一同受了那引災玉的詛咒? 她方才過于驚惶,心里只剩下對沈玠的滿腔恨意,可沉靜下來細細考量,才發現其間曲折迷離。 若沈玠真想借著那塊玉殺了她,他自己也執著那塊玉佩,難道是要和她同歸于盡。這過于荒謬,絕無可能。 又或者說,難道沈玠不知道祈靈玉已經變成了引災玉,仍歡歡喜喜地送給她,還無比天真地祈愿她壽比天齊? 這更不可能,祈靈玉是沈玠母妃一族的鎮國之寶,照影覆滅,良玉惡變,連衛虞都知道的事情,他不可能對此毫不知情。 清原搖了搖頭,欲攙扶起來關泠,奈何她執意跪在佛前,復嘆了一口氣,眸光深沉,有些惋惜地回答道:王妃娘娘,若您沒有選擇在王府中自戕,前生理應是可以善終的。 關泠苦笑,滿臉悲諷:大師您糊涂了,前生是您親口斷言,大臨的七王妃絕對活不過二十歲。 這是貧僧犯下的第一件孽事。清原的聲音里滿是悲憫,帶著一縷若有若無的悔恨,據生死簿上記載,娘娘前生本來的確是紅顏命薄,可老衲先行泄露了天機,有人為了娘娘強行逆天改命,轉禍續福,娘娘便有了百年的恩澤。 關泠聽得云里霧里,半信半疑:生死有命,怎會有續命之說?她面色恍惚,低聲喃喃,若有人肯為我逆天改命,那人是誰,是遠在西疆的父親嗎?還是已經和寧葭有了婚約的陸漸之?他們那時候怎么可能會顧得上我呢? 娘娘,清原了然于胸,您心中或許已經有了答案,卻無法面對,因而更不敢相信。 關泠被猜中心懷,欲蓋彌彰地反駁道:他或許是見我被逐出王府后孤苦無依,不忍我二十歲就死去,王府中世外高人云集,他請人為我續幾年壽,比命暗影殺死一個人還簡單。 殺人不過頭點地,救人一命卻勝造七級浮屠。清原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須,繼而說道,娘娘若知道王爺為了給您續命究竟付出了何等代價,這輩子便不會如此記恨他了。 這跟引災玉有關嗎?關泠依稀想起,前生清原揚言她只有二十歲的壽命,沈玠聽了之后愈發心事重重,在她二十歲生辰的那天,神秘而虔誠地將那枚玉環戴在她的指間。 那天夜里他難得一直緊緊握著她的手,情深款款地望著她,眼里無法掩蓋的柔情和憐惜,讓她恍然想起年少時曾經恩愛和鳴的那段歲月。 一時之間她竟分不清沈玠彼時究竟是愛她還是恨她的,如今夫妻離心,形同陌路,和繾綣往昔形成慘烈對比,只讓人覺得心痛如麻。 衛小侯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清原見她有所頓悟,心中有些寬慰,繼續徐徐點撥道,娘娘若想知道整件事情的全貌,不妨此時再回到玉生煙,便能聽到您想要的答案了。 關泠見他又如之前那般,一臉諱莫如深之態,早已經摸清了這出家之人的脾性,便不再追問。起身對清原施了個禮,道了聲謝,便又鼓足勇氣折回原路去了。 清原眸色復雜地看著那道明黃色的伶仃背影消失于假山石畔,感念這女子活得實在艱辛不易,背負著兩世沉重悲愴的記憶。若她知道了前世的所有真相,又該如何與天命抗衡? 不過,前生未盡之緣,此生重逢再續。這一樁本該十分美滿的姻緣,終究在這一世有了回轉。 老和尚雙手合十,對著觀音菩薩的雕像虔誠懺悔:弟子前生所作之孽,今生已努力償還,求菩薩大恩大德,寬恕弟子的罪過。 前世里他斷言七王妃只有二十載陽壽,七王爺聽聞后怒不可遏,命人殺了他廟里的十個僧人,以儆效尤。 他敢大言不慚,當著世人的面公然詛咒王室貴族,按大臨律例,小王爺殺了整個浮山寺的幾百人口一齊陪葬也不為過。 可清原分明參透佛法,卻六根未凈,始終懷恨在心,終有一日握到了沈玠的命門,在天子面前進獻讒言,釀成災禍。 最終小王爺身死異鄉,王妃萬念俱滅,自盡而亡,應了他那句活不過二十歲的斷言。 天子悔恨不已,將小王爺的死遷怒于整個浮山寺,清原被逐出佛門,永世不得皈依。 前世是非善惡,其實界限十分混沌,無千刀萬剮的惡,也無徹頭徹尾的善。 只是,無論善惡,眾人的結局皆是一場悲涼。 唉 太虐了太虐了 這輩子一定要甜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