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她真的羨慕過那個牽絲傀儡
134.她真的羨慕過那個牽絲傀儡
晏文琢沒忍住嘆了一口氣,伸手把她抱回了床中間,奪回了幾乎被她擠的沒有的床位,避免了自己真的掉下床去。 別怕,會過去的。 晏文琢的聲線低沉,卻極具安撫性質。 不只是今晚的風雨雷聲會過去,一切都會過去的。 晏秋心像是zigong里的嬰孩的姿態,縮成一團,朝向自己的父親。 晏文琢平躺在床上,閉著眼,屋子外的風雨聲清晰可聞,許久,他開口說了一句。 秋心,如果恨我能讓你好過一點的話,你...... 天空里又一聲炸雷落下,晏秋心忽然抱住了他的胳膊,急急的反駁他。 不,不是的,我沒有恨你,我誰都沒有恨...... 說著說著,她的眼淚不自覺的落了下來。 我誰都沒有恨,誰都有誰的苦衷,我都可以理解的,我可以邏輯自洽的,我可以的。 我可以理解母親那善良的愚,我可以理解你的無可奈何,我可以理解傅春煊的一次次選擇和拋棄,我甚至可以理解葉秋吟喜歡傅春煊...... 誰都沒有錯,誰都有苦衷。 我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晏秋心哽咽了一下,把眼淚憋了回去。 她一直記得晏文琢的教誨:眼淚是最沒用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晏文琢翻了個身,和她面對面,隔著被子,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 不用什么事都自己背著,你可以恨我,活得輕松些。 晏秋心緊緊咬著嘴唇,才沒有哭出來,她想在晏文琢懷里大哭一場,但她又不想讓他看到自己的眼淚。 如果她的父親不是她的父親,她會愛上他的,她現在就在嫉妒著她的母親。 她的父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 單從看男人的角度,他簡直是晏秋心現在的理想型。 他曾經的偏執控制欲也近乎成了閃光點,因為時間證明了他的預判都是正確的。 強大、理智、冷靜、沉穩內斂,又不失溫柔。 已知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多年前的晏秋心在解構父親之后,慢慢的大約是生出了雛鳥情結,又知道這輩子無法脫離他教給自己的一切,隱隱的生出了輕微的斯德哥爾摩情結。 她的第一次,給了這樣的人,不僅不虧,還是賺到了的。 如果他不是自己的父親,如果自己和母親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晏秋心發誓自己會不擇手段得到自己的父親的。 她肯定會比自己的母親是一個更合格的妻子。 她的母親比她幸運,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人,這輩子被他安穩護在羽翼下,即使做錯了事,晏文琢也試圖替她攬罪,轉移目標自己當個靶子,讓晏秋心去恨他...... 晏秋心無比的嫉妒她,嫉妒自己的母親得到了自己的父親。 她偶爾也會覺得自己是個瘋的。 她的三觀在反復碎裂中反復重塑,絕望的陣痛里,她希望誰來告訴她這世間的一套絕對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她自己摸索。 晏文琢從小就教她: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可是,沒有人來告訴她,什么是墨線,什么是磨刀石,反思時又該以什么為準則,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明理并且行為沒有過錯。 沒有人告訴她...... 仁義道德,于她而言,是吃人的東西。 她輾轉許多人的床榻,靈魂煎熬著,身體卻是歡愉的,她合該以死謝罪,吞金沉塘,但她還活著。 所以,她隱約反證出來,自己是有一點瘋的。 因為,不瘋,是活不下去的。 愛與恨,像是首尾相咬的兩尾鯉魚,銜接成一個完美的圓,恨的反面還是愛。 養育恩情里,她沒辦法去恨晏文琢,那是她的父親她的老師,所以只能試著去愛。 可她又沒辦法說出自己對父親深切的愛,還是因為那是她的父親她的老師。 哪怕她知道那是她的父親,她也還是深切的愛他??缭搅擞H情的愛。 也或許只是因為她的父親是她的第一個男人,她才不得不深切的愛上了他。 她懷揣著這樣矛盾的愛,悲愴而絕望。 仔細想的話,當初她是被父親的冷漠傷了心,才轉投了傅春煊的懷抱的。 她哪怕知道傅春煊不是最合適的人,也還是義無反顧的跟了他。 她哪怕知道娛樂圈是個大染缸,她還是會心甘情愿的跳了進去。 或許只是因為,她最愛的人沒有阻止她。 她的父親,不在乎她。 所以,她把自己搞得臟兮兮的。 她像是一個犯錯的孩子,把自己弄的遍體鱗傷的,才敢再次出現在父親跟前,期盼著他的垂憐。 她愛傅春煊嗎?當然也是愛的。 她愿意以死亡為坐標,等一個宇宙的末日,以另一種形式和傅春煊永不分離。只是她從未想過和傅春煊的今生會有永遠。她知道世事無常,所以她不奢求。 但是她對她的父親,是有今生永遠的執念的。 她要做他葬禮上為他的一生總結陳詞的人。她知道她可以。 她這輩子可以和其他隨便什么人結婚生子,也不耽誤她懷揣著隱秘的愛恨,把她的父親鄭重的放在心底。 她唯一后悔的,是沒有完完全全的做父親的提線木偶,自己曾經是他最完美的作品,但現在不是了。 不久前,還沒和春秋影業解約的時候,她登臺翻唱過古風圈一首很紅的歌,被譽為翻唱圈最佳。 「你一牽我舞如飛 你一引我懂進退 苦樂都跟隨 舉手投足不違背 將謙卑 溫柔成絕對 你錯我不肯對 你懵懂我蒙昧」 她是真的羨慕過那個牽絲傀儡。 曾經,她自以為掙脫了父親的牽引絲線是自由,結果是另一個地獄。 她曾經在父親這里受了傷,傅春煊是救命稻草,現在他不是了。 所以她試圖用一個傷口去蓋住另一個傷口,告訴自己最開始的傷口是不存在的。 事到如今,她大約知道她的反思邏輯有哪里是自相矛盾的,她知道,但她不愿意再重新捋一遍。 只活在此刻的話,她唯一清楚的是,她迫切的想要她的父親。 她想要父親的安慰,想要他的一切。 她心底里隱秘不能訴說的愛意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