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繼位辯
第二十七章 繼位辯
雖有波折,但新的官員選拔制度終是實行下來,楚明懿頒下詔書,九月在全國各地州郡進行第一次考試。這次官員考錄制度,史稱科舉制。 楚明懿頒布科舉取士詔書的前一天,京兆尹上奏,一大批儒士聚集在朱雀門前鬧事,反對陛下稱帝,他已經收押了一批人,但激起了更多儒士的反抗,局面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故他前來請罪。 楚明懿坐在御座上,平天冠遮蓋了她的眸色,半響,她起身,對京兆尹下令:將收押的儒士全部放出來,告訴他們,明日未時,朕會在朱雀門前擺桌與他們進行繼位之辯! 翌日未時,朱雀門前,烏壓壓的一片,楚明懿坐于城墻之上。 下方的儒士率先發難: 自古以來,乾為天坤為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然,女子為帝,牝雞司晨,亂天道!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貴陽而賤陰,有記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女子稱帝實屬禍綱常! 商亂于妲己,周滅于褒姒,強吳毀于西施。若女子治國,楚將亡也! 楚明懿聽到下方儒士不堪入耳之語,面無表情。 鐘離謹聽后憤怒得想要拔劍殺人,楚明懿安撫地握住她的手,起身走到城墻邊上。鐘離謹跟在她的身后,反手握住楚明懿的手掌。 楚明懿朗聲道: 諸君道朕亂天道、禍綱常、亡大楚。敢問諸君,是何理! 朕之生伴天降異象,天下皆知是祥瑞之兆:國出圣人。朕順承天意,為天子,亂何天道!再者朕受先帝遺詔,合法繼位,天道禮法朕皆不韙! 孔圣人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意在于正理,何時變為于身份?身為儒士卻曲解圣人之言,汝則是名教罪人。 朕知政事以來,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雖非純全凈美,亦必抉摘瑕疵。爾又為何妄言大楚將亡?若非爾為敵國jian細,咒我大楚?! 楚明懿的回應堵得儒士啞口無言,那個被說是jian細的儒士更是脹紅了臉,吐不出一句話反駁。楚明懿未等他們再詰問,又拋下一個驚雷,她于今日頒下詔書科舉取士,全國無論貧民還是官員皆可投碟自舉。 此言一出儒家士子們都沸騰了,尤其是寒門士子。 儒家入世以治國平天下為最高理想,每一個儒家士子都以治世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前困于門閥難以實現,但現在楚明懿給了他們一個坦途大道,若能借科舉從此平步青云,誰還關心帝王是男是女。所以,不再需要驅趕,鬧事的儒士就自行散去。 鐘離謹看著下方的鬧劇,曬笑一聲,一群迂腐。 楚明懿神色深沉。 天下不應該只有儒家一言。 回宮的時候,鐘離謹突然想到一事,笑著說,那群人說什么乾為天坤為地,我卻認為我這坤君之名甚好。 楚明懿失笑,溫柔地捏了捏她的臉頰。 鐘離謹腹誹,女性alpha做了坤君,細細想來也是有趣。 說來自己在星際時代的記憶始終沒有恢復完全,她只知道自己最后好像被吸進了蟲洞,但自己又如何來了這個時代卻無頭緒,不過她能肯定的是自己的身體確實這個時代的,因為這個身體與真正alpha的身體還有些不同。更是奇怪的是,雖是自己的記憶,但自己卻沒有代入感,看那些記憶如同看話本一般。 不過鐘離謹也沒太放在心上,就當看了一本奇異的話本。 倒是讓她感到棘手的卻是精神力的恢復。雖不知道自爆之后為何精神力還存在,但是她的精神力現在只能發揮D級的水平,跟S級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一旦她遇到危急情況,這精神力怕難以做出有效的舉措。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明懿陛下出生時候的天降異象其實是阿瑾來的時候。 關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想簡單說一下: 在孔子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相稱、相應的辯證思考問題,孔子強調雙方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并不僅僅是單方面付出。他也傾向于把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交給了君和父,把更重的擔子放在了強勢者身上。 只是到了到了西漢,董仲舒按照他的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于服從、卑賤的地位。 宋朝朱熹完善了關于三綱的涵義,他指出,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這其實是違背了孔子最初的思想,所以楚明懿才會用名教罪人去反駁。名教罪人:破壞封建名分禮教的人。