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第五章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十四年前,秋勝元將軍在一次和突厥人的戰爭中一戰成名,他只用一支箭,便射中了前陣中來挑釁的突厥首領腦袋,帶領不過百人的先遣隊燒掉突厥人的糧倉,重創突厥人的兵馬,之后更是在對戰中英勇不凡,以少敵多戰勝敵人。以至于突厥人聽到秋將軍的名號都聞風喪膽,不敢輕易出兵,西關也因此安寧了好多年。 一次,秋勝元將軍回京后述職期間,還邂逅了白丞相最寵愛的女兒白綰綰。白小姐溫婉可人,善良單純,他們相識于城南的一座寺廟里,彼時白小姐去寺廟為自己的父親求一份平安符,只因母親早逝,父親獨自將她撫養長大,官場艱險,她卻無法幫助父親,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求一份心安,此外,每月她都會捐助寺廟為窮人施粥放糧。秋將軍則是受人所托,來寺廟替亡故的將士們點上一份長明燈。 二人本來毫無交集,但是寺廟里突然發生了一場sao動,一群乞丐跑到寺廟里大吵大鬧問為什么這個月的粥棚沒開還嚷嚷著不給糧食就不走了,頓時場面無比混亂。白綰綰的隨身侍女被人群沖散,孤身一人的白小姐在雜亂的人群中不知道被誰推了一把,眼看就要跌在地上被人踩踏,一只手突然出現,攬住了她的腰,她回頭一望,一張英俊剛毅的臉龐出現在她的面前。 是秋將軍。 秋將軍將她帶離了混亂的區域,安置在寶殿外的合歡樹下,蔥郁的合歡樹上掛滿了心愿牌。 之后秋將軍就返回寶殿幫助僧人們制止混亂,抓住了最鬧騰的幾個乞丐,一問緣由才知僅僅是因為這個月的粥棚沒有施粥,他們便前來鬧事。管事僧人回應到前幾天下雨,粥棚被雨水沖壞了,還沒來得及修好,就暫時沒有施粥,過兩天就回再重新開放。 秋將軍聽完前因后果后,厲聲厲色地將這群前來鬧事的乞丐們教育了一番,寺廟的善舉并不是他們恩將仇報的理由,并懲罰他們幫寺廟修好粥棚才能領取自己的粥糧。 白綰綰見證了秋將軍的仗義執言,秋勝元也在管事僧人的引薦下,知道原來白綰綰就是粥棚的資助人,他們一個正直英勇,一個溫柔善良,兩人很快就互生好感,熟悉之后經常一同前來寺廟行善。 兩人感情漸濃,秋將軍率先表明心跡,白小姐也欣然答應,感動不已。 他們還一同在合歡樹下掛上了自己的心愿木牌,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白丞相知道后,雖然不滿女兒一直瞞著自己,但是對秋將軍這個女婿很滿意,很快就為兩人舉辦了婚禮。 這對恩愛的夫妻在婚后第二年就有了自己的兒子,取名為秋晚林。 因為有了秋將軍這位女婿,白丞相在官場也有了更多的支持,許多官員都紛紛示好。而白綰綰和秋勝元這對璧人感情深厚,恩愛萬分,有了秋晚林后更是幸福的一家,惹來眾多人的艷羨。 小小的秋晚林粉雕玉琢,白丞相對這個外孫格外喜愛,準備等他六歲的之后就直接送進宗學堂。 但是這樣幸福的一家,在秋晚林三歲的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西關戰事突然告急,秋將軍奉旨前去西關,但是這一走,便再也沒回來。 有人說,秋將軍與敵軍對陣時突然體力不支,隨即被亂箭射死,有人說秋將軍死前還連殺敵軍數百人,有人說秋將軍以身殉國,實乃大義。 還有人說他看見秋將軍臨死前,回頭看向了京城的方向,才緩緩倒下。 白綰綰接到秋將軍的死訊時始終不肯相信,直到她看到被運送回來的秋將軍的尸體,霎時崩潰,可是她并沒有大哭,僅僅是默默的撫摸著棺材里夫君的臉龐,淚流滿面。 后來得知是因為內jian的原因才導致了秋將軍的死亡,皇上立刻下令徹查軍營,最后牽扯出一系列的官員通敵案件,涉案的官員全部抄家凌遲。 可是對于失去了秋將軍的白綰綰來說,皇上處死再多的人也沒有用,她從此一病不起,每天都沉浸在思念亡夫的痛苦中。 一天天過去,秋晚林也漸漸長大,他開始有點懂得了父親的離開究竟意味著什么,他每天都會去看娘親,娘親看見他的時候會很開心,她蒼白卻依舊美麗的臉上也會露出笑容,可是之后似乎會變得更虛弱,娘親會看著他絮絮叨叨地說些什么,可他聽不懂,他只能輕輕地爬上床,躲在母親的懷抱里,閉上眼睛。 終于,在父親離開的兩年后,娘親也病逝了。 臨終前,白綰綰手里攥著一個東西,是一塊已經被摩挲到發白的一塊木牌,上面隱隱約約還看得見幾個字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痛失女婿兩年后的白丞相忍著心痛和難受再次送走了病逝的女兒,他只有這一個獨女,沒想到竟會白發人送黑發人。白綰綰的葬禮舉行完畢,送走所有賓客后,幾近花甲之年的他,深夜里對著女兒的棺材痛哭流涕,中年失妻,老年失女,這對他的打擊真的不可謂不大。 葬禮那幾天,明明是夏季,京城的雨卻下的冰冷刺骨。 之后白丞相將秋晚林從將軍府接到了丞相府,開始好好的培養自己這個唯一的外孫。 因為準備把秋晚林送進宗學堂,白丞相請了最好的私塾夫子來提前教授秋晚林,秋晚林聰明伶俐,學的特別快,夫子總是會驚嘆于秋晚林的學習速度和掌握程度,直言宗學堂的考試對秋晚林來說絕對不是問題。 果然,秋晚林六歲生日那天,宗學堂的入學帖出現在了他的書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